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儿的烦恼

养女儿的烦恼,第1张

养女儿,有件事一定不要做

国内某大学的教授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叫做“新经济时代的儿童性别与父母福祉”。这项研究的样本涉及中国72个地级市的4309个家庭。数据显示,在婴儿、儿童和中小学阶段,儿童性别对父母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但在17岁到30岁之间,男孩父母的幸福感明显下降。

这个结论似乎不符合“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纵观所有重男轻女的家庭,本身就存在着不平等。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夫妻关系也是不平等的。

现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很多家庭都在追着孩子跑。“重男轻女”的现象正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家长要尽量避免重男轻女的影响,自觉平等地对待自己的两个孩子。

我的朋友玲玲是独生女,是一位开朗优秀的母亲。

有一次,在一次聊天中,她突然说:“有时候,我很想我的父母,或者不是真的爱我,但他们就是没办法。”从小到大,她妈妈一直对她很严格,她也一直觉得父母是为她好。

她大学的时候读的是双学士,拿到了出国交换生的资格。听到这个好消息,父亲喝多了,醉醺醺地对她说:“你要是个儿子就好了。”这句话,像一根细刺,一下子深深地埋在了她的心里。

婚后怀孕五六个月的时候,父母通过熟人早早知道她肚子里有个孙女。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玲玲敏感地捕捉到了父母脸上难以抑制的失望。

但是很快我妈就笑了,说:“没事。你和小陈都是唯一的孩子。我们可以再要一个。”当时国家二胎政策尚未开放,玲玲却以剖腹产不适合再次怀孕为由,拒绝了父母让她快速怀孕的提议。直到宝宝四五岁的时候,她和父母就这件事发生过几次争执。

“其实我挺喜欢小孩子的。我非常了解独生子女的孤独。最好生两个孩子,经济条件人也能应付。

但是我害怕。如果我真的有了儿子,我爸妈会怎么对大宝?孩子是很敏感的动物,肯定对她有不好的影响。"一天晚上,困得睁不开眼睛的女儿突然抱住玲玲,害怕地问:"妈妈,你不会离开我吧?"

玲玲认真询问后发现,原来女儿时不时听到爷爷奶奶唠叨“要不要妈妈给你生个弟弟?”还有人会开玩笑地问女儿:“你希望妈妈再有一个弟弟吗?”

玲玲意识到,这种看似大人之间无意的对话,在孩子们的艳阳天里,已经悄然成为了一片乌云空。也许就在这个时候,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性别是不是错了。

玲玲的事情并不是孤例。

因为他们的性别,一出生就默认生很多孩子是错误的。这种伤害,有时来自环境,有时来自长辈,但更多的可能来自父母。如果孩子因为性别从小就被区别对待,被敷衍,被忽视,被冷漠甚至被鄙视,

很容易让她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天然的罪恶感。渐渐地,她变得自卑,自我否定,甚至自我厌恶。

而这种思想甚至可以“代代相传”,这就是所谓“出身世家”的影响。一些母亲会将这种自我拒绝投射到她们的孩子身上。如果他们有一个女儿,

只是把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再重复一遍;或者用加倍的疼爱和溺爱来弥补自己童年的不足。有些女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比男人差,想尽办法向父母和身边的人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甚至透支自己。

用尽一生只为向父母要一点公平的爱。有些孩子,一旦有了离开家庭的机会,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远离父母,心与心的距离比旅途还远。

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事情,或者说这种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但是最怕的是,我们很多人已经为人父母了,在不知不觉中做着这种事情。

可喜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的进步,这种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和被抛弃。她和玲玲一样,懂得治愈自己,发现自己,修正自己。

然后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正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的爱是抵御伤害的最好盾牌。有时候,父母没有这个想法。然而,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伤害已经在悄悄发生。

当时玲玲听完孩子的问题后温柔地跟她解释:因为小时候爷爷奶奶只有我妈,我妈从小就很孤独,所以她想多一个宝宝,家里会更热闹。

妈妈可以约你。哦,如果真的会有弟弟或妹妹,妈妈像现在一样爱你,那就永远不会有任何改变。

安抚完孩子,玲玲第二天和父母进行了一次坦诚的长谈,说很久以前父亲的话伤害了她。希望她以后不要在孩子面前提这种类似的话吓到了。

至于二胎,首先要对大宝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玲玲的处理方式不仅及时安抚了孩子,也获得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这个意外很快翻过了一页。当这种事情发生时,

一方面,孩子要感受到父母稳定的关爱;另一方面,要和长辈真诚沟通,达成共识,这样以后家庭氛围才会稳定,不会影响到孩子。

孩子最初的力量来自父母的爱和想法。甚至亲人乃至外界对孩子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父母对这个事件的态度。

这也是孩子免受伤害的最好盾牌。

对于姐弟模式的二胎,对于二胎家庭的教育要更加谨慎,最有可能区别对待。其中,姐弟模式是最有可能的一种。生二胎不是简单的1+1。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组合,大宝都会本能地害怕失去她的宠爱。如果妹妹被父母叠加忽视,很容易对弟弟产生各种攻击行为,以此来俘获父母的注意力。

我的朋友燕杰在我危难时向我倾诉苦水。她觉得她对女儿的教育付出的努力和爱不会比儿子少。为什么女儿总说她偏心?

尤其是孩子闹矛盾的时候,都说妈妈只关心弟弟。仔细询问,原来燕杰以为儿子小,女儿大几岁。如果两个孩子发生冲突,她会对女儿说:

“弟弟这么小,你就让着他吧”,“做姐姐的要懂事,不能欺负弟弟”。而女儿会愤怒地哭喊:“为什么!”

还好她女儿敢喊,而很多女孩,被父母区别对待,长大后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

远远地离开了这个家,和父母保持着心理距离。燕杰和我建议多观察,少干预。即使两个孩子打架,也有自己的和解方式。我们不能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判断的依据,而只能看事情的对错。

任何偷东西的孩子,不礼貌,对别人不尊重,骂人...必须有统一的教育态度。其实,

如果父母能给两个孩子提供足够的、平衡的爱,年龄大的孩子通常具有照顾年龄小的孩子的天性,并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而年龄小的孩子也会从哥哥姐姐那里得到更多珍贵的爱。

认真想想。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给孩子留下一个亲密的家庭成员,不就是我们生二胎的最大目的和最初动力吗?

以性别限制孩子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男轻女。有很多父母并不爱自己的女儿,但在教育上,他们往往用性别来限制女儿的可能性。

如果她活泼好动,对汽车之类的玩具感兴趣,经常会得到这样的评价:“你看你,一点都不像女孩子!”“女孩子应该喜欢娃娃,喜欢过家家。”

如果孩子说起自己的梦想,有的家长会赶紧科普一下:“女孩子最好是公务员,医生护士,老师。一辈子稳定对他们来说是最舒服的。”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有的家长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说:“女孩子不一定要读得好,重要的是以后嫁得好。”这些话其实是在含蓄的告诉我女儿,你不能探索自己,你不能有野心,你不必做得更好,你早早的就给孩子的发展埋下了无形的天花板。

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限制教育,才会有“女儿不如男人”的最终结果。这种人为的谬误加深了父母的自信心,让父母不敢对女儿有更高的期望。

请不要过早剪掉孩子飞翔的翅膀。事实上,他们本可以走得更远。优秀的孩子和性别无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69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1
下一篇2022-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