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又称移情、共情,是指个体认同他人的情绪和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做出相应情绪反应的过程。共情能力好的人能够及时把握他人的情绪,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这就是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理解。同理心是建立和维持友谊的重要能力。可以增加亲密关系的满意度,提高家庭关系的质量。因此,如何在育儿中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同理心可以创造一种温暖的联系
为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父母首先需要做有求必应的父母。母亲的育儿功能是基于母亲的反应能力——对儿童基本身心需求的敏感(敏锐感知儿童的需求信号)和反应能力(根据儿童发出的需求信号进行适当及时的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一项针对2-6岁儿童的研究发现,母亲对儿童不同需求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妈妈们往往更注重生理需求的满足,却对满足心理需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幼儿期是培养共情的关键期;对于0-3岁的宝宝,妈妈要对孩子的身心需求敏感:
1。对生理需求要敏感,比如:孩子饿了或者想睡觉的时候,能及时发现,做出适当的反应;当孩子哭的时候,你可以知道孩子哭的原因。
2。对自主的需要保持敏感,例如: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承认孩子的一切愿望和活动都是合理的。
3。对陪伴的需求要敏感,比如:能经常陪孩子玩;能够积极参与儿童活动。
4。对接纳需求要敏感,比如:当孩子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时,能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回应;能够接受孩子的任何想法。
其次,为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父母要做温暖的父母,即对孩子表现出爱和理解。父母的情感温暖是指父母的育儿行为是支持性和反应性的,他们对孩子需求的反馈是敏感的、及时的和一致的。温暖的父母对孩子充满关爱,倾向于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认可,在情绪和行为上都表现出对孩子的积极关心。父母的情感温暖会促进孩子情感支持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同伴关系的维持和改善。
最后,为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父母要做“智能化”的父母,帮助孩子学习和表达对他人的理解,增强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在与孩子的互动中,父母要鼓励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尝试理解父母的想法和感受,与孩子沟通生活细节,帮助孩子理解他人。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用文字来描述自己的心理状态,帮助孩子形成更为精细的概念框架来描述和推理自己的心理状态。
父母的“知性化”是孩子心理的“眼睛”
总之,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理解他人和世界,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孩子的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