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表示怀疑。管教对孩子是“先严后松”还是“先松后严”?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找出答案。
几天前,我约了朋友一起吃饭。结果朋友临时有事迟到了半个小时。过了一会儿,朋友匆匆赶来。
原来是时候离开了。朋友让她帮忙找家教,给孩子补课——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让朋友帮她找家教了。在这之前,N和老师已经对这两个熊海子很生气了。
我朋友的朋友姓周,家里条件不太好。他十几岁就开始创业,努力工作,生意蒸蒸日上。对于一双儿女,周晓总觉得现在条件不错。要把最好的给孩子,他总觉得孩子还小,应该娇惯。
结果现在孩子都8、9岁了,还不爱学习。他们从小就挥金如土,总在外面捣乱。
周晓和他的妻子没有文化,所以他们只想花高价聘请一位家庭教师来帮助管教他们的孩子。但是没有一个老师能管得了养成坏习惯,一肚子戾气的孩子。
周晓告诉他的朋友,这些年他努力工作,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弥补自己文化的缺失。没想到,孩子这么不争气!
其实并不是孩子不争气,而是周晓夫妇错过了管教孩子的最佳时机。他们总以为等孩子大了,就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其实自己并不知道。如果一棵树苗从小就长得歪歪斜斜,不及时扶正,你相信它将来会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吗?
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从前,有一个年近五十的富人,有一个儿子。他视这个儿子为无价之宝,总是乐得合不拢嘴,放任自流,让他为所欲为。
儿子四五岁的时候,一不高兴就张嘴骂人打人。但财主觉得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自己做错了,就没认真管教,就随便敷衍了两句。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恶习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
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居然偷了爸爸的钱,在外面赌博,花了很多钱。富人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觉得自己不能对儿子不闻不问,于是当众责骂儿子。
结果我儿子不但不害怕,还说出了狂言:“你这个老东西,死有余辜,你骂我!你小心点,我早晚会杀了你!”听到这里,富人气得发抖。
那天晚上,他想:儿子的蠢话虽然是气呼呼地说出来的,但还是忍不住防着。于是,他在铺好的床上放了一个小桶,假装有人在睡觉。他静静地躲在床后,屏息以待。一刻钟后,他看到儿子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把锃亮的斧子。他一到床上,就愤怒地举起斧子在床上猛砍。
砰的一声,水桶碎了。儿子以为父亲的头被砍了,慌忙丢下斧子逃走了。
时光飞逝。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富人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了。他晚年孤独而痛苦。虽然讨厌儿子肆无忌惮,但还是希望儿子能脱胎换骨,改过自新,回到自己身边。
一天,一个富人在桑园里散步,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民向他走来。农夫说:“老大爷,请把这根老桑枝弄弯。”富人说:“开什么玩笑?老桑枝何处能屈?”农夫说:“有道理,有道理,桑枝要微弯,儿子要少教。”财主一听,旧怨顿生,忍不住哭了。
农夫又说:“老头,你仔细看看我是谁?”富人上下打量,仔细端详,发现眼前的人正是自己逃命的儿子。父子久别重逢,百感交集,痛哭不已。
柏拉图说,“对一个孩子来说,最残忍的事情就是让他的愿望成真”。好男生也一样,熊海子真的有自己的“忍”法。近年来,由于“熊孩子”引发的冲突频发,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在公共场所折腾,缺乏规则意识。他们胡说八道的背后,是从小父母的默许。这种默许难道不是对孩子“最残忍的事”吗?
很多生活实际例子也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先松后严”往往会害了孩子。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不是空说的。科学研究表明,0-6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教养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一般来说,孩子的大脑发育在0-3岁完成80%,7岁将完成90%。
3岁的孩子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说话风格和性格。
他们的孩子不仅能理解,也能感受到大人的情绪,只是不会表达。
这个阶段是孩子不断吸收和积累智慧的过程。父母教给孩子的,他们吸收。
孩子小时候明辨是非的能力差,但是感性和模仿能力强。如果这个时候能培养他,就更容易形成好的习惯和好的价值观。即使这个时候孩子有一些问题,家长也比较容易纠正。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可以逐渐放松对孩子的控制,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管制放松后,孩子不会变坏。因为习惯,之前养成的好习惯会继续发挥作用,制约孩子的言行,防止其行为出格。
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母不去管他(她),纵容他(她),让他(她)为所欲为,孩子很容易养成坏习惯。当他(她)长大后,无论父母如何努力管教他(她)并纠正他们,坏习惯也有惯性,并不容易纠正。
蒙台梭利博士也说过,“幼儿是成人的父亲!”也就是说,成年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大部分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儿童早期的教育孕育了成年后的发展潜力。
所以,要教会孩子选择“先严后松”,而不是“先松后严”。就像放风筝,一开始要拉紧线,不拉紧线风筝是飞不起来的。风筝放飞后,可以慢慢放松线,这样风筝会飞得更远更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