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床对孩子成长是利还是弊?

不分床对孩子成长是利还是弊?,第1张

不分床对孩子成长是利还是弊?

妈妈们把宝宝抱在怀里,美美地睡一觉,绝对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是,如果父母一直陪着孩子,不管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现实中甚至有父母19年没和孩子分开过。孩子长大了就不分床了。是爱还是伤害?专家表示,家长要温和坚持,尽早和孩子分床睡,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案例

担心儿子睡不好,母亲陪了他19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南方小城的一位母亲,从儿子出生到现在,19年如一日,一直陪着儿子睡觉,直到儿子考上郑州的一所大学。

在我们可以报学校的时候,儿子不肯一个人去学校,母亲只好丢下工作送儿子去报学校。到了学校,儿子不肯住宿舍,我妈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买了家具电器和所有生活用品,陪了他几天,直到实在耽误不了工作才离开郑州回家。

我妈走的时候特意给孩子留了20多万,怕他在外地吃不饱穿不暖。这一大笔钱是她父母半辈子的积蓄。这位母亲还雇了一名兼职工人,每天为孩子洗衣、做饭、收拾屋子。但即便如此,她还是不放心。开学前两个月,每个周末,她都从南方跑到郑州看儿子,陪了两天,然后哭着回家。

我觉得不是。儿子的大学生活只持续了三个多月。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反正他也不会去上学。妈妈打不过他,同意暂时休学。因为这对夫妇的孩子该不该回学校。我爸在医院气得我妈不得不辞职带孩子去郑州上大学。又是四年,直到去年孩子大学毕业,夫妻俩才结束分居。

现在孩子虽然在妈妈没日没夜的照顾下读完了大学,但是成绩一般,靠爸爸的关系找到了工作。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谈过女朋友。他说,我不敢谈恋爱,因为没有妈妈他睡不着或者睡不好。父母又气又无奈,孩子却反问父母:“如果我从小就让自己睡觉,怎么会有今天呢?”

分析

父母盲目的爱伤害了孩子一辈子

“这件事再次证明,没有问题的孩子,只有问题的父母。这句话虽然不完全正确,但确实有一定道理。”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金林说。

他分析说,在这个事件中,家长不明白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以所谓爱的名义伤害孩子。尽管父亲最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一直在妥协。事实上,他相应地遵从了母爱的理念,最终导致母亲带着儿子睡了19年。“这是夫妻共同作用的结果”。

蔡金林说,事件是个极端案例,但身边发生了很多类似的故事。“农村或城市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十四五岁就和妈妈一起睡,这是很常见的。”

他说还有更极端的情况,一个40多岁的男人睡了他的母亲。这个人年轻时就有问题,与家人分离十几年,多次出现在戒毒所,过着戒毒复吸的生活。直到三十多岁才回家,那时候毒瘾已经快好了,还得和我妈一起睡。“心理学上,这叫倒退行为。”

“孩子不能一个人睡。其实是孩子害怕独立,过度依恋母亲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父母害怕失去孩子的表现,害怕孩子脱离父母的怀抱,从而失去亲密感。”在蔡金林看来,如果出现类似情况,家长应该及时面对,主动解决问题。作为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帮助孩子尽早离开父母,让孩子独立成长。

调查

《爱上父母的床》,女生依赖,男生脆弱

记者随即采访了20名10岁以下孩子的家长,其中9名孩子与父母长辈同睡;6人有时和父母一起睡,有时独立睡;其他五个都是一个人睡。有时候孩子七八岁了,还是和父母睡一张床。可能不是孩子不肯分享,也不是大人不愿意分享。分开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父母怕孩子生病,怕孩子在被子下着凉,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从床上掉下来等等,主观上不愿意和孩子分开。

如果家长一味妥协,坚持和孩子一起睡,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不好的影响。第一,会让他们失去人际交往的能力;第二,会对他们的性心理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

“孩子在3岁之前属于心理依恋期。3岁以后,儿童逐渐开始社会化的过程。这个时期,如果条件允许,是分床睡的最佳时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孩子无法介入的。如果孩子一直参与其中,会对他们的情感发展、独立性和自信心产生影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燕说。

泰阳说房间的布置也会体现家庭关系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表现出来。一般形影不离的孩子,女生比较依恋,男生比较脆弱。分床的时候到了,这也是一种独立生活能力,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体现出来。

建议

和孩子分床,家长要“温和坚持”

专家说,其实宝宝出生后,可以分床睡。孩子出生后,一般会准备一张婴儿床,婴儿床可以放在父母身边。这样有助于孩子尽快走出父母的怀抱,防止父母无意中伤害到宝宝。

在孩子三到六岁的时候,家长应该尽量和孩子分房睡,但最迟不要超过六岁,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尤其是异性父母,和孩子一起睡,不要超过四岁,长期坚持和孩子一起睡,会导致孩子性取向异常。

蔡金林提示,和孩子分床睡的过程中,刚开始会很困难,孩子会一直哭,会有一个适应不良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个过程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家长会感到焦虑和内疚。这时候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最好是“温和地坚持”。

蔡金林说,在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比如第一天,陪他睡一会儿,等孩子睡着了再走。一两周之后,你就可以提前离开了。孩子困了,找个借口去拿东西或者出去,然后不要回来,让孩子自己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9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3
下一篇2022-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