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因为性别而被父母和社会赋予了不同的期望。
有人说,女孩子如果有钱,长大后就能更好地抵御诱惑。这就好像男生不需要学会抵制诱惑一样。
还有人说,男生要穷,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独立、坚强、吃苦的好品质。
听起来很有道理吧?其实纯属扯淡。谁告诉你女孩子长大了就不需要独立坚强能吃苦了?
性别歧视由来已久。过去,如果人们生了儿子,他们会把它给快玉,这被称为“取笑张”,当他们生了女儿,他们会把它给皮亚瓦,这被称为“取笑瓷砖”。
现在的人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就想出了“男生应该穷,女生应该富”的屁话理论。简而言之,他们没有把男生和女生当成同一个生物。
我反对的不是女生应该有钱,而是男生和女生应该区别对待。
男孩和女孩出生的时候,除了生理结构,差别不大。由于男孩和女孩被主张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抚养,他们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开始了他们的成型生活。
“女生要有钱”这个口号听起来很美很动人。看似女生才是被优待被照顾的人,实际上却透露出对女生的隐性歧视。
坚持这个原则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很委屈。他们觉得自己对女儿比对儿子好很多,尽量把家里的好东西都先给女儿,然后轮到儿子。他们对女儿的偏爱,从片名就能看出来。女儿是“小公举”,儿子是“臭小子”。女儿都当宠物养,儿子恨不得生下来就去打仗。
这样长大后,小公主们越来越有气质,而臭小子们越来越世俗。这时,把他们放在社会上进行一场混战。你觉得小公主能是臭小子的对手吗?
所谓的优待和照顾是针对弱势群体的。女孩从出生开始就被父母默许,所以需要优待和照顾。
我认识一个妈妈,两个孩子都有。她对儿子高标准严要求,对女儿百般溺爱。原因是她的儿子长大后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她女儿呢?做个贤妻良母就好。
我想问她:你在计划做一个贤妻良母之前,有没有征求过你女儿的意见?为什么要限制她未来的可能性?
家长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舆论在不断营造一种应该区别对待女孩和男孩的氛围。这种言论往往披着“优待女性”的面纱。
除了“女生要富,男生要穷”,我们还能听到这样的言论:
“女孩子,找个稳定的工作就好。只是男人养家糊口的事”;
“女人可以软弱,男人必须坚强”;
“请照顾好你的女同事”;
“一个女人,有必要活得这么辛苦吗”;
“女人太强势的家庭通常都不幸福”[h/]
…..
从出生开始,舆论就在给女生洗脑,拼命的告诉你什么是“女人该有的样子”。渐渐地,很多女孩都如愿以偿地成长为“一个女人该有的样子”,然后按照这个理论教育自己的孩子,一代代如此。
如果你不得不质疑这是为什么,他们会告诉你:自古以来,这是天经地义的。
多么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古代,女人年轻时要缠足,有了外遇就要浸在猪笼里。你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吗?
一切束缚人性的行为,都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妇女的平等和独立是一点一点赢得的。
也许有女性朋友会问,妹子,你不想被社会善待吗?
坦白说,我真的不想被优待。我需要的是被平等对待。
波伏娃有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后天造就的。
在著名的《第二性》中,她指出:从摇篮时期开始,人们给女孩设定的生活就是取悦他人,完成自己没有任何独立思想的自然命运,承担不妥协的生活义务——结婚生子。
妻子和母亲的命运是男人为了否定女人的自由而发明的。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并不是纯粹的生物性,而是取决于社会制度和文明。
波伏娃的理论可谓是聋又聋。几十年过去了,发现在塑造女性的过程中,女性自己也在推波助澜,我也不那么难过了。
当一个女人不像传统定义的女人那样生活时,最讨厌她的往往不是男人,而是同性别的女人。他们总是在指责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女人,说后者活得不像女人。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你好”。他们认为社会主流环境就是这样,人也要顺应主流。
众所周知,正是成千上万的他们和他们在千千形成了这样一个社会主流。如果一个人不主动从自己做起,而是被动的等待环境的改变,那么时代就不会进步。
根本不应该有什么“女人应该有的样子”。一个女人可以用各种方式生活。她可以选择结婚或不结婚。她可以生孩子,也可以不生。她可以坚强,也可以温柔。她可以去职场,也可以回娘家。女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是她自己决定的,而不是别人定义的。
女人是塑造出来的。男人呢?
男人也是塑造出来的。
社会总是盲目地放大男女之间的差异,把一些特质归于男人,把另一些特质归于女孩。其实男女生下来,差别真的没那么大。男生和女生是相似的人,有相同的优点和缺点。
一个人是温柔还是坚韧,是内向还是开朗,是进取还是甘于平淡,跟性别关系不大。
男生可以温柔细腻,女生可以强大肆意。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塑造一个好女孩或好男孩,而是完全符合孩子独特的天性,让孩子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
以前的社会一直强调“男女有别”。那是因为在农耕时代,男人和女人确实因身体差异而分工不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差异已经大大缩小,按照过去的模式教育孩子,可能会害了你的孩子。
不要强求儿子勇敢勤奋,也不要强求女儿温柔听话。压抑的后果会让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导致性别错位。当人们说一个男人是“娘娘腔”,一个女人是“男人”时,往往暗示着这个人的人格与自己的性别相背离。
这样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偏见。
不要去想“男孩应该做什么”和“女孩应该怎么养”,而应该去想“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体面的人”。
你们的孩子将来都要长大,都要承担起做人的责任。男生和女生的教养可能有细微的差别,但本质是一样的。父母需要做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正直、有担当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常常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除了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性别差异会越来越小。
在一个理想的平等社会里,他们只是被生理结构分成了不同的性别。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人,同样享有学习和就业的权利,同样承担着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不再追求“我想成为什么样的男人(女人)”,而会追求“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到那一天,我们评价一个女人,就不再去评判她活得像不像女人,而是看她活得像不像一个真正的人。男人也是如此。
曾经看过一本科幻小说,描述未来会有大量的无性人。他们选择工作,不是考虑适合男生还是女生,而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们选择伴侣,不用考虑对方是男是女,只要自己喜欢就行。
这个假设可能有点偏激,但是性别平等的想法发人深省。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就是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我始终相信,只要不危害他人和社会,一个人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