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美国幼儿园以放养为主,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起玩,不教任何知识吗?在带宝宝去美国之前,娄义老师也听到了同样的说法。让我们来看看。她孩子去美国幼儿园一年后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美国幼儿园除了玩什么都不教?
美国上学没有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靠老师自由发挥?
这是我之前听到的关于美国学前教育最重要的说法。来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美国幼儿园也是教孩子的,虽然玩着玩着。虽然教学的重点是社会交往能力和“情商”,但他们从来不放过自己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幼儿园也有教学大纲,比如《早期学习与发展标准》,这是我家朵拉和吵闹幼儿园用的标准。(微信后台回复“标准”二字,即可获得楼一翻译的《康州早教学习与发展标准》。哦~)
自2002年以来,美国已有近50个州出台了早期学习和发展标准。这些早期学习标准,被称为“标准”或“指南”,列出了孩子在各个领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标准由各州制定,具体内容不一样。从年龄来看,有的只覆盖3到5岁的儿童,有的覆盖0到5岁的儿童。
以康洲为例,其标准手册厚达77页,涵盖了0至5岁儿童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它包括八个领域:社会和情绪智力,身体健康和健康,语言,创造力和艺术,数学,科学,认知和社会。
在每个领域下都列出了详细的行动策略来指导婴幼儿和3岁以上儿童的教育,并给出了每个领域的具体要求。
本指南不是强制性的。然而,许多幼儿园,尤其是那些获得州政府财政支持的幼儿园,遵循并参考相关标准。
以朵拉和吵闹的幼儿园为例。老师会参照标准制定详细的教案。这些教学计划包括月计划和周计划。有的直接贴在教室门口的过道上,供家长参考。有的会在家长会上给家长看。
然而,如果你认为这本手册是给教师的大纲,那你就低估了它的雄心。因为,这是给所有成年人的指南。
对,就是你和我。
所有的成年人都是老师
出于好奇,我上了康涅狄格州政府早教办公室的网站,下载了这本手册。第一眼就发现,作为家长的我,也是这本手册的目标读者。
更具体地说,这个早教的学习与发展标准是为家庭、教育机构和儿童社区准备的,因为“所有抚养孩子的成年人都是老师”,只是教育的计划、观察和评价方式不同。
手册认为,要教好孩子,三方的密切沟通非常重要,本手册为成人沟通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或语言。为了帮助像我们这样的非教育专业人士,手册不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儿童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标准,还提供了实现目标的指导和建议。
看完77页的手册,我觉得指导和建议是最有意思和启发性的部分。
这是一本让爱玩的家长放心,为爱报班的家长省钱,对有宝宝的老人影响强烈的早教行动指南。
培养什么样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不管是什么标准,什么大纲,大多都是知识点的列表,要么是数字,要么是人名、地名、事件名。但是在这本手册里,几乎看不到这样的知识点。
首先,总体目标是培养孩子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要有创意) h/]
2。好奇) h/]
3。灵活一点) h/]
4。成为批判性思考者) h/]
5。有目的的思考和学习,并且能够反思
6。通过观察和与他人互动成为社会学习者
目标高,具体针对0到6个月、6到12个月甚至4到5岁的不同阶段,都有详细的标准。
以语言发展为例,包括八项: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用语言与人交往、对书籍的认识和热爱、对文字的认识和运用、语音意识、通过图画、字母和词汇传递信息。
社交和“情商”发展,认知等。很难用明确的数值来衡量。语言呢?
虽然朵拉老师提到学前班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前需要认识或写出至少19个字母,但我在手册中并没有找到这部分。大多数标准只描述了对孩子行为和能力发展的要求。
例如,语言表达要求4-5岁的孩子用更复杂的词语来描述不同事物和想法之间的关系(如“下面”和“旁边”来描述位置,或“更大”和“更长”来比较。)
虽然手册上写明不是衡量孩子发展水平的工具,但对于从小参加各种标准测试的我来说还是太空洞了。怎么教孩子?
答案是玩。
玩就是学习
根据手册,整个教育计划的核心是家庭、教育机构等各方如何将各个领域的技能融入到孩子的游戏中。
比如在认知发展领域,给成年人的建议是:假装你是个孩子,假装香蕉是个电话,或者给娃娃喂香蕉。
手册还要求孩子有不同的体验,比如去附近的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用不同的方式玩不同的东西,比如让玩具发出声音,或者像搭积木一样把它们组装起来。
在科普方面,手册也给出了具体的玩具建议——让孩子玩探索玩具,比如盒子、球、斜坡、泡泡、磁铁、容器、放大镜等等。
社交和“情商”发展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所以除了让孩子自己玩,还要求大人腾出时间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比如去公园,安排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聚会,或者参加孩子的兴趣小组等。
和朵拉的妈妈一样,都是旅游达人,以后可以放心地带宝宝去旅行了。
首先,引起兴趣
你为什么要玩?幼儿园负责人艾米·安吉洛之前回答过,玩耍可以让孩子一次性通过看、听、互动来学习。这本手册把玩耍视为激发孩子兴趣的最佳方式。
比如科学,我一直以为成年人能做的就是带孩子去上兴趣班,去科技馆参观或者出去郊游。
但是手册中给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对孩子的发现感到兴奋。例如,你可以指着树上的鸟说:“你看到鸟妈妈从巢里飞下来给孩子们找食物了吗?”这难道不令人兴奋吗?」
很幼稚,但能让孩子兴奋。
同样,为了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大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看着他们,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评论他们的话。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玩耍,孩子可以产生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当然合理。但是,学习不能只靠兴趣来维持。
你没见过那些学钢琴的孩子吗?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开心的敲着键盘吵着要学,最后把温柔的妈妈逼成了虎妈。
所以,比兴趣更难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坚持下去。在中国,基本上是靠父母来拖,来哄,来骗,花心血,花时间,花金钱,一路陪他们到大学。
这个早教标准走的是另一条路——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在认知领域,手册里有一个给成年人的行动指南,支持孩子完成自己开始做的事情,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并坚持下去。
在社会交往和“情商”开发方面,还是强调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支持他们尝试新事物,解决问题。
说到身体健康和发育,还是这个。
在中国,关于身体健康,大人对宝宝的要求是“长胖,吃好,睡好”。对于中国有婴儿的老人来说,这是他们的全部任务和最终目标。
学校或者卫生部门当然不会强调肥胖,但是会给出身高体重的标准,甚至跳远、网拍或者跑步的所谓标准值。
但是康涅狄格州的这个标准手册要求你学会照顾自己,学会用身体和双手做事,这样你才能变得更强壮,更健康。
所以手册建议大人在照顾宝宝的同时,也要和宝宝聊天,让宝宝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起床、吃饭、穿衣。
对于3至5岁的孩子,手册建议孩子学会照顾自己,比如告诉他们为什么要保持清洁,教他们如何扣扣子和拉拉链等。手册还建议大人找时间和地方让孩子玩跑跳爬,锻炼肌肉和骨骼。
总而言之,0到5岁的所有教育都是为了孩子的自立和更好的发展打基础。所以大人的作用远不止是照顾生活,而是通过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支持和督促孩子的发展。
有了安全感,有了兴趣和动力,有了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体力和能力,孩子才算真正上路了。也许这才是早教的真谛。
让孩子在中学玩,一直是艾贝瑞倡导的一种育儿方式。比如用英语启蒙宝宝,如果只是让宝宝傻乎乎地认单词、背单词,效果很差。如果能和宝宝玩一些有节奏的英语游戏,宝宝会学得很快,因为大脑天生喜欢节奏。研究发现,每天播放音乐时,让婴儿打一段时间的节拍,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语言和记忆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