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
中国人喜欢说:给孩子立规矩。其实我们更愿意说,对于孩子来说,这叫“习惯养成”。
从古到今,国内外大家都说过类似的观点: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孔子说:少即是自然,习惯即是自然。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一个字,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罗素说:人生的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好的品质像大自然一样坚不可摧。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如果一个人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他一辈子都不会用完它的兴趣;养成一个坏习惯,你将永远无法还清它的债务。
花在早期教育上的一公斤等于花在后期教育上的一吨。
1988年,世界各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在哪个大学和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白发苍苍的老书生回答:“是幼儿园。”
“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朋友,不要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摆放整齐,吃饭前洗手,做错了要道歉,午饭后安静休息……”
出乎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童年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童年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习惯的培养,大多靠父母的示范和引导。
孩子是天然的石头。能否雕琢成精美的作品,还是每个家长的事。
1从语言中培养文明习惯
高尔基说: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服。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有礼貌、有教养、优雅的人。
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他就开始“疯狂地”从生活环境中学习语言。他吸收了大人们对他说的任何话,以及大人们之间说的任何话,不管这些话是好是坏。
然后,在牙牙学语的同时,开始练习之前学过的和现在正在学的各种单词和句型。
一个孩子的语言成长,就是从不起眼的日常用语“谢谢,请,对不起……”开始的。
如果父母平日说话温和礼貌,如果多给孩子接触诗词、经典、文学作品等。在以后的亲子阅读中,那么这个孩子的语言修养一定不会差。
好的语言可以慢慢培养出说话和善,举止优雅的好气质。
2从吃开始培养孩子规律的习惯
吃饭是培养孩子规律习惯最重要的机会。家长可以从细节入手:
教孩子正确的拿筷子方法,吃饭前要等大人动,吃饭时用手托着饭碗,说话前先把食物咽到嘴里,吃饭时不要咕哝,喝汤时不要发出声音,不要用筷子敲打饭碗,不要随便换座位,不要把筷子放在盛满饭的碗里,吃完饭要把碗擦干净,加饭时不要说“要饭”或“要饭”。
吃饭是一个孩子一天要经历几次的事情,所以通过吃饭培养孩子的规则感非常重要。
3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社交习惯
语言是用来社交的。因为社交的需要,我们不得不学习语言。现在社会讲情商,情商的重要指标就是会不会社交。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他们合群吗?你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吗?你愿意和别人分享吗?你会被欺负或者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吗?这些都是大多数家长关心的问题。
这个时候,家长的示范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你希望你的孩子快乐的与人交流,和睦相处,那么首先父母应该是这样的人,熏陶孩子。并创造机会带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人,而不仅仅是同龄人。
在相处中,引导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考虑他人感受。
时间久了,这些好习惯就内化在孩子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不以自我为中心,考虑他人感受,善于沟通,待人和善的人。
4从打扮自己开始培养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也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行为习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多数,父母往往会过度保护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觉得自己年纪太小,年纪大了,心疼自己学习太忙,没时间。在生活中,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都是到处为他们做的,以至于孩子一次次失去了自己动手的机会,自然也就很难培养出自力更生的性格。
其实家长不要觉得这些生活琐事不值一提-
孩子的自立意识是从穿衣、穿鞋袜开始的;责任从帮爸爸妈妈洗碗、扫地、擦桌子开始;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自己的生活开始;自信始于轻松掌控自己的人生。
所以,让孩子去做吧,慢慢你就会看到惊喜了。
5卫生习惯是一生健康的基础
卫生习惯的培养,重点在两个方面: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作息习惯。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关键,这一点越来越被现代人所认识。
幼儿期的日常生活对于向小学过渡尤为重要。
当孩子从小就习惯于按时、准时做每一件事:起床、吃饭、喝牛奶、上幼儿园、运动、读书等。,等他们上了小学,就可以规规矩矩的学习生活,有更多规律的娱乐学习,达到两者的平衡。
6锻炼习惯是一生健康的保证
生命在于运动。不动的话,在学校一定要多动;借鉴前任的活动方式,多活动,多上学。事实上,运动协调能力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智力。
你可能想不到,有些小学生跑步姿势不够协调,容易摔倒,不会跳绳,唱歌跑调,说话结巴,写字不好,看起来很聪明,但学习成绩差强人意。其实都和孩子运动协调能力不足,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当你度过童年,运动习惯更多的是帮助一个人保持健康,感受快乐,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7阅读习惯是一生的财富
如今,人们越来越认同教育应该是一种自我持续的、终身的追求,而不是老师在学校十几年灌输给我们的知识。
自我教育的基础是有阅读习惯,自发地从各种书籍中吸收营养。
现在的童书市场比以前繁荣多了,各种好书层出不穷。亲子阅读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很多家长已经开始在育儿的道路上践行。
在幼儿时期培养阅读的习惯比成年后培养阅读的习惯要容易得多,你会在非功利的阅读中更加发现阅读的乐趣。
当一件事很好玩的时候,就离习惯不远了。
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家长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1。有利的环境
提供一个固定的、安静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一踏入这个环境就有一个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氛围。
2。患者指导
告诉孩子为什么,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培养这些习惯。当孩子在习惯培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耐心引导。不要期待一次成功,要有多次耐心。
3。及时表扬
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表扬,让孩子知道哪些具体行为做得好,值得表扬,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促进习惯的形成。
4。很好的示范
父母让孩子形成一种习惯。第一,看他们有没有做过。实例总是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有些事情自己去做,不如说很多遍。
如果你想让孩子专心做事,就不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其他事情;你要让孩子远离家,尽量不要做任何让孩子分心,影响学习的事情。
5。坚决的态度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当孩子不配合,或者结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坚决表明立场,给孩子边界,要知道有些规矩是必须的!
6。默契配合
父母首先要统一意见,不要在孩子面前态度不一。如果他们有不同意见,可以私下交流讨论。否则在孩子面前,会阻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7。制定规则
把习惯变成具体的规则和计划去执行。比如放学后有确定的学习时间,不随意更改;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做别的事情。
8。添加利息
要符合孩子的天性,不妨给枯燥的计划加点趣味。比如父母和孩子竞争,做了就能得到奖励,不做就能得到惩罚,等等。孩子更容易接受游戏。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成年人养成习惯都要21天,更别说幼儿了。
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一点一滴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好时机。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浇灌幼小的树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