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越来越笨

为什么孩子会越来越笨,第1张

你的孩子为何越学越笨? 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附近的一个咖啡馆内,一座6.6米高、重达4吨的“书井”颇为震撼。据老板介绍,她经营该店是为了陪伴孩子上中学,“书井”所用的书本皆是从附近大学“淘”来的。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奇观”,我们不禁感叹。孩子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困”在书里,无法抗拒。父母心疼孩子的疲惫,但又怕孩子掉队。他们恨不得抓住任何时间给孩子安排家教、课外班等等。然而,这样繁重的学习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

当心孩子的“学业枯竭”[h/]

作为父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很多反思。这种反思是基于与其他国家教育的比较,特别是与美欧一些先进国家的比较。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戴云教授说,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他发现有两个问题在中国学生中特别突出:

首先是对职业的信念普遍较弱。即使读了博士,很多人还没有形成把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作为人生目标的意识。

第二是中国学生普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面对同样的问题,中国学生更多的是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往往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

他发现了中国教育中的一个现象,并称之为“学业枯竭”。简单来说,小学阶段,家长要不得不保证孩子的睡眠在9小时以上。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孩子很可能只睡七八个小时。

许多优秀的学生为他们的学习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但是这些学生到了初中以后,学习成绩很可能会下降,因为他在小学投入太多,身心失衡。同样,初中付出太多的学生,高中也会有问题。高中时付出太多努力,太焦虑的同学,到了大学肯定会处于学习的低谷状态。都是因为身心消耗太多。

长得太快的树往往特别脆弱。对于树来说,长得慢也能活得久,长得慢也能活得好。人也是如此。除了学习,生活还有很多方面。如果一个人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学习上,他的人生成长就会出现问题。

“励志教育”进入了一种病态

如今,很多家长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和别人激烈竞争。

甚至有些家长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就在考虑要不要上英语培训班。听说上海的一些幼儿园需要用英语评分。

必须要震撼。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玩游戏,学习如何与伙伴交流。怎样才能把知识学习和学科竞赛提前到幼儿园阶段?其实这样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造成伤害。

学业枯竭导致的问题有几个:

第一,孩子一生都会生活在疲惫的状态中。他总觉得好像没有足够的休息和精力。

其次,一旦他的学术目标达成,他就对学习本身失去了兴趣。

第三,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其实一个人发展到最后,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有持久的注意力,是否能不断激励自己去探索。这些是最重要的生命能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大量数据表明,中国近30年的高考,成为精英(像考试一样拔尖)的人少之又少。

现在国内很多学校里,励志教育近乎病态。几乎所有的励志活动都鼓励学生把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用在学习上。这种灵感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很伤人的元气。

我们真的低估了睡眠不足对全民族身心健康的危害,把孩子的考试和学习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有人会问,如果孩子考砸了,怎么办?其实父母只想着以优异的成绩过关。其实中上成绩过关,普通成绩过关,差成绩过关也是一种通关。为了考好,孩子每天比别人少睡两个小时,其他兴趣都砍掉了。很多孩子最后崩溃了。

一定要考虑生活成本,孩子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不要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信心,不要让眼前的成功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不要为了面子和父母的尊严让孩子过早的学习。

教育错觉的“满分儿童”[h/]

有些孩子考试成绩好,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有这个能力。他们特别能适应应试教育,但这些孩子也有另一种烦恼。他们很容易把考试的成功当成人生的成功,把考试面临的困难当成人生的全部困难。他会认为,既然自己能轻松应对考试中的困难,那么生活中的其他困难也能轻松应对。所以他一旦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现实困难,往往会手足无措。

应试教育,传递给孩子的,是对世界的一种简化的认识,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只要考上了,人生就不会有问题。家长也会觉得孩子读书那么好,考试那么成功,已经在名校了。如果他那么优秀,还怕什么困难?

这几年我们看到的很多教育悲剧都和这种错觉有关。

应试教育的可怕之处在于,孩子不是真的为了获取能力、实现目标而学习,而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所以有些孩子考上大学,完成了考试目标之后,就没有学习的兴趣了。应试教育是一种流行的“向上教育”,与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等密切相关。大家都想往上走,向上通道每一关都有卡的限制。优秀的学校,优秀的成绩,是人们找好工作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壁垒。

应该说,应试教育仍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共识,也一定会继续长期存在。

但另一方面,这种共识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共识。把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复杂因素简化为学业水平,把学业水平的考核简化为考试,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危害。

现在的学习评价体系简单粗暴。根据一篇论文的分数,把孩子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生。但是,这种划分并不一定符合生命成长的终极事实。应试教育成功的人,人生不一定成功。

一个学校的应试教育成绩特别突出,最终不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其实很多学校可以培养出优秀的考生,但是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因为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会更加复杂和苛刻,所以一个人最后能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并不是由考试决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83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2
下一篇2022-1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