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问我,孩子不满意就发脾气哭闹怎么办?比如下面两种情况。
案例一:儿子一岁,一有不满足的事情就大声哭闹。有些明显不合理。这时候放在一边让他哭可以吗?
案例二:女儿三岁半。最近几个月,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她的性格。她经常发脾气,跺脚,扔东西,有时还拍桌子,打人。不然她就生气了,自己去睡觉。反正你也不能说她错了。你要跟着她,以她为中心,哄她。我该怎么办?
发脾气或者哭是孩子常用的表达和发泄方式。家长不必反应过度,不必为此担心。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让自己保持冷静平和,接受孩子的情绪。如果你很平静,孩子会更容易平静自己的情绪;
其次,适当的沟通。如果不能满足,就要坚持,但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冷处理”是很多家长都知道的一个基本应对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感冒”的程度和方式应该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凉到底”,否则容易伤害孩子的安全感。
处理孩子发脾气哭闹的基本步骤(父母必知)婴儿出生后就知道如何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撒尿、饿了、困了、生病了等。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随着宝宝心智的发展,除了哭闹,宝宝还会逐渐学会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情以及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但是幼儿因为语言能力不健全,本能地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是很自然的。
另外,哭是人类发泄情绪的基本方式之一,比如愤怒、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的表达。,通常伴有哭闹。大多数成年人都是这样,孩子也不例外。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也会产生生气、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而且由于不知道如何更合理地发泄,他们往往会基于本能用哭来发泄。
知道了这一点,父母就会对孩子的哭闹有更多的同理心,而不是一哭就训斥或者激动,恨不得孩子马上闭嘴。
所以,当孩子发脾气甚至哭闹的时候,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坦然接受孩子的一切表现。孩子越吵,你越冷静。同时:
1。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比如摔东西或者打人,要管住孩子的小手,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会伤害到妈妈,但是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为什么这么不讲道理?”怎么这么无知!没有礼貌!“类;
2。告诉孩子你很理解他。比如“你现在生气了吗?妈妈理解你,因为你想要的玩具没有得到;但不管怎样,妈妈爱你。”记住,这个时候,不要试图解释你的理由。孩子的情绪还没有平息。你越解释,越会刺激孩子,让他更兴奋。
3。引导孩子用更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比如“如果你还在生气,你可以试试打枕头,撕报纸,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喊几声‘我生气了’,这样你会感觉好很多。妈妈生气的时候经常用这个方法。”同时,最好把这些可供发泄的材料传到孩子手里,甚至做一些演示。总之,发泄的基本原则是“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不要伤害自己的钱”(包括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和“钱”);
4。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比如“因为家里已经有三个类似的玩具了,这次不能给你买了。但是爸爸还是爱你的。”一定要认真耐心的告诉孩子具体的原因。你不能不去回应和处理他们,否则孩子还是会不满意,甚至会留下心结。
5。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比如“妈妈,我很喜欢这个玩具。你不给我买我真生气!”告诉孩子发脾气,哭闹,并不能产生什么效果,但是好好说话,合理谈判,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可以得到更多的回应和帮助。
总之,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一定要坚持原则。例如,不合理甚至危险的要求绝对不能同意。有些家长受不了孩子的哭闹,随意满足,相当于奖励孩子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哭作为要挟和控制大人的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情绪比较暴躁,性格特别倔强的孩子来说,上述五个步骤的前四个步骤通常可能需要重复几次甚至更多,需要足够的时间让孩子逐渐平静下来。这段时间就像一场艰苦的拔河,考验着父母对孩子的耐心和信心。我们决不能半途而废。
请相信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自制力,但有些孩子需要多一点时间。这种能力需要父母“最深沉的爱、最温暖的接纳和最温柔的坚持”才能逐渐觉醒。慢慢的,孩子就会明白父母的底线,学会遵守规则,放弃这种发脾气哭闹的方式。
不同年龄的孩子发脾气哭闹时要区别对待
2岁前:安抚、转移注意力,配合非语言帮助孩子理解
比如本文开头的案例1,1岁的孩子让他哭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人道”的。因为这么小的孩子还不能理解逻辑和规则,让他哭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种考验。父母会因为心疼孩子而左右为难。情绪难免会变得焦虑,孩子的安全感受挫,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所以,对于2岁前的孩子,不要迷信“哭闹免疫法”:哭了就不要抱,不哭就抱。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孩子抱在怀里,拍拍摸摸她的背,同时可以温柔地对她说:“宝宝生气了,是不是?妈妈知道。妈妈爱你。”反复这样的动作和语言,用这种方式安抚孩子,同时用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通常孩子能更快平静下来。孩子年龄越小,情绪越不稳定,越容易转移注意力。
比如我女儿浅蓝在哭的时候,我常用两种方式转移她的注意力。一种是抱着她看客厅的照片墙,让她辨认哪个是父亲,哪个是母亲。另一种是对她说:“我们去看书吧!让我们看看大卫和汤姆!(绘本中主人公的名字)”,这两种方法屡试不爽,因为我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了她对这两样东西的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单纯的讲道理或者说错话。孩子可能听不懂,但都能读懂一些大人的表情,理解一些语气。所以,如果孩子除了哭还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你想制止,建议配合一些语气和表情,让孩子明白你的意思。
比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认真冷静的看着她的眼睛,用低沉缓慢的语气告诉她:“宝贝,你错了,你不能这样!妈妈生气了!”然后沉默一会儿。通常宝宝这个时候会适当冷静下来,看着你。你要保持严肃的表情,保持沉默。连续几次后,宝宝通常就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
2-6岁:温和地坚持,适当地延迟满足,在满足中灵活
从2岁左右的“第一叛逆期”到5岁左右的“第二叛逆期”,2-6岁儿童的冲动行为,如发脾气、挑衅等是常见的。有趣的是,生气恰恰证明了孩子的智力在发展。他们不是“被宠坏”或“脾气不好”。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他们所有的愿望都不可能马上实现。
所以,当孩子不可理喻的时候,你可以抱抱他,拍拍他,用友好平静的语气和他说话,安抚他的情绪,向孩子表明你接受他的愤怒,你理解他的“苦处”,无论如何你都爱他。你可以一直重复这些动作和话语,但绝对不能放过他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温柔的坚持”。
「温柔坚持」到底有多厉害?看一个妈妈的反馈!她说:“昨天晚上,我的宝宝哭得很晚,坚持要吃巧克力。我抱着他哭,跟他妈妈说爱他,但是这么晚了我不会给他巧克力。他因为蛀牙一直哭。我一直抱着他,亲吻他,抚摸他。我老公要吼他,我让他避开。我告诉我的儿子当他感觉好点的时候哭。妈妈会陪着你,但是巧克力明天才吃。过了很久,他不哭了,突然说我爱他妈妈。”我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好像解脱了一样。
当然,对于孩子的一些可以适当满足的需求,你可以偶尔用延期或者灵活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比如孩子吵着要吃零食,但还没到吃零食的时候,你可以安慰她的心情,告诉他:“现在还没到吃零食的时候,你可以再过一个小时再吃!”或者“今天已经吃过了,明天才能再吃!”这就是延迟满足。
如果你的孩子吵着要买一个昂贵的玩具,你可以向她暗示:“哇,那些玩具看起来多好玩啊!多么特别的设计!宝贝,你能给自己选一个吗?”(那些比较便宜)。6岁前的孩子通常不太在意东西的价格。他们对所有的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给她其他的替代,就是柔性满足。
在处理孩子无理取闹时,冷代表“原则”,热代表“安抚”。2-6岁是孩子许多心理素质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注意“冷热”的平衡,冷中有热,热中有冷。我们不能简单的冷漠到底,这样会伤害孩子的安全感。所以,第一种情况2中提到的3岁半女童的处理,更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6岁以后,适当冷对待
6岁以后的孩子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讲道理,除了温和地坚持,建议你可以适当采取更直接的冷处理。
比如当孩子对你友好的安抚和建议帮助无动于衷的时候,最好不要管他生气。你可以马上离开房间,隔离他。
此外,对于那些脾气暴躁、固执己见的孩子,冷处理的频率可以相对高一些,帮助他们更好地体验,培养自制力。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你也可以在孩子2岁左右开始用一些相应的绘本和故事反复讲解,让孩子逐渐认识和理解情绪,学会表达,学会合理地发泄和控制情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