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对楼下的游戏机很痴迷。父母应该怎么做?孩子每次路过楼下的儿童游戏机,都要进去玩几个硬币。如果一个孩子痴迷于楼下的游戏机,如何控制自己?
每次他说想玩,我都没有拒绝。玩完他手里的硬币,如果他还想玩,我再给他换硬币。
有一次,因为太晚了,不能和孩子放学玩,路过那家店的时候,我不允许他进去玩。没想到,鲍晓在门口哭着大吵大闹,甚至躺在肮脏的马路上。
我跟他说因为时间原因不能玩了,他不听。他歇斯底里地哭着让我给他换硬币:“你换我的硬币,你就得换我的硬币。”
我终于意识到,我的放纵,已经成了一个问题。
那天,我没有同意他去玩。我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让他在初冷空的空气中张着嘴哭。在尝试了一切之后,他终于抽泣着和我一起走回家。
没想到,自己无意识的行为竟然诱发了孩子的“白眼狼”行为。他的语气里,好像我应该给他换钱,好像我钱包里永远有取之不尽的钱给他打游戏。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两个问题。是时候让孩子明白一些事实了。
到家后,我把鲍晓带到书房,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我让他坐在书桌前,给他讲了一个关于“硬币”的故事。鲍晓爱听故事,欣然同意。
我在最上面写了我的月收入,按照1:1000的比例换算成黑点。然后在总收入下面画很多分支,对应不同的必要支出,相应分配需要的黑点。最后还剩下两个可怜的小黑点。我告诉他,这是家里每个月的可支配收入。
这些收入包括买蔬菜水果肉,还有出去吃饭给他买玩具打球的所有开销。在我的指导下,鲍晓知道他必须首先满足必要的食物和饮料需求,其余的可以用来为他打球。
虽然脸上还有干的泪痕,但他的心情显然已经得到了释放。
我一直相信,如果我愿意告诉他,他会明白的。也许他做不到,但如果他听了,他至少能明白为什么有些事情做不到,不是因为他妈妈不爱他,而是因为现实不允许。
鲍晓没有金钱的概念,也没有意识到它的局限性。我觉得都是因为他没有主动性。就是他没有主动控制和管理金钱的经验,有必要让他管理一些变化。
上周,我决定鲍晓可以有自己的零花钱了。数额是一周十块钱,也就是十块钱。并且明确告诉他:这是一周的零花钱,包括自己打游戏和买糖果堆。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一天使用一到两次。一切都取决于他。
同时也告诉了他自然的结果:如果一次性用完,以后几天就没有零花钱了。
在确认他明白后,我和他击掌表示我们达成了共识。
因为已经过了星期一,我给了他8个硬币。我把所有的硬币都敲进一个小盒子里,随时带在身边。
周二,当鲍晓路过那家店,又想玩游戏的时候,我拿出了他的硬币盒,告诉他,他的硬币由他决定。鲍晓只玩了一个硬币,然后就主动离开了。过了糖葫芦,他又花了一个硬币买了一个山药豆。
星期三,鲍晓仍然去打电子游戏,玩了两个硬币。路过糖葫芦的地方,他看了看,嘀咕了一句:“今天不吃山药豆了。”
周四,鲍晓继续打游戏。玩了两个硬币后,他问我:“明天是星期五吗?”我答应了。他又问:“是最后一天吗?”我答应了。他说:“再弹一首给我听,留一首明天听。”
最后一枚硬币,周日早上,他还用它打游戏。
让鲍晓自己管理10个硬币的零花钱后,我觉得他的自制力明显提高了。
他会查看自己的硬币余额,计算自己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我会安排自己每天玩几个硬币,用它们做什么;会在打游戏和吃山药豆之间权衡。
我不需要再限制他玩游戏了,也不需要再和他过不去了。就跟他说:“有硬币就可以玩。”
一开始我只是想控制他玩游戏。没想到他每天都数自己有多少硬币,花了几个,剩了几个,还能顺便练练计算能力。哈哈,那是额外福利吗?
同时我把给他零花钱的时间安排在了周一早上,也就是每周他起床的那个周一,让他在这个压抑的早上能有所期待。那岂不是很美?
自由意味着自我控制。没有自由,孩子永远学不会自控。父母适当放手,孩子就会长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