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生闷气是怎么回事?不和父母吵架或者吵架后躲在一边生闷气的孩子,往往被父母忽视。父母认为这个时候应该放过他,让他冷静下来反思一下。父母如何应对生闷气的孩子?
同时,父母也怕继续吵下去没有好结果,所以会让孩子生闷气。其实更容易让孩子生闷气,导致极其不好的结果。
孩子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下为自己着想,很少反思自己。很多时候,他们把父母的强势、狭隘等弱点放大,把自己放在脆弱的受害者的位置上。
这样的思维结论无疑是有偏差的,但是由于双方不再沟通,家长也无法纠正孩子的结论。
久而久之,孩子在理解上会对父母产生更大的偏见和隔阂。虽然表面上暂停了冲突,但父母更坚信孩子是错的,而孩子则增加了对父母的厌烦和不信任。相反,他们都输了。
看到这里,家长们会问,怎么才能让孩子不生闷气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为什么孩子会选择“生闷气”的应对方式:
因为孩子年龄小,不善于清晰地表达自己,而父母也无法清晰地观察孩子的内心,只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得出结论,或者自以为了解孩子的内心,其实并不了解。孩子会很憋屈。无论家长的批评或要求,孩子都只能接受。如果他们不舒服,就只能生闷气。
无论孩子怎么辩解,怎么解释,家长不仅不听,而且根本听不到,也不想听。家长觉得孩子“太单纯太天真”或者“都是荒诞的想玩”,等等。
孩子无论多大,口齿伶俐,第一,气势上打不过父母,所以先怕;第二,如果家长长期站在“不讨论”的立场,孩子无论如何也没用,只能生闷气。
由于长期沟通不畅,孩子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父母的希望和信任。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问题时,甚至会出现问题。父母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孩子冷暴力了。孩子什么也没说,在一旁生闷气。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孩子十二三岁以后。
我遇到的最极端的案例是一个14岁的男孩,他的父母是律师,大学教授。可想而知,孩子根本无法和父母争辩。后来因为他一直拒绝和父母沟通,回自己房间锁了门,父母就把锁拆了,这给他造成了更大的反弹,威胁要自杀。
总是在家里生闷气的孩子,他们的成长局限性不仅仅表现在家里,还会影响孩子综合心理人格的发展:
孩子的沟通能力无法发展
与人沟通,无论是争论、要求、请求、解释,还是有不同目的、不同想法、可能产生冲突的时候,沟通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能力不是只通过阅读、学习和自我反省就能获得的。就像游泳一样,你要跳进水里和别人一起游,你才能练好。沟通最初的训练场所是家,最初的陪练对象是父母。
有些孩子走出家门后可能还有锻炼的机会,而有些孩子因为在家里没有打好“基本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受挫,更不愿意交流,最后恶性循环形成逃避或忍耐的模式。
形成一种怪别人的模式
生闷气的孩子内心独白往往是这样的:“我没问题,你有问题,我懒得理你。”或者,孩子直接冒出冒犯的话,然后翻个白眼就走了。
这样对待别人,不容易和别人建立良好的联系。越是这样,孩子越容易责怪别人不好,最后变得不受欢迎、易怒或孤僻。
形成受害者心态
当沟通不畅,把问题的责任归咎到别人身上时,当然就成了一个心地善良,高瞻远瞩却被误解攻击的受害者。
孩子一旦把自己当成了受害者,他的认知和思维很容易受到干扰,甚至被蒙蔽。每当和别人有不同意见或矛盾时,孩子首先认为别人是错的,是恶意的,是攻击性的,他的结论和策略自然会出现偏差。
长期不良情绪状态
情绪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当我们从事思考、阅读、玩游戏、上课等各种活动时。,产生不同的情绪。
情绪不仅可以随着当时的情境产生,还可以形成长期记忆。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责备他人的状态和模式,时间久了,他的情绪就会变得“不满”,随时容易转化为愤怒或委屈。
孩子总是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会影响孩子的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生长发育问题、睡眠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生理障碍。
形成孤僻倔强的性格
有的孩子在家就跟父母生闷气。在学校,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平等的交流和亲身经历而逐渐修正家庭模式,变得开朗、积极、乐观、灵活。
但是,有些孩子会长期固化在现有的格局中,以至于消极被动的行为、偏颇的认知、负面的情绪会固化为人格特质。
总之,孩子生闷气的时候,父母可以不理会,但很多时候,应该是及时或者以后解决的。你不能不处理就让孩子消化,以为孩子能理解。
除了孩子和父母沟通不畅,容易让孩子生闷气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孩子“呻吟”,那就是父母不同意。
父母中的一方往往充当着好人或者裁判的角色,而另一方父母和孩子却越来越对立。当沟通陷入僵局时,“裁判”会进行调解,即陪着孩子一起走,安慰家长。
对立双方虽然表面上很和睦,但内心都相信对方有错,自己才是受害者,背后的恶性循环可能会发生。
那么,父母该如何避免或应对孩子生闷气呢?
听
一定要听清楚整个孩子的话,而不是因为你的情绪或者傲慢,你知道你的孩子要说很久,或者你的孩子的话不值得听或者没有必要听。家长在听的时候不要急着反驳,但也不要急着点头赞同。在做出判断之前,先听听所有的信息
试着分析理解孩子的话
试着分析理解孩子的话,找出孩子为什么这么说,你想达到什么目的,帮助孩子完成单词。
这个尤其是小孩子,不容易表达清楚。他们在认知、记忆提取、情感和表达方面都不完善。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理顺思路,说清楚,好处不仅是有利于这种交流,还能引导和训练孩子的思维。父母不带偏见的主观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有必要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细节,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把握孩子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理解孩子,回到自己的位置
在理解孩子的时候,别忘了回到自己的位置,想想自己在说什么,然后尽可能客观地和孩子讨论。如果父母不同意,那就坚决严肃地说话,说明理由;如果父母同意但有附加条件,也要说明原因。
家长应该采取关心的态度,而不是“我最清楚”“我来给点指示”的居高临下的态度。
不要用“太幼稚了”这样的话来压迫人
如果父母和孩子意见不一致,在争论的过程中尽量就事论事。不要用“你太年轻太天真”之类的话去压迫人,也不要冲动,更不要去计较输赢。
当你听到孩子说“你是对的”“你是好的”,或者意识到自己总是讲道理,总是说赢的那一方,那么家长就要清醒过来,检讨自己和孩子的沟通。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回忆起中学时和父亲的对话。无论是聊美食、小说、时政还是旅行,父亲都能用短短几句话暴露出他的无知或逻辑问题,“把我堵在角落里”。所以他现在几乎不和父亲说话,如果非要说,也经常和父亲争论“现在轮到我赢了”。家长一定要注意和孩子肩并肩,而不是面对面。
尽量弥补吧
如果孩子已经在和家长生闷气了,家长要想办法弥补。
首先,不要激化矛盾。必须避免拆掉孩子房门的锁、孩子同意之类的硬冲突。
其次,不要放任自流。“好吧,我不能控制你。我们走着瞧。”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诅咒孩子的未来。
最后,恢复与孩子的对话,真诚地取得孩子的信任,这样父母就不会老是赢,追,堵你的孩子,主观地评判他,贬低他。
如果父母真的无法重新获得孩子的信任,重建沟通,那么父母就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纠正自己平时的一些思维和行为模式,做出自己的调整和改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