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回去后,半夜给我微信留言。她苦恼地说,
“相比哥哥,我觉得姐姐太独立了。我要拿着水杯喝水,但我吃完玩具后拒绝收拾。甚至我组装乐高积木都要用手拆开才能继续,客人更是无动于衷。我完全想象不出这样的孩子5岁会不会自己穿衣服。10岁的时候你会知道怎么给自己做午饭吗?15岁了还会不会洗碗?”
听了闺蜜的话,有点惊讶,但也有同感。弟弟小的时候,为分离焦虑,我基本上就成了孩子的保姆、女佣、服务员。孩子渴了,我起来给他倒水;孩子的房间乱七八糟,我帮他打扫。说孩子妈妈要来,我伸手帮他把玩具摆正……可是这种帮助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曾经问过自己,像闺房一样,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
和闺房简单聊了一下,征得她的同意后,开始认真梳理这篇文章。
其实我是在孩子独立的道路上成长的。孩子求助的尴尬事太多了。怎么会有真正“铁石心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自己来”的父母呢?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真的成了孩子独立的障碍。
我的担心和内疚,
成了孩子独立的障碍。
在弟弟实行BLW(独立进食)的过程中,看着他用小手抢着吃东西,把自己弄得乱七八糟的样子,我的心里是极其乱的。这反映了我内心的巨大纠结。我该不该干预,帮他恢复干净的状态,把所有米粒捡起来,把食物整理好?他还这么年轻,真的吃饱了吗?这些是我当下的“罪恶感”。
我心中的天秤座就是这样来回摇摆的。如果我做到了,孩子可以变得更干净整洁,吃得更多,至少我可以保证他获得成长所需的能量;但如果我不这么做,孩子就又多了一次学习独立的机会。孩子不能判断自己想要的量和份吗?
很多时候,我们童年的烙印,我们成长的氛围,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是否独立产生很多困扰和疑惑。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担心”自己的孩子!这些负罪感会影响我们对孩子教育方式的选择,影响我们是否愿意放手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
我们的担忧和内疚,已经成为孩子独立的障碍。
顺其自然,静待花开,
反而会忽略孩子的独立信号。
我从来没有主动指导过弟弟穿自己的鞋,因为我总觉得他还小,想着顺其自然,等他长大。直到他进了幼儿园,我才注意到他在看别的孩子穿鞋子的时候模仿自己,我才意识到我应该早点介入,帮弟弟学习。
有时候,作为父母,我们会陷入一个怪圈:虽然看了那么多育儿书,但说到生活,往往说不清。在哪个阶段需要对孩子进行干预和引导?我们顺其自然需要什么阶段?他通过学习和实践能达到什么目的?对他来说什么是力所不及的?我们淹没在日常的碎片中,分不清它们。
从哥哥身上总结出来的“失败经验”(当然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让我在指导哥哥的时候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迷茫的时候,环顾四周,看看那些同龄的孩子在做什么。虽然我们说不要攀比,不要攀比,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程度都不一样,但是看看身边的例子,同龄的孩子技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会更直观。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儿童大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一定要警惕,因为过早的引进和培养其实是在鼓励年轻人,不仅会伤害孩子的积极性,还会给他很大的挫败感。那么我们如何在适当的时候推动它呢?常见的做法是“试一试”。
如果我们不确定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处理“新玩具”或“技能”,这没关系。让他们试一试。孩子努力完成了吗?还是尝试后很沮丧?如果答案是前者,说明孩子已经做好了更高层次活动的准备。如果是后者,那就好好想想。他们需要帮助或建议吗?我们赶时间吗?可能孩子自己还没准备好,我们可以再等一会儿。
任务太复杂,
会让孩子不愿意尝试。
在抚养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我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技能”发展。
简单的技巧,比如:两三个月能翻盘吗?四个月有没有抬头?你准备好爬五个月了吗?
复杂技能,比如:哥哥会自己穿衣服吗?弟弟能自己找到想要的玩具吗?孩子们可以自己拿水果和水杯吗?你能自己打包玩具吗?
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哥哥和哥哥有矛盾的时候,可以自己解决吗?孩子认识家庭成员吗,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
当答案是否定的时候,我会想,他们现阶段能做什么?我能怎么做呢?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相比于孩子想要的“鱼”,我想要给的“鱼”可能太难了。
我也会看到弟弟做得不好就表现得很沮丧,弟弟做得不好就对自己发火,崩溃大哭。这是我的错。我的“钓鱼”太复杂了,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预期。
于是,我简化了做事的步骤。比如从两三岁开始,弟弟就需要学习如何包装玩具。刚开始他不喜欢,有时候还会发脾气。我的解决方案是让任务变得更简单。
前期,我指导取玩具的过程。我哥哥和我一起提着篮子。他拿起一个,我放一个进去,然后渐渐放开。从手到嘴,到最后,我们连嘴都不用动,直到能看着弟弟自己拿起玩具。
这个简单自然。孩子不喜欢自己去拿水和水果。也许我们放东西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太高了,所以他们可能会有兴趣在他们的矮桌上专门准备一个来试一试。孩子们不喜欢洗手。可能是因为大人的洗脸台太高了,我们不允许他们玩洗手液的泡泡。尽量准备一个适合他身高的洗脸台,或者一个适合他攀爬的矮凳,把洗手液放在他够得着的地方。也许他们不需要我们一直提醒他们甚至暴力拥抱他们来强迫他们洗手。
把你想让孩子做的事情分解成简单明了的步骤,把适合他们使用的物品放在容易拿到的位置(注意安全)。这些就是我们的“授人以鱼”。
帮助孩子独立,
是我们能给的最好的礼物。
其实孩子真的一直在努力成长,每天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就好像突然有一天,弟弟可以自己爬上床,和哥哥一起在床上跳。恍惚间觉得家里人开始长大了。
是的,每一天,孩子都会变得更有能力,学到更多的技能。他们在努力成长,努力适应他们最终会融入的社会。孩子虽然小,但也是社会人,是最终要独立面对世界的小个体。他们不断地学习技能,发展自己,变得越来越独立。
诚然,孩子比我们小,比我们弱,比我们笨拙,但他们渴望一颗独立的心,一点也不比我们弱。比如孩子享受到独立吃饭的乐趣后,你的喂食只会让他烦躁不安,挥挥手就走,让孩子学会做自己的事。并不代表我们是懒惰的或者没有爱心的父母,只是证明了我们很在乎他对独立的渴望,不想让自己成为他独立的障碍。
帮助他独立面对世界,不是为了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而是为了防止他在想要飞得更高更远的时候,因为我们的疏忽或者溺爱,而展开翅膀飞翔。
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独立的障碍。
注:文中插图来自绘本《阿立会穿裤子了》,作者是(日)神泽利子,小男孩不会穿裤子就光着出门啦,遇见了一些有意思的事,当然最后终于会自己穿裤子了。
巴德有话要说
1我在文章里说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一旦感染就会伴随你一生的病菌”,真的不严谨。有妈妈在评论里提到了,这里我再说一遍。人类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如果不治疗,几乎一生都会保持感染状态。这是真的。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顽固的细菌,口腔中的细菌会不断进入胃中,所以需要同时治疗胃和口腔,但并非不可治愈。目前根治是全世界的难题,根除率只有70%。所以,如果每个人的家庭成员都是这种病原体的携带者,请积极治疗。
2有些妈妈把新闻里的病例提出来,导致后果严重,更多的是医生误诊。报道称,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可能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开始他只开了抗生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治疗。作为父母,我们很难控制这一点,所以我们还是建议您在患病/感染期间尽量避免与孩子过于亲密的接触。如果一些风险是可见的,我们仍然试图避免它们。
3有些妈妈还问了关于其他疱疹的问题。我不是医科学生。先说作业。疱疹有很多种。可见的症状是黄白色或半透明的水泡,里面有液体,一般是成片出现。但是,天花、水痘等。才会有这个表现。而且早期可能不会有特别明显/吓人的症状。所以在不确定是否会传染/隔离的时候,最好咨询一下医生,有症状的时候避免和宝宝过多的亲密接触,这也是帮助孩子规避风险。
更多的妈妈担心自己能不能亲亲孩子。
其实可能是亲孩子导致感染是小概率事件,但是风险确实存在。世卫组织对病菌传播的看法是,即使没有伤口,病菌也能传播,但有伤口时最危险。
所以到底要不要亲孩子,除了要规避看得见的风险(比如拒绝嘴对嘴的亲吻,感染时减少和孩子的亲密接触,妈妈提到的使用公筷),更多的是自己的权衡。亲孩子也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好方法。如果一味拒绝上网,会伤害家人的感情,可能比孩子被感染带来的风险更大(只是举个例子,不要当真)。
我们想做的是提醒大家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决定是否接吻/拒绝接吻时权衡风险和收益。但是,如果患得患失,就会失去科普之心。
作为父母,我们要对一个小生命负责。我们多么希望有人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但凡事都有风险,绝对的安全和绝对的危险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时候,我们真的需要权衡风险,承担后果。
相比之下,小婴儿更脆弱,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保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担心的事情可能会少一些,所以我也想说,不要让我们成为孩子独立的障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