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心态,才是你和孩子吵架的根源

“巨婴”心态,才是你和孩子吵架的根源,第1张

“巨婴”心态,才是你和孩子吵架的根源 每天早上7点,海海的妈妈和儿子都会为了起床这件事儿发生冲突。“7点了,该起床了。”海海妈妈轻声说。“嗯……”海海翻了个身,眼睛睁也没睁,继续睡。妈妈坚持:“你该起床了,再不起床就迟到了!”

孩子继续协商:“再睡会儿吧,就一会儿……”

妈妈不满地厉声喝道:“快起来!为什么你每天都要来这里!”看到孩子没有反应,她忍不住把孩子拽起来,骂了一顿,让他穿衣服,然后就急匆匆地去厨房准备早餐了。

期间,她回到卧室,发现孩子一直坐在床上,就对他大吼大叫,回去准备早餐。

早餐准备好了,起床已经半个小时了。妈妈回到房间,看到孩子还在睡觉,只穿了一条裤子。

最后,母亲终于失去了耐心,狠狠地扇了儿子一巴掌,并强迫他穿衣服。儿子尖叫着哭了。

避重就轻的战争

经常听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很难管教。又不像我们小时候,对父母百依百顺,稍微不听话,就要打骂。

现在的孩子,“尊重”被提及的多了。反而上了天堂,越来越不听话。

为什么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这是因为现在的社会文化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民主大大增加了。儿童接触民主环境,厌恶外界强加的权威。

所以,他们反抗,他们证明自己是想释放内心的力量。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保留着为人父母的尊严,那么“权力之争”就会此起彼伏。

这个事件中,母亲表面上一直在催促孩子,其实并没有真正注意“起床”,否则她会马上协助孩子完成。

她想努力让孩子服从她的想法“我要你起床,你才能起得来”,而孩子却要向妈妈证明“我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显然,母子俩都想成为这场战争的赢家。

这,就是权力斗争。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巨婴国》中说,情绪的对立面是力量。

在辩论的时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第二要务,谁能成功“赢”对方成为首要关注点。这是心智仍处于婴儿阶段的标志。

除了亲子关系,权力斗争在其他关系中也很常见。婆媳争夺管教孩子的权利,夫妻争夺家庭的最终决定权……

退出权力之争

妈妈解决孩子起床问题的方法有很多,退出战争是其中一种。

在权力的争夺中,试图通过说教和指责来迫使孩子改正自己的行为基本不会成功(其实这种方法大多数时候是无效的),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在势均力敌的时候主动举起白旗。

我们要做的不是投降,而是退出——当我们发现自己即将或者已经陷入一场权力斗争的时候,就应该安静地停下来,主动退出战争。

主动退出也不容易。当孩子不服从我们时,父母的权威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这就需要父母的意识,真诚地抛开“我要改变孩子”“我要权力”的想法,真正接受孩子与我平等,认识到权力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只有赢得孩子的真心,才能引导他做出恰当的行动。

那么,妈妈能拿不想起床的海海怎么办呢?

前一天睡觉前,妈妈给海海的孩子讲了一本关于“时间”的绘本——《分针历险记》,告诉他如果能按时起床,不仅能享受一个美好的早晨,还能得到妈妈的认可。

然后,母亲给了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轻声对她说:“希望你明天也能这样起床。”关上灯,说晚安。

第二天早上,该起床了,妈妈轻声叫海海起床。“宝贝,你该起床了。”

“没有...我还想睡觉……”孩子喃喃地说。

“宝贝,如果你在这个时候起床,你就可以按时到达幼儿园,更早地见到你的朋友,也许还可以在玩具角玩一会儿玩具!”妈妈再次提醒孩子。

看到孩子还躺在床上,母亲轻轻地抱起孩子,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说:“早上好,我可爱的宝贝!今天天气真好!”然后帮他穿衣服。

“不!”海被强行抱起后,开始发脾气,乱踢乱踹,不配合妈妈穿衣。

母亲说不下去,就站在一边,什么也没说。她没有试图阻止孩子。等孩子划完一会儿,妈妈又给孩子穿衣服,孩子又哭又闹。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继续做她自己的事。到了要出门的时候,母亲把孩子抱出来,送他去上学。

退出战争不代表对孩子视而不见。

整个过程中,母亲态度坚决,为孩子的行为提供了边界。同时,母亲没有指挥孩子,为了“谁能决定海海的起床时间”避免了与孩子的权力大战。她只做了份内的事,就是帮孩子穿衣服,按时送出去。

坚定地,用行动坚持原则

任何时候,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做”远比“说”有用。他们要用行动坚持自己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冷静和镇定。

我曾经在美国育儿节目《超级保姆》里看到过这样的妈妈。她养育了4个孩子,调皮爱吵架的孩子让她疲惫不堪。每次,她都试图阻止孩子们,但没有人听她的。

为什么?几次走访下来,超级保姆发现了问题——每次制止,妈妈都尴尬地笑。

对于孩子来说,“笑”意味着包容和默许,所以每次妈妈面带微笑的大喊大叫,都会被孩子误解为“我还可以调皮”和“妈妈只是开玩笑,她不是真的介意”的信息。

后来,当超级保姆建议妈妈把这种下意识的面部表情换成与“停”相匹配的严肃表情时,孩子们开始注意了,他们真的不打了。

同样,如果海海妈妈只停留在“起床”的命令,行为沉溺于赖床,孩子也很难形成相应的行为边界。

爱,仍在继续

我们都曾经吵得不可开交,我们都知道,当我们歇斯底里地发脾气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就再也没有爱了。我们可能会大吵一架,可能会在会后喊出“你不配做我的孩子”“我不会再管你了”之类的跨线话语。

俗话说“一个声音要两个人来。”当父母巧妙地退出,保持友好(而不是抱怨)的沉默和坚定,这样的行为并不妨碍爱、友善和亲情的传递。

被留下来“孤军奋战”的孩子可能会感到害怕和困惑,但很快,他们就会发现没有人参与他的“战争游戏”,然后改变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这种情况会塑造出家的界限,孩子会学会在规则内行事。

在生活中,父母强调与孩子的同理心、鼓励、尊重和合作,是避免权力斗争的方法。知道当前的环境需求是什么,学会跟风,自然会在这个死胡同里有出口。

如果海海的妈妈能和孩子进行一次友好的交谈,了解他对起床的真实感受,然后相应地调整计划,比如早点睡觉或者换一种更有趣的起床方式,或许就能有效避免起床时的不愉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42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