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蜜的儿子3岁了。最近她开始考虑让孩子上兴趣班,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有很多关于各年龄段兴趣班的指南,就来和我分享一下。她决定先送孩子去上舞蹈课,5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学习一种乐器。目前她的想法是学弹钢琴。
听起来挺有规划的,所以我就问了一句,你们做决定是出于什么考虑?闺蜜回答,什么考虑?按照我在指南里说的,最好从3岁开始学舞蹈,5岁开始学钢琴等乐器。
我说,我问的是,你在策划这个的时候,你儿子是不是已经接触了一些舞蹈和乐器?我不是在学,我只是看过,听过。或者现在还有什么他感兴趣的?
我最好的朋友在电话那头停顿了很久。半饷告诉我,真的没有。我跟导游想,按照建议的年龄,时间到了报个班不就好了吗?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规划孩子接下来的教育和兴趣发展?
我没有直接回答闺蜜的问题,而是和她分享了《小D》中一位康复师的两个孩子的故事,D的康复老师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她的儿子从3岁开始就进入了纽约的天才计划。当时,当我第一次听到那所学校的名字时,我很惊讶。好牛啊!你是怎么做到的?康复老师轻描淡写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从小带他去看看博物馆和美术馆。他好像从小就比较好奇。看的多了自然会让他知道的多,这些都是资优班会考核的内容。
她女儿从小学习芭蕾,最近去巴黎演出。我听了问,你是怎么决定让你女儿学芭蕾的?这个很苦。怎样才能坚持下去?康复师轻描淡写地说这不是我的决定,是她的决定。我和我丈夫喜欢看各种表演。当我们年轻时,我们总是带他们去那里。我女儿爱上了芭蕾。这个过程中也有辛苦的阶段,但每次和女儿一起思考,看到台上姑娘们曼妙的舞姿时,似乎都能轻松坚持下来。
我第一次和复健师谈这件事的时候,小D才6个月大。我们纯粹是闲聊,我一直以为只是平反者的谦虚。
当我再次想起这段对话的时候,小D已经3岁了,我也进入了纽约的一所大学学习幼儿教育。有一天上课,教授说:“现在的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孩子默认是空杯。我们迫不及待的往里面倒水,却从来没有想过孩子的杯子是不是真的空?他们需要水还是别的什么?”
教授,这篇文章一写完,我就想起了康复师的话。现在,如果我仔细品味它们,我会发现不同的意义。
学前启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说到学龄前的孩子,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进入这样一种思维。她这么小能懂什么?所以,我们总是在等待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不幸的是,孩子们不会来告诉我们他们是否准备好了。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外部参考。有了这样一个标准化的时间指南,就出现了“我觉得现在别的孩子都可以XXX了,我是不是也应该XXX了”的疑问和焦虑
不知道这种情况有没有引起大家的共鸣。当年的我就是这样,特别是小D因为早产各种耽误。我一直觉得她还是不懂。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小D的认知老师。她告诉我,英语的启蒙叫enlight,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让东西亮起来”。孩子从出生起就“准备好了”,但大脑和心房是黑暗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启蒙,向他们投射一束光,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无限宝藏。
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和朋友分享过一个康复师的两个孩子的案例,经常得到的反应是他们的父母都是基因很好的教授。我曾经主张,后天的启蒙和引导更为关键。但现在我同意了。我不认可基因是好的,但我认可,也许因为是教授,所以他们带孩子去经历的,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
这种暴露就是不断地照亮孩子,最终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巨大宝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驱力。
学前启蒙到底有多没用?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投射光芒呢?就是想多了“没用”。8个月开始英语启蒙?1岁带孩子看艺术绘本?和2岁的孩子一起做科学实验?3岁的时候,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来一场看世界的旅行?
如果纯粹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孩子都不会懂,不如等孩子大一点再说。但如果回到启蒙的本质,我们是在向孩子们的“每一个房间”投射一束光。学前教育的本质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许某束光会反射成彩虹。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反着做的。就是我们教授说的那种给孩子泼水的家长,更何况我们也不是细水长流的泼水。快要入校的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都知道怎么做,得到了一个说的指南,顿时让我们有了紧迫感。于是我们打开水阀拼命倒水,把他们举报到这个班那个班,结果只能让孩子反感。
一个从来没有听过歌,也没有体验过音乐的优秀孩子,怎么会突然被要求每天练琴1个小时,并且热爱枯燥的练琴?
从来没有接触过名画,经历过视觉盛宴的孩子,突然被要求每周上一次绘画课。他们怎么能坐一个小时?
我们必须承认,所有的学习最终都会回归到枯燥、无趣、痛苦,但正是因为之前的爱,那些我们认为孩子不懂却让他们去经历的最原始的快乐体验,以及他们看这些东西时闪闪发光的眼神会让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坚定、更有决心去坚持。而这种体验可能就是我们此刻认为“没用”的。
教育的本质不是把水桶装满水,因为那样的话,所有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我们来驱动。而当水桶满了,也就是我们的格局限制了孩子的潜能的时候。而总有一天,我们会很累很累,不想再灌溉了。
所以,与其看指南安排孩子学什么兴趣班。但从现在开始,多带孩子去体验世界,山海、花草、大师、大师,让孩子引领去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所以,不要老是衡量有用没用,孩子有没有学会。从现在开始,让孩子体验探索的美好,享受发自内心的学习的快乐。
早教启蒙的本质一直是投射那道光芒,相信孩子时刻准备着,只是没有被唤醒;我相信,当光明到达的时候,孩子会有能力呼唤自己的宝藏;相信孩子的格局一直都比我们大,在抚养的过程中不要限制他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