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陪伴的孩子可怜?其实有人陪伴的孩子更可怜!

没人陪伴的孩子可怜?其实有人陪伴的孩子更可怜!,第1张

没人陪伴的孩子可怜?其实有人陪伴的孩子更可怜!

都说对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可是没有陪伴的孩子很痛苦吗?其实你要知道,有时候有陪伴的孩子更可怜。

周末,我带宝月去了淘气堡,遇到了一个三岁的孩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他孩子都是自己玩,只有他,后面跟着一群家长。

第一队的人数是,妈妈,爷爷奶奶,一共三个。(淘气堡一般最多只有一个家长陪着。这些人是怎么进来的?)

想象一下皇帝的阅兵,你就知道那场战役了。一个人走在前面,后面一群人背着包,打着伞,弯着腰,紧紧跟在后面。如果你不小心迎面撞上他们,人们会本能地退到一边,让出一个坡道。

但是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跟着这个孩子。

真是个小捣蛋鬼!

先是跑到积木区,把别的小朋友刚搭好的积木踢倒。然后他跑到秋千那里,拖着秋千让别的孩子荡不动。我一跑到决明子区,就抓了一把决明子撒在滑梯上,抓着别人的衣服拍脑袋。不要说三个大人,就算是十个大人跟着,也不奇怪。

后来家长终于“稳住”了他,并“隔离”出一个小区域让他随意玩耍,但没过两分钟,叫喊声又开始了:

“帅帅,过来玩这个!爬起来,奶奶会扶你的!”

“帅帅,别拉那根绳子,把你的牙都拉断了!”

“球在这里,帅帅。真好玩!”

“别跑了,回来!”

……

这一家的动静比整个淘气堡的动静还大。后来帅帅不知什么原因急了,对着爷爷又踢又打,非要爬淘气堡,爷爷却拽着他的衣服,一言不发让他上去。

“熊海子”,刚才还有点讨厌,突然让人有点同情。在家长的密集监督下,这个孩子能过得开心吗?

他不开心就想“闯祸”,打人发泄他的郁闷!

想起上次在必胜客遇到的一对母女。这个女孩大约五岁。吃饭的时候,她妈妈一直对她说:“我们先吃披萨吧,一会儿就凉了...不要吃沙拉,太咸了...擦擦手,快擦擦手,以后碰的衣服都是油...哎呀!烫嘴!吹吹喝喝!……"/h/]

我暗暗佩服这个小姑娘。她的心理素质真的够好的,何况是她。我听腻了。你能让孩子们安静地吃饭吗?

最近家长们都在抱怨陪孩子写作业有多痛苦。其实孩子如果会说话,肯定更反感,被家长看着写作业更烦!

作业的整个过程变成了家长和孩子的拉锯战。双方都想在这件事上起带头作用。孩子想边玩边写,家长希望她写的方式得当。但是父母越是要求他用正当的方式写字,孩子就越想玩。

最后两败俱伤。

“钓竿更高,更高...停下,别动...立刻拿起钓竿!…哦,这样不行…来,我拉着你的手…”

孩子最后把鱼竿一扔,说,我根本不想钓鱼!

你可能不明白。你的热情会浇灭别人的热情,你的善良会挫败别人。你专心致志的指导只不过是对别人无休止的打扰。

都说孩子需要陪伴,但有一种陪伴叫“过度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过多的干涉孩子的决定,过多的植入自己的想法,使得孩子无法拥有独立的意识,无法做出自己的选择,无法获得有效的成长体验。

过度陪伴一般会导致两种后果:

首先,孩子太依赖父母了

习惯了父母不断引导的孩子,离开父母就不知所措。

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孩子在沙坑边玩沙子。有的孩子鞋子里进了沙子,会脱下来倒掉,但有的孩子会第一时间去找她妈妈求助。

久而久之,我们会觉得后者的独立性太差。但是,那不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什么都亲力亲为造成的吗?

有一些孩子会收到一些暗示,觉得父母在场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如果他们不在,他们就不需要做什么。

比如一个写作业,习惯了让父母陪着写作业的孩子,只要父母一走,他就会把作业扔掉,因为他会默认,父母只需要在看着的时候写作业。

第二,孩子很暴力

如果一个孩子有强烈的自由意识,他就会反抗父母不断的引导。

父母越让他往西,他就越往东,父母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决心试一试。

就像前面提到的淘气堡里的那个小孩。他需要不断挑战父母的权威去做一些“离经叛道”和调皮的事情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有些孩子表面上活得像皇帝,实际上活得像奴隶。

陪伴太少孩子感受不到爱,陪伴太多孩子失去自由。什么样的公司才算刚刚好?

需要做三件事。

I.在场,但不干涉

在场当然不是指在孩子旁边玩手机,而是让孩子觉得你在和他一起做某件事,或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经历某件事。

比如孩子在玩滑梯的时候,我们总想玩手机或者和别人聊天,但是孩子总会喊:妈妈,你看我!

看她一个花样滑下来,然后夸“太棒了!”她很满足,因为当你关注她,看到她,她会觉得你和她在一起。

但是如果加上你的想法,比如告诉她不要用头滑下去,不要弄脏裙子,不要从滑梯下面爬上去...是干扰。

所以,注意他在做什么,但不要和自己的想法混在一起。

难吗?

因为我们都想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所以我们称之为做爱!但是,那不是爱,是干涉,是剥夺孩子自由体验的枷锁。

二。放弃自己的身份,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同龄人

和孩子在一起最开心的时候,你没有忍着自己的无聊,和她虚情假意的过家家,也没有端着家长的架子告诉他该怎么做。

没人喜欢心不在焉的演技派,也没人喜欢一本正经的成年人。

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同龄人,站在他的角度看事情,你才能看到他的内心。

做作业有点无聊,数那么多真的很麻烦。好几次都没背下来,真的很沮丧。

老师批评我,让我很尴尬(我不信他是为我好!)同学欺负我,我气得想碾压他(别跟我说什么团结友爱)。

如果你是他这个年纪,你不喜欢他就不喜欢听。他可以拥有你拥有的情感。为什么不呢?!

普通父母是父母,但有实力的父母可以成为孩子的哥们和闺蜜!

三。陪伴,不过是为了释怀

记得教孩子走路吗?

一开始,我们背着他,背着他,拉着他,但是每走一步,我们都在努力的放手。他陪着他走,这样他以后就可以独立行走了。

同样,今天的陪伴是为了以后不被陪伴,让他可以独立于世界。

但我们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本来孩子要自己去,但是我们一直引导,控制,说教,说闲话...直到他像那个钓鱼的小孩一样扔掉了鱼竿,不想继续了。

所以,在陪伴的过程中,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为。我们的陪伴方式是会延续这种陪伴模式,还是在帮助孩子拓展某种能力,引导他独立?

陪孩子就像做饭。火低了就生疏,火高了就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67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1
下一篇2022-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