你不可能既抚养好孩子,又做一个隐士

你不可能既抚养好孩子,又做一个隐士,第1张

你不可能既抚养好孩子,又做一个隐士 生小孩、当妈妈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改变自己的社交模式。

怀孕后,我突然意识到,未来很多年,我生活的重心都要放在护理、儿童疾病、营养、发育、去哪里玩、选择早教、买童装、玩具、选择幼儿园……这些都和孩子有关,我一点经验都没有。

我要下定决心,从一个任性的“文艺青年”变成一个热情随和的“孩子妈妈”。借鉴别人的经验,以身作则影响孩子。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儿子终于长成一个开朗、阳光、自愈的小肉包。虽然并不完美,但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育儿心态——用《养男孩》这本书里的一句话,“你不可能一边养好孩子,一边做隐士。”

我和儿子的成长史-

0~1岁:了解陌生人的存在,观察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我是新妈妈,我围着。

2015年3月中旬,我生完孩子,从医院回家。几天后,儿科医生来检查新生儿。医生还建议你可以加入附近社区的母亲小组,这对你和你的孩子都有很大的好处。

除了加入妈妈团,我从四个月大开始每周都会带宝宝去图书馆,参加社区的儿童歌唱活动;从六个月开始,我每个周末都会上亲子游泳课;从八月份开始,我加入了一个蒙特梭利游戏小组。一般来说,早教活动每周固定三次,偶尔会邀请朋友的孩子参加家庭聚会。

我参加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为了认识同龄孩子的妈妈,交流育儿心得。为了孩子看别的宝宝,即使没有交流,他显然也会更开心。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很容易因为一个小小的育儿问题让自己的情绪崩溃。比如我儿子第二个月出生的时候,头就睡扁了。有一段时间我很焦虑,除了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帮他俯卧,排队给他看理疗师,从日本海淘塑形头枕,甚至晚上还不停的帮仰卧的宝宝拧头...直到我遇到其他中国妈妈,看到那些头型更偏的孩子,我才知道,亚洲孩子头型偏圆是很难睡的,也没必要追求完美。

从刚出生到会爬,孩子不需要运动就可以独处。他/她需要他/她母亲及时的回应。

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在他一岁之前,他没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很多时候,他还是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虽然他偶尔会用眼睛看看周围的同龄人,甚至伸出手去摸摸他们,但对一个婴儿来说,唯一重要的是他的妈妈。但是这个时候,妈妈和宝宝之间的社会互动对宝宝来说还是有重要意义的——他/她会通过观察爸爸妈妈和其他人的交流模式来学习。

一岁之前,孩子通过与父母有足够的互动获得了原始的安全感,然后就要不断地亲眼看到父母交朋友的过程,这样才能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不会有过度的恐惧和抗拒。“了解陌生人的存在,观察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联系”是这个阶段的社交重点。

在这个阶段,父母很容易忽略孩子的社交需求,为以后的育儿埋下隐患。

举个例子,我有个做生意的朋友,他很少在孩子三岁之前带他们出去。当你忙于工作时,你把你的孩子放在围栏里。醒着的时候得不到妈妈及时的回应,慢慢学会自己玩玩具。朋友很欣慰:“才八个月大,就能自己玩40分钟了。”这个孩子一岁半有自己的iPad,两岁可以玩简单的游戏。但是孩子三岁了,还是不会说话,不会表达需求,每天歇斯底里的哭几个小时。上幼儿园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度被怀疑有自闭症。经过长时间的干预,终于恢复正常。

1~1岁半:喜欢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我已经对同龄人的性格有了偏爱,但大部分时间还是互相玩。

育儿也养育了自己的自我,妈妈在交友方面可以更进一步

我1岁以后,不断和陌生人聊天,到处认识新妈妈,直到逐渐有了固定的“妈妈朋友”和儿子的玩伴,其中有几个已经逐渐固定。

还是有一个选择的过程。记得有一次,我妈的一个朋友在公园组织烧烤。有一个不知名的家庭。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姐姐三岁,哥哥一岁,爷爷奶奶都来了。两个孩子一起坐在一辆双座婴儿车里。中间我姐要了果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点燃了父亲的怒火。年轻的父亲冲过来,在婴儿车边上用力踢了几脚,伴随着叫喊和咒骂,把妹妹吓得上气不接下气,而弟弟则茫然地四处张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惊呆了。后来,我没有和这家人一起参加过任何聚会。因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还是希望他能在一个简单稳定美好的社会环境中探索。

我会避免接触育儿观念相差太大的妈妈,比如中药粉。但我会尽量求同存异,和与自己兴趣、经济水平、专业背景有较大差异的妈妈交朋友。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不管是和一个很有钱的妈妈相处,还是和一个母语是英语或者其他语言的妈妈相处,我一开始都很不适应。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很难,但一旦尝试过,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家庭教养与完全不同的人相比的局限性。

因为孩子性格内向,所以没有朋友?不要把锅扔来扔去。

对于婴幼儿的社会化,有人说“有的孩子性格内向,有的孩子性格外向。这么小交什么朋友都无所谓!”拜托,内向和外向的孩子都需要朋友。不要乱扔罐子。

在婴儿期,我接触了大量同龄的孩子。从一岁半左右开始,我发现儿子会比较喜欢那种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性格被动,脾气温和(内向型)的孩子。一般来说,吸引是相互的,慢慢的你会和对方家长多见面,让你的孩子更了解对方,更熟悉对方。

内向和外向的孩子只是交友方式不同而已。我儿子和大部分同龄人可以一起玩,但是对于他很喜欢的东西,他会主动打招呼,甚至会凑过来主动微笑(很明显)。而内向的孩子可能会慢慢观察,直到发现投机者,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慢慢接触对方,比如在冲突中格外耐心,或者通过肢体接触等小心翼翼的小动作建立友谊。

如果孩子两岁多了,只想自己玩或者和妈妈玩,对同龄人没有兴趣,不是他性格内向,而是他需要更多的机会和同龄人相处。

最好和陌生人说话。所有的友谊都始于陌生人!

不知道这个年龄段普遍不普遍。我一岁半的时候,儿子在公交车上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开始迷上“年轻漂亮的阿姨”。有时候会一路盯着看,甚至傻笑。我很尴尬。

不过,我还是选择了主动搭讪,一般会说“对不起,他一直这样盯着你看。他最近很喜欢他漂亮的妹妹,我很尴尬。”有的人会笑笑不说话,有的人会礼貌的夸孩子多可爱,有的人是真的喜欢孩子,对他做鬼脸或者给他击掌。但不管怎么说,一开始我不会强迫孩子把头转开(如果时间太长,我会找别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会粗暴地打断他观察陌生人。希望他先明白“陌生是善良的”,“世界是有趣的”。

昨天在微博里看到一个故事,深有感触。上面说两个孩子差点被绑架,但他们想起了妈妈说过的话:“如果一个成年人需要帮助,他会去找那个成年人,而不是孩子。”这位母亲的智慧在于她相信,与其让孩子把所有陌生人都等同于危险,不如教会他们什么样的人才是安全的。这让我想起以前回国的时候,发现游乐园里有些孩子对所有陌生人都是敌视的。不要客气,小孩子的脸只是坏脾气。这可能会增加他/她的安全系数,但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是不利的。

一岁半~两岁半:语言爆炸期,“好朋友”意识的开始,也是社会问题引导的关键期。

如何和大孩子交朋友?

一岁半以后,儿子的词汇量终于从“爸爸”、“妈妈”、“拜拜”、“内内”开始快速增长。从说“不”开始,孩子逐渐有了明显的个人喜好和看法。

一般来说,孩子第一个喜欢的孩子都比自己大。比如两岁的孩子会特别喜欢和三四岁的孩子玩。有一次我带着快两岁的儿子在家门口玩。对面的邻居看到后,马上回家把四岁的孩子抱出来,主动介绍自己。因为澳洲地广人稀,每家每户都是几百平米的独栋建筑,短短一条街的居民还没有国内一栋楼一个单元的多,所以能在附近遇到年龄相仿的朋友真的很珍贵。

四岁男孩的父亲是澳大利亚人,母亲是日本人。后来了解了一下,发现附近几个街区的孩子,从两岁到13岁,都是那个4岁男孩的好朋友。这是怎么做到的?一般来说,孩子喜欢追大孩子,大孩子对孩子不感兴趣。

有一天晚饭后,我带儿子去附近的公园玩。碰巧那天天气很好,邻居家的孩子几乎都来了。我发现这个4岁男孩的父亲认识并且认识附近的每一个孩子。作为一个50+岁的成年人,他能够很自由的加入到孩子们的追逐打闹游戏中,和大家一起疯狂的玩,和谐的玩。

在孩子交朋友的过程中,这位父亲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说过“去和他玩吧!去吧!”而是真心实意的发现有趣的东西,带领孩子一起感兴趣。他的儿子是一个非常安静、害羞、温柔的孩子,但面对任何人,他都能清晰、恰当地回应别人提出的问题。像他父亲一样,他总是保持微笑。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孩子的社交模式总是复制他所观察到的父母的模式。

之后,这个四岁的小男孩每次来我们家,我都会积极加入儿子和他的游戏,扮演陪伴的角色。跟着这个小哥哥,儿子学会了说人生中第一句完整的话:“你在哪里?”我也学会了说:“准备,稳,走!”追语言的时候,运动,合作等各方面都进步很快。

也是从这里,我的儿子逐渐意识到和他经常遇到的其他孩子是“好朋友”。

如何解决争抢玩具的问题?如何教「分享」?

在幼儿园,孩子学习了很多社会词汇,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mine(我的!)”,在比赛中,会用到。

我和幼儿园老师聊到了“抢玩具”这个话题。老师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刚刚有了产权意识。他们不可能理解‘分享’,再强调也没有意义。这个时候,规则就很重要了。谁先拿到玩具,谁就应该玩它。玩一段时间(比如5分钟)后,他就会换成另一个人。”

在家庭聚会上,我也会避免强迫孩子和别人“分享”玩具。一旦发生争抢,如果发生在我们家,我会努力找出两个类似的玩具;如果发生在别人家,最好是别人的父母能再提供一个玩具。如果没有,我就把孩子带走,告诉他这是别人家,这个玩具不属于他。努力强化“不是一切都属于你”的观念。

我记得有个同龄的男生来过我们家。无论他玩什么,他妈妈都会干涉孩子,说:“来,来,玩,分享。”然后鸡飞狗跳,两个孩子争了好多次。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还很少能合作性地玩玩具,尤其是小玩具(比如一辆玩具车)。“分享”是不能强求的东西。至少要等到孩子理解了“产权”和“先来先得”的概念,才强调分享。

而家长在这个阶段的监督应该是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像监控摄像头一样,时刻在那里,及时回应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给出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总是在玩手机或者聊天,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或者他通过暴力得到了他想要的玩具,或者被别人的暴力所征服,不得不放弃手里的玩具,那么他的头脑中就可能逐渐生出一种思维定势:事情就是这样,以后也要这样继续下去。丛林意识开化,欺负和被欺负都会萌芽。

好友的正面影响

我个人认为,带孩子频繁“结识”其他陌生孩子并不是有效的社交。比如爷爷奶奶完全负责带孩子,可能只负责固定时间送孩子去公园或者早教机构,但很难要求他们和其他家长建立深厚的友谊,观察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性格特点。如果父母没有进一步接触的意识,这个阶段的孩子几乎不可能靠自己形成更深的友谊。(对于平时要工作的家长来说,重要的是在孩子下班时间带孩子去见见常规的孩子。)

我儿子目前最好的朋友是一个比他大6个月的小男孩。自从儿子五个月不能一个人坐,他们就开始一起上早教,一起去图书馆,在一起相处的很好。两个人交往很久了。他们会走路后,经常会用莫名其妙的方式嘲笑对方,停不下来。儿子20个月左右的时候,只要两个人见面,大部分时间都愿意一起玩一样的东西(比如一起骑车,一起观察小动物,一起玩水……)。偶尔会有推搡打架的小冲突,但几乎没有大人会介入,也不会哭闹,冲突可以一闪而过。

有时候看到他们两个在一起玩的很好,在一起很开心,我会很感动,甚至热泪盈眶(这么夸张,却是真的)。他们性格相反,气质相似。相同点是笑点低,心情阳光,脾气好。不同的是,儿子外向活泼,心情开朗,爱表达。那个孩子温柔内向,慢热,比较有安全感。两个孩子几乎完全复制了我和我妈的特点和友谊模式。

除了性格,我觉得孩子“互相了解”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孩子在两岁之前不会有交朋友的意识,但是两岁之前,即使是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的孩子,也会有记忆和喜好。稳定熟悉的朋友关系会给他们带来轻松感和安全感。也是从和同龄的好朋友(自己喜欢的同龄人)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会一点一点的学会分享,包容,互相付出。

就像成年人一样,孩子开始结交第一个好朋友,慢慢学会与人相处。

结论:

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但作为家长,引导孩子如何与陌生人交朋友是绝对有义务的。一个孩子无论营养多好,多漂亮,多有才华,最终都会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是孩子一生都绕不开的任务。

友谊(社交)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也是由无数细节组成的重要事情。成长之路,不要独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5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