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真乖,真听话。我的太难管了。”
最近一直在和老公讨论这个问题。我和老公说:“如果有一天孩子变得太听话了,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
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吗?
“听话”似乎是对孩子的最高褒奖。父母最自然的反应就是希望孩子“听话”。
孩子看到我们眉毛一抬,就不敢动;当我们说“不”的时候,他们乖乖的接受;会被很多人认为是“好教育”。
我们说一个成年人“听话”。这是赞赏吗?显然不是!“听话”的成年人还有很多其他的代名词:好人、缺乏主见、缺乏勇气等等。
希望孩子听话。这根本不是爱,而是控制。毕竟听话的孩子能让我们更轻松省力。
所以,听话就是做“好孩子”,有奖励,妈妈喜欢宝宝;不听话就是“坏孩子”,有惩罚,大人不喜欢。
在这样的萝卜棒政策下,小小年纪的他们,为了讨好父母,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变得乖巧。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坚定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始终处于被动接受他人安排的地位。
那个“听话”的少年成长为“听话”的大人,他也成了老板同事眼中的“好人”。无论多忙多累,老板的同事都不敢拒绝他被要求做的工作,在别人都加薪的情况下,他也不敢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听话”的孩子,不管多大,永远是妈妈的孩子。按照父母的期望,到了年龄,结婚生子,却从来不问自己,“这些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我们需要通情达理的孩子,谁通情达理就听谁的
允许孩子不听话,不代表不给孩子制定规则。
很多时候,听话的孩子并不一定懂事情,只是在父母长期的“独裁”下变得听话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想要树立“威信”和“权威”。
所以我们只是一味的追求结果:孩子是否遵守这个规则,而忽略了如何让孩子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规则。
管教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孩子的“自我管理”机制。只有让他们从小明白这是对是错的原因,长大后才能完全“自主”。
想想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最习惯说什么?
“不行,你再这样,我就把你弄出去/揍你!”
“不能。如果你这样做,你妈妈不会喜欢你的。”
这种教育模式还停留在希望孩子“听话”的阶段:“我告诉你这是不允许的,所以你得遵守,不然就要受罚。”
这口气还是让我们和孩子对着干。我是高于我的“权威”。我需要你无条件服从,但我不帮助他们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为什么这种行为是错的。
我们需要有主见,不盲从的孩子
听话的孩子容易迷失自我,因为从小就被“安排”好了。自然,他们一踏上社会,就会特别容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随波逐流。
让孩子从小“不听话”也意味着我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想法特别有价值,值得关注,他们有权利和我们讨论不同的意见。
在一些无原则的问题上,我会适当放权,在规则内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尊重选择的权利。
今天穿裙子还是裤子真的没那么重要,坚持一件红外套配绿裤子,先吃肉或者蔬菜,想玩小火车的时候不要看绘本。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保护了他们表达思想的热情。他们感受到了尊重和鼓励,以后也更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用身体优势要求孩子服从太简单了,但也容易破坏孩子表达自己的积极性。
我的作用无非就是陪她去体验自己选择的结果,让她明白“不管你现在或者将来做什么决定,我妈都会支持你。”
我希望她所有的人生决定都愿意问我的意见,因为她知道我会听,会理解。
我希望当我和她分享我的人生智慧时,她会告诉我“妈妈,我听到了你的意见,但我还是想做”。
那时候我一定会说:“那就试试吧,宝贝,你自己的人生你做主!”
让孩子自发的明白是非,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知道如何做出选择。这样的孩子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话”孩子。
因为这意味着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释。这样的教育一定不是最省心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对孩子最好。
总有一天,他们需要自己去面对这个世界。总有一天,我们不能再做幕后的遥控器了。让孩子早点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盘,而不是让我们永远控制他们的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