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和同事聊天,同事说六岁的孩子一开始会发脾气说“难听”的话,被训了好几次。我听了很开心。我告诉他不用担心,这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孩子骂人骂人,是在尝试不同的语言,这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别太认真了,大人。
你不能急着回复他的“话”。你反而应该得到他真实的小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被引导走。
和不让孩子玩打火机和剪刀没什么区别。乍一惊,却让他注意到了。
“我再也不喜欢你了!”
“我讨厌你!!!"
“我要变成吸血鬼,杀了你!!!"
……
父母从孩子口中听到这一系列不断升级的“狠话”真的是又气又心寒——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没有辛苦只有辛苦吧?你真的对我说这种话?
小孩子的狠话好伤人,好嚣张。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些“无意”的话,最后升级为真正的“苦斗”。所以今天我就教大家如何面对“孩子说狠话”的问题。
首先,都说了不要和孩子吵。孩子的大部分狠话真的不是故意的,只是他用来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紧紧抓住关键词,比如“告诉我,你打算怎么杀我?”,是你大人的不对。
其次,孩子说狠话当然是不对的,我们要教育他。但是,教育不是让他马上道歉,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用拖延和冷淡来对待他。这是解决“狠话”问题的法宝。
最后,不要让孩子的善良冲昏了你的头脑。每一次恶意的言论都是一次绝佳的教育机会。让我们不要让它白白到来。
这个假期,我碰巧目睹了家里发生的一件事,我就以此为例,告诉你怎么做。
我侄子7岁多了,是个很骄傲的孩子。等我们吃完了,他一个人在餐厅里跑来跑去,特别调皮,然后就直奔两张脏椅子。
当爸爸妈妈没有一起来的时候,孩子的奶奶走上前说:“你看这些脏衣服。快回来吃饭,乖。”
孩子说:“不脏!”
奶奶又说:“我看着你躺在这么脏的椅子上,你还要狡辩。快来吃饭吧,一桌子人都在等你呢。”
这时候孩子开始有点生气了,大声回答:“我没有!奶奶讨厌你!去吧!”
奶奶听了生气了,回应道:“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然后他又回到桌子边,摇着头跟我们抱怨:“你看现在的孩子,一点话都不会说。”
过了一会儿,孩子走到桌前,继续大声说:“奶奶!我最讨厌你了!我不要你了!”
在公共场合,我奶奶很尴尬,声音越来越大:“你怎么能这么说话!你再这样,我就打电话给你妈妈!”
这时候孩子试图反击:“你打!现在就玩!”虽然嘴硬,但他还是尽力用身体挡住奶奶拨电话。
奶奶说:“你说的?我现在就打!”餐桌上的其他大人赶紧打圆场,“算了,别跟孩子较劲了。快点跟奶奶说对不起,回来吃饭。”
但是孩子一点都不领情,一直说:“不要!奶奶讨厌你!”连续的狠话终于点燃了奶奶的怒火,她直接给孩子妈妈打了电话。“你管你儿子,大家都不听。”
孩子看到奶奶真的打电话了,也是直接气的脱离了图表。他吼了一句“我不是故意把衣服弄脏的”就冲出去了。
省略以下描述。反正最后他们又和好了。孩子继续紧紧抱住奶奶,抱着她。奶奶也轻声说:“刚才奶奶可能看错你了,但是你觉得你应该这样说话吗?好,回来吃饭。”
如火如荼的类似场景。可能大家都很熟悉,甚至很多人都经历过。我特别能理解我奶奶的感受。我们放弃了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结果他们非但不领情,反而说了些让人心寒的话。教育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如果遇到说狠话的孩子,除了难过我们还能做什么?
不要把孩子的话当回事,请正视他们的感受
我们常说“不要像孩子一样有学问”,但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总是执着于自己所说的话,却忽略了话后的真实感受。
小孩子说狠话是很常见的,我们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时候也经常受到伤害。当时我很疑惑的问教授,为什么小孩子都这么自私?告诉我教授的一句话,“不要往心里去。”他还教了我一个通用句型来对付这些恶意的话,“我很抱歉让你有这种感觉。”
当你和孩子接触多了,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不太明白自己的话可以有这么大的杀伤力。比如我侄子,他不知道他的话可能会伤害到我奶奶。他之所以说那些狠话,无非是想表达此时此刻的愤怒和不满。面对这样的情况,成年人首先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对策。无论如何,建议孩子不要急着认错。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气得筋疲力尽,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生气是最不应该和孩子讲道理的。
即使你和自己一样冷静,觉得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也不建议马上和孩子讲道理。你反而应该和他约好另一个时间讨论,给他足够的时间帮助他释放愤怒。你可以这样说:“很抱歉你这么想。看到你现在很生气,听到你这样说话我也很难过。让我们都感受一下我们的心跳,在我们感到平静的时候找个地方谈谈这件事。”
这样的延迟冷处理,我觉得是恶意的话最好的解决办法。等孩子有心思听你说的话了,你再跟他说。“刚才我奶奶知道你特别生气,我奶奶有毛病。我祖母想为在这么多人面前谈论你向你道歉。但是你说的话真的让我很难受。你可以指出我做错了什么,但这么说会伤人。如果别人这样说你,你也会不开心。下次,你可以直接说,奶奶,你看错我了。我不想弄脏我的衣服。我很生气!没必要用伤人的话来表达。”只有和孩子平等的交流,才能让他们最直接的感受到自己恶语相向的结果。同时,大人也需要勇于承认事件中犯下的错误,让孩子看到正确的沟通态度。
当然,我也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秘密。其实孩子不会随便对谁说狠话。如果他做到了,某种程度上说明你们的关系还不错。这听起来不太好,但却是事实。
有句话叫“永远把最坏的留给最亲近的人。”孩子愿意对你发脾气,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信任你。他知道你再怎么任性也不会抛弃他。如果大人能看到这样的东西,就不会那么在意“狠话”的含义,狠话也不会有多大的威力。
父母之间不一致的育儿观念很容易导致孩子的“狠话”[h/]
我外甥恶意言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不一致”的对待。其实这是中国特殊的育儿结构造成的。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的,两代人对于哪些问题应该管,哪些问题不应该管的分歧很大。这件事,我奶奶觉得不能把衣服弄脏,要管,但如果我妈在场,也许就无所谓了。这样到了孩子的地方就会出现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他可能真的很委屈。他觉得自己昨天就这么做了,但是什么都没发生。今天,他听到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故事。哪一个应该占上风?
所以还是那句话,大家坐在一起说说两代人的育儿理念。也许在当今社会,长辈们保守守旧的育儿方式确实已经过时了,但这就完全不合理了吗?而你真的愿意拿出足够的耐心去和长辈沟通,去赞美和肯定他们的努力而不是一味的责备他们吗?一位教育部门的学长告诉我,“即使家长们的想法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希望他们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要这种底层基础不变,通过同理心的沟通,最终是可以改变的。”这是我想对很多80、90后父母说的话。
“让警察抓你”是对付恶意言语最低级的招数
面对孩子的恶意言语,我觉得最错误的干预方式就是“你再这样,我就叫你妈了!”就算孩子最后道歉了,也没学到什么。孩子不说狠话不是因为觉得说这种刻薄的话伤害了别人,而是因为怕妈妈知道而不去做。这样,孩子一点也不会有负罪感。
这种说法的另一个缺点是失去了树立奶奶权威的机会。奶奶的潜台词是:我管不了你。让你妈妈控制你。其实如果长辈觉得场面失控,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不需要孩子回一句话,而是板着脸沉默。儿童对捕捉表情比文字更敏感。他看到你突然不说话了,心里会有感觉。
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比如“你再这样,我就打110报警抓你!”这些都是恐吓的方式,让孩子因为害怕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但他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情绪造成了什么后果。
不要让孩子一时的善良冲昏了你的头脑
我侄子的故事到最后好像还算圆满,不过我估计下次他还是会说狠话,也会想尽办法讨好他奶奶。其实老人是很好哄的,孩子一个拥抱一个亲吻就能轻松搞定。所以很多时候,这些小动作完美的掩盖了孩子行为背后双方需要反思的东西。
比如孩子需要明白自己的小气会伤害到别人,愤怒需要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大人也会因为孩子的善良而忘记自己的错误。你对孩子的行为判断是否过于武断?你没有和大三学生沟通过教育的一致性吗?是否过分关注孩子的语言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情感?最可怕的是长辈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你看,孩子对我表现出了善意,承认了错误。果然“请妈妈出山”很厉害。下次用!
因此,我建议奶奶可以拒绝孩子的好意,而是对他说:“也许你的怒气已经平息了,但是奶奶还是挺生气的。先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再讨论刚才的事。”
孩子说狠话这个话题我基本盘点完了。最后我想多说几句:
也许以上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失去理智,特别注意孩子愤怒的表情和难听的话。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面子”在作祟?
在中国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长辈往往把面子放在孩子的发展之前。
以我侄子为例。我奶奶生气可以理解,但是从整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奶奶一直在重复一句潜台词,“我是你奶奶,你得听我的。”“乖不听话”成为证明一个人照顾孩子能力的重要指标。这时候如果有孩子当众把你撞倒,你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当然,我不是说年轻学生大吼大叫是对的,只是想让大家意识到,如果真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那么就需要先放下。长辈和晚辈都需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否则所谓的“我是为你好”就是空的话,孩子最终也会成为长辈人际交往的牺牲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