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好好沟通,从改变和孩子的说话方式开始

和孩子好好沟通,从改变和孩子的说话方式开始,第1张

和孩子好好沟通,从改变和孩子的说话方式开始

我不注意和孩子说话的方式。跟“权威”心态有关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遇到一些善于沟通的人。当他们与别人交谈时,他们是温和的,礼貌的,感激的和通情达理的。我们评价这样的人是“情商高的人”。和孩子好好沟通,从改变和他们说话的方式开始。

高效的沟通者并不是天生高效的,一般都是习得沟通技巧,养成高效的沟通策略。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掌握了有效的沟通策略和不断优化的说话技巧。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我们会“有意识地”使用这些策略和技巧。 然而,回到“父母”的角色,我们与孩子的交流往往是无意识的,或者说,我们很少提醒自己“我应该好好跟孩子说话”。

对孩子大喊大叫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要求他们更快更有效率,指责他们捣乱,命令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情,对他们大声说话,这些往往是欠考虑的,脱口而出的,以至于他们形成了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习惯。 你不妨拉到文章后面,做一个“与孩子沟通”的自测。通过自测题,你可能会在和孩子交谈时发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关于你自己的表现,有些问题是通过孩子的行为反映你的表现。 为什么我们习惯了“随意和孩子说话?”这可能和父母在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 觉得自己比孩子懂得多,就要说教,教导,让孩子安心?所以父母是孩子的老师?

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指出孩子自我发展的不足,培养和引导孩子帮助ta做得更好?所以父母是孩子的教练?

认为在家庭中,他们是规则的制定者,奖惩的执行者,孩子的领导者,所以父母是孩子的上级? 老师、教练、上级,都不是我们提倡的家长角色,因为在这些角色中,我们想到的是“控制者、管理者、权威、高人”这些关键词,关系中的两个人是不对等的。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中,很难培养出我们想要的亲子关系,也很难让孩子养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什么样的角色定位比较好?同伴,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样的关系是平等的。让我们学会做孩子的朋友,赢得他们的“合作”。 只有意识改变了,行为才能改变。我们先改变,孩子也会改变。所以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从改变说话方式开始。

教你从现在开始改变和孩子说话方式的两个小技巧

"提示1用“配合”代替“听话”

" 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顺从”。如果我们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认识到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你可以试着把“听话”这个词改成“配合我”“我们配合”。

一个妈妈的自述: 儿子11个月大的时候,跟我回老家。我带着他一个人,提着行李,抱着人。我担心我会受不了。我想对我儿子说,“你要听妈妈的话。”想了想,我换了一种说法,“妈妈带你回老家几个小时。”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说过“听话”这个词,“合作”这个词就像神奇的魔法一样,打开了我和儿子顺利合作的大门。当我说“合作”这个词的时候,我感觉不像以前说“听话”的时候那么受控制了,但是我儿子好像特别理解我,特别配合我(当然反过来我也很配合他)。我们相处基本没有任何问题和摩擦。

你看,把服从换成“合作”真是太神奇了。它调整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孩子的感受。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让我们摆脱了“我是孩子的控制者”的心态,也让孩子自觉感受到“爸爸妈妈很尊重我,所以我愿意配合”。

”技巧二掌握关键词,“温柔”。

“往往我们对孩子说的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说了什么。 我们知道,和上级、同事说话需要温柔;和陌生人说话也很温柔。但是我们常常不能对孩子温柔。

“温柔”、“谦和有礼”、“有礼有节”、“温柔”都伴随着温柔。“温柔”指的是态度,体现在音量适中,语气温和,语气温和,表情友好,肢体动作从容。

只有你的态度温和,孩子才能接受你说的话。“温柔”与你要说的内容无关。比如孩子此刻有不良行为,你想指出他的行为不受欢迎,或者你想重申你们之间的约定,你就要委婉地说出来。如果你大声喊叫,提高嗓门,企图引起孩子的注意,即使孩子照你说的做了,也只是暂时臣服于你的权威。换句话说,孩子改变行为是因为你的态度让他震惊(他意识到父母生气了),而不是因为你说的内容本身触动了他。结果,你的音量每次都必须大一点,才能吓住孩子。等孩子大了,大概就再也不听你的话了。 所以,如果你想引起孩子的思考,让他们听你说话,你一定要确保你的态度是温和的,让孩子注意你说的话,而不是你的态度。否则,你的态度“抢尽风头”,你的话语也会“黯然失色”。另外,你的不友好态度很可能会激发孩子的不合作行为。 请相信,孩子长大后,往往记不住父母小时候说过的话,但他一定记得,父母和他说话时,总是一张温和友善的脸,温柔的语气。温柔给孩子带来神奇的力量,让孩子相信父母对他的完全接纳是从这种“温柔”开始的,并体现在其中。孩子会爱自己,最终学会自律。

问题来了:“我大部分时间都很温柔,但是当我们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满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温柔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来看一个正面的示范案例。

妈妈开车带4岁的贝贝去公园,一路上贝贝在车上扭来扭去,想要挣脱安全带的束缚,不肯好好坐着。

妈妈淡定地把车停在路边,转过身,表情严肃,语气平静地对贝贝说:“贝贝,我们出门前说好了,你必须安静地坐着,可是现在你违反了规则,妈妈不能专心开车了。你什么时候能安安静静地坐着,我们再上路。”说完,我妈转身背过身去。

贝贝撅着嘴,静静地坐着。

当你觉得孩子的行为无法接受时,你可以稍微提高语气和音量,但你得保持内心的平静。整个人看起来还是很温柔的。虽然表情严肃,但情绪稳定。

温柔的力量不亚于大声说话,大喊大叫。

当你需要表达对孩子行为的不满时,重点是:通过你言语的内容和你的行为来表达,心态平和,态度温和。

自测“你与孩子的沟通能力”(满分100分)

一、基本评价项目(每项5分)

1。你经常对你的孩子说“谢谢”。2.你经常说“你怎么看”“我想听听你的想法”。3.当你和孩子说话时,你的音量总是适中的。4.当你和你的孩子说话时,你用的词和你和其他人说话时用的词没有什么不同。5.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表情通常很平静。6.经常提问,让对方选择。7.你对孩子的“问题/要求”反应迅速。8.当你的孩子在说话时,你绝不能打断他。9.他说话的时候,你不会分心去做别的事情。10.你的孩子已经明确向你表示我生气了,不开心了,不开心了,等等。

二。评估项目加分(每完成一项可加5分)

1。你问孩子的时候很少用祈使句。2.孩子主动和你分享东西,你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肢体语言和言语上)。3.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并提供至少2个可执行的选项,而不是只给孩子一个选项。4.你的搭档同上。6.孩子曾经问过你“你的心情”,确认过你现在的状态,比如“爸爸,你生气了吗?”“妈妈,你不开心吧?”7.你和孩子交流,就像你和好朋友交流一样。没有区别。8.当你的孩子打断你和别人的谈话时,你不会直接指责ta9。你很少对你的孩子使用评价性和定性的语言。10.当你的孩子说话时,大部分时间音量是适中的。

三。减去评价项:你是否有过以下行为?有一项(哪怕一次)的,扣5分。

1。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像孩子的老师/教练。2.有时候你不喜欢和孩子说话的方式。3.有时候你会后悔自己脱口而出的话。4.你经常对孩子说“对不起”。5.你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6.你的伴侣经常拒绝你孩子的要求。 7。你的孩子经常大声说话。8.孩子们经常表现不好。对孩子家庭中的某个照顾者表现出特别的排斥甚至不喜欢。10.孩子曾经对你说“妈妈/爸爸,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或者类似的反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18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