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起,女孩家长就该学到的3节心理课(为了女儿的幸福,都读读吧)

从现在起,女孩家长就该学到的3节心理课(为了女儿的幸福,都读读吧),第1张

从现在起,女孩家长就该学到的3节心理课(为了女儿的幸福,都读读吧)

我看过一个关于女人的笑话:真可怕,有这样一种生物,一个月流一次血还能活蹦乱跳——这种生物是女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女人的生理期有着特殊的意义。从那一刻起,女人在身体上、意识上、甚至时间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会进入一个循环,以一个例假的到来为时间点,以一个月为周期,以此类推。

从这个角度来看,女性与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就像昼夜的轮换,春夏秋冬的交替,生老病死的轮换,万物的新陈代谢,女人的身体里有一种神秘的节奏,它跟随大自然的潮起潮落,与广阔的外界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

心理学家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男人的感情更直接,他们会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而且女人会更懂得来回和修剪,所以更有弹性和柔韧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比男性进化得更高级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可惜,在这样一个男女并不真正平等的时代,尤其是在对女性充满偏见的社会语境下,女性的能量往往被压抑。

作为一个女人,我相信你一定被性别困扰过。对于有宝贝女儿的妈妈们,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尽可能的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天的文章,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第一课:接纳你的女儿,引导她认同自己是个“女孩”的事实[h/]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特征上是男性或女性的认可和接受。父母在儿童早期性别角色认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社会学家S·德拉马特指出:

性别是指男女的生物特征,是天生的;性别是指男女之间所有的非生物差异,比如衣着、兴趣、态度、行为、天赋等方面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区分了“男人”和“女人”的生活方式。

如果儿童在幼儿期不能及时完成性别角色识别的任务,日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别偏差行为,导致性别角色障碍,如“女性化”的男孩、“男性化”的女孩、同性恋者、性变态者、异装癖者等。

在中国,一个女生最大的风险就是重男轻女。很多家长会把女儿当男孩子养,给男的穿,或者给名字暗示。其他家庭对儿女的态度不一样。

父母对女儿的排斥会严重影响女孩对自己性别的认同。这样的女孩长大后,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低估自己的女性身份,自我价值感也会被严重贬低。而当她们成为母亲后,也未必能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女儿。我还记得一个例子,一个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女人,生了女儿后,严重抗拒,渴望生个男孩。更严重的是,她们往往表现得像个男人,包括对性对象的选择。

所以,希望女儿的性别认同健康发展。家庭中的父母,尤其是母亲,需要完全接受自己的性别角色。父亲满足并享受做父亲,母亲满足并享受做母亲。父母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孩子就能认同自己的性别,像社会期待的自己的性别一样正常成长。

第二课:母亲要和女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关系到女儿未来亲密关系的好坏

对每个人来说,建立高质量的亲密关系至关重要。对于女生来说,这几乎是人生最重要的话题,没有之一。在女生与异性发生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母亲扮演了什么角色?那就要从我们以前说的“依恋”说起了。

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是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依恋。发展心理学将这种情感联系视为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征,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儿童生存的首要条件。

依恋关系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混乱型三种。法国心理学家瓦龙指出,儿童对成人的依恋是他们自身心理发展所必需的。儿童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没有这种依恋,宝宝会感到恐慌和恐惧,甚至萎缩,会阻碍宝宝未来的爱好、志向、性格等的建立。

所以,孩子在0~3岁时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了解不同的依恋类型如何影响成年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爱情小测验,并在报纸上发表。在测验中,人们被问及他们的浪漫关系,并被要求选择他们自己的依恋形式。结果证明:

有安全依恋的人容易接近,并期望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

回避型的人不容易和别人形成亲密关系,他们不信任别人;

矛盾型的人也对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但与回避型的人不同,他们对自己的伴侣念念不忘。

其他研究也基本证实了上述结论,发现具有安全依恋风格的个体拥有最持久的浪漫关系,他们体验到的责任感和满足感最高;具有矛盾依恋风格的个体的浪漫关系持续时间最短,他们最有可能开始浪漫关系,但如果他们的爱得不到同等程度的回应,他们会感到沮丧和愤怒;回避型个体最不可能开始一段浪漫的关系,最有可能报告说他们从未坠入爱河。他们在人际关系中保持距离,对关系的责任感最低。

人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学习特定的依恋风格,这些风格成为我们描述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插图。这些插图通常伴随我们一生,并延伸到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家长是在为自己或者孩子担心。既然早期的依恋关系如此重要,那么如果他们或者他们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怎么办?岂不是害了一辈子?先别急。如果父母和孩子前期没有安全的依恋,通过后天的修复和补偿,还是有机会逆转的。

依恋风格终身不变。心理学家的跟踪研究发现,25%-30%的人改变了最初的依恋风格。这些人在亲密关系中的经历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新的更健康的与他人互动的方式,这与他们在童年时期学到的方式截然不同。

所以,在宝宝和童年时期,和孩子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等孩子长大了,就可以修复和弥补和孩子不良的依恋关系。这些都是父母可以做的,有利于孩子未来的亲密关系。

第三课:帮助女儿接受自己的性别特征(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这位父亲特别记得表达他对女儿的感激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来临,女生第二性征出现,让女生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长大了,紧张的是没见过这样的自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这个时候,孩子的妈妈要给女儿必要的关注和照顾。比如回答一些关于性别的问题,引导孩子接受自己的改变,掌握一些必要的对策。作为父亲,不要为孩子的变化感到尴尬。爸爸是女生接触的第一个异性。来自爸爸的表扬对女儿更能接受自己的女性特点很重要。所以爸爸要夸孩子的“女大学十八变”。

另外,进入青春期的女生是很敏感的。父亲要特别注意,少在女儿面前评价女性,或者用负面的词语指责母亲,或者直接用“丑、胖、笨”之类的词语贬低女儿。父女关系对女儿未来选择亲密关系至关重要。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生来都是最爱妈妈的。而女生要想成为异性恋,需要重新爱上父亲。男生不需要这样的开关。

所以,花时间陪伴女儿,对女儿的事情表示关注和关心,给予异性的欣赏,将是一个父亲给女儿最珍贵的礼物。

鲁迅有句话:“女人是软弱的,母亲是坚强的。”大概意思是说,女人是柔弱的,但有了孩子,往往会因为天生的母爱而发挥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我想,做了母亲的女人,对这句话一定会有真实的体会和感受。

同样,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为了女儿未来的幸福,所有的父母都必须能够不断修正自己,在育儿过程中不断感受和调整,以遵循爱的直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1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