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习惯里,住着家长的模样

孩子的习惯里,住着家长的模样,第1张

孩子的习惯里,住着家长的模样

01

我在网上看了一张图。两位家长带着孩子坐地铁。一位家长低头玩手机。周围的孩子把头放在他父母的手机上。

另一位家长拿着一本书静静地看着,而一旁的孩子也拿着自己喜欢的书津津有味地读着。

这张图深深打动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显而易见。

更有意思的是,下面的网友对这张图进行了精彩的评论:父母是原作,孩子是复制品。当复印件有问题时,请在原件上查找原因!

很多父母遇到问题总是责怪孩子,而忘记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在潜意识的影响下,孩子不知何故会学习父母的言行风格。

跟团旅游,遇到一对母子。

我想知道为什么我群里的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们共用一张桌子。出于好奇,我的朋友们在午餐时与我和他们共用一张桌子。

旅行中饭菜淡而无味很正常,只要饭菜干净不难吃就行。

的确,我们组的午饭也是一样的。还不错,但也不好吃。肉菜很少。即便如此,男孩也不是这样的。

桌上最好吃的菜,最后一道菜是西红柿炒鸡蛋,但是菜一上来,男生就迫不及待地把面前的菜翻过来,不停地往碗里放。他妈妈没有责怪他,而是和他一起捡的。

大家都以为,算了吧。孩子可能没受什么苦。然而,让人气愤的是,只吃了几口,小男孩就开始抱怨食物不好吃。他撅着嘴,把刚刮下来的食物放了一会儿。“太难吃了。回家吧。”

碗里剩下的西红柿炒鸡蛋几乎是一整盘。桌子上其他人,却一筷子没夹过。

“小子,浪费了不好。”一个中年大叔看不下去了,冲着小男孩咧着嘴说。

“太难吃了,我实在是吃不下了。”这个小男孩很大声。

“就是这样!”孩子的妈妈不仅没有说孩子什么,反而跟风,甚至向导游抱怨:“这顿饭太难吃了吧?交钱不是吃亏。”

孩子一脸自豪,配合着妈妈,和导游说话。

团里的人看不下去了,都来劝。但母亲一脸不满:“你们都要争取自己的利益。你不交钱吗?”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远离了这对母子,因为谁都不想在自己的旅途中添麻烦。

其实孩子心智不成熟。作为家长,应该合理引导,而不是顺着孩子的心意。

就像这位妈妈一样,如果她能明白旅行不仅仅是观光,更是一种身心的锻炼,那么她就会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懂得用不一样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02

早上坐公交上班,遇到一个阿姨带着一个两岁的孩子,人家让座。

但是姨妈拒绝了。“不,时间还早。你很难赶着去上班。我能做到,这个孩子也能。”

于是阿姨对着身边的小朋友笑了笑:“我们家姑娘长大了吗?能保护奶奶。”

小女孩奶声奶气的回答:“等我长大了,我就可以保护奶奶了。”

于是祖孙俩站在角落里,阿姨在后面照看孩子,时不时和他们一起笑。

大家看着兴高采烈的祖孙俩,莫名其妙地被感染了,觉得很舒朗。

然而,同样是坐公交,同样是父母带着孩子,却有着不同的反差。

小男孩在前面跑,他奶奶在后面慢慢扔硬币。

“你看,没地方了。我怪你走得这么慢。”小男孩的脸上满是抱怨。

“我要投币,你自己跑不快?”

小男孩生气地转过身去。

过了几站,小男孩在车里发出很大的声音。

“坐,坐,我脚疼,手疼....................................................................................................................................................

很多原本因为生气而想坐不住的乘客。

后来老奶奶实在是忍不住了。她抓住扶手,蹲下身子让孩子坐在她腿上。

旁边的老爷爷受不了了,站起来让老奶奶坐。

我没想到这孩子自己占了座位,然而他没有对旁边的老人说谢谢。

老人生气地看了看小男孩,又看了看身边的老奶奶,无奈地摇了摇头。

孙子孙女们开心地挤在座位上,孩子像胜利者一样向奶奶炫耀:“有人给我让座了。”

老奶奶没说话,笑着说:“有座位真好。”

公交车上的人看着祖孙俩,都露出了厌恶的表情,其实并不知道。

尤其是那个老奶奶,她不知道。她的这种行为使这个孩子学会了使用手段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如果孩子长大了,会不会变成一个无助的人,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03

有时候,孩子犯错,有的家长只会责怪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调皮捣蛋,有的则直接给孩子分析利弊,引导孩子。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

我对孩子很认真,很严格。

我禁止他看电视。我禁止他玩手机。我要求他不要和孩子吵架,上课不要调皮,盯着他做作业。但是为什么不好呢?

每次被批评后,他都很好,但是怎么可能过几天又再犯呢?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聪明懂事,自己家的孩子却那么难管?

这些问题其实和我们的父母息息相关。

孩子就像一张纯净干净的纸,有自己的美,但也有很多空白。如果你随意在上面画点什么,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所以不管父母在做什么,记住一双小眼睛在看着你,模仿你,监督你。你现在说的话,做的事,很快就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引导他做事、交友、待人的方式和态度。你再严厉的管教,也很难抹去他成长过程中你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当父母做每一件事的时候,请时刻提醒自己,孩子的习惯活在自己的外表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66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1
下一篇2022-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