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没给孩子立下这6个规矩,后悔莫及!

6岁前,没给孩子立下这6个规矩,后悔莫及!,第1张

6岁前,没给孩子立下这6个规矩,后悔莫及!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但是,一味纵容,以为“只要他喜欢就好”“最重要的是孩子开心”“这些规矩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懂”...这样的父母,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变得自私,粗鲁,甚至叛逆。

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6岁前的孩子正处于发育阶段。如果没有父母制定的规则约束,孩子很容易为所欲为,不知道如何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好是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对他的人际关系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父母应该给孩子定下哪些规矩呢?你应该如何为你的孩子执行规则?许多父母被这些问题难倒了。今天我就帮你解决你的问题,看看如何给6岁前的孩子定规矩!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一个孩子要有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粗鲁和庸俗?比如乐乐在幼儿园抢小朋友的东西,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开始打他,骂他“你不给我,我就让我哥把你变成残废!”......乐乐这样的做法,是粗鲁和庸俗的行为。

这类孩子喜欢用暴力手段强迫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攻击、胁迫他人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孩子表现出低俗言行,爸爸妈妈该怎么办?首先,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告诉他:“乐乐以后不能这样了。这是粗鲁的行为,应该受到批评!”

然后让孩子自己反思,想出更好的方法来处理这种事情。比如妈妈可以问“乐乐现在知道错了,那以后玩孩子的玩具怎么办?”

爸爸妈妈冷静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下,聪明的孩子很快就会找到其他的解决方法。这个时候要适当鼓励他,给他定下这个规矩。

这样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如何处理自己已经拥有的,如何处理已经发生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调整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心态。等他长大了,也会用这种模式去对待身边的人,变得更加理性和体谅他人。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6岁前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往往很难区分自己和别人,更别说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了。

所以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心想:“如果我拿到了,那就是我的!”就像乐乐,他总是说:“妈妈是我的,爸爸是我的,所有的玩具都是我的!”只要看到父母抱着别的孩子或者别人拿走的玩具,乐乐就会哭……

这时候家长要有意识地帮助吉吉建立自我意识。他们可以拿着大人的衣服和小孩的衣服,告诉他:“这件是你的,这件是爸爸的,这件是妈妈的。”

帮助他建立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当孩子已经能够明确区分自己和别人的时候,家长也要故意多问孩子一些问题:“这是你的吗?”让他独立判断,给他定规则。

这样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和“我的”,知道不是他们的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必须由我支配。这种观念上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长大后更懂得尊重他人。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够好。当他们玩的时候,他们总是到处扔玩具。玩累了就扔了,等妈妈帮他收拾残局。很多妈妈什么都不说,以为“孩子还小,不懂收拾,帮他收更方便”。

其实6岁前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收拾自己的东西,只是父母的溺爱和迁就让他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你不妨为他制定一个规则。每次游戏结束后,他都要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做完作业后整理好自己的书桌等等,这样他就能学会把东西拿到哪里,放回哪里。

这样的规则可以让孩子学会爱护环境,最终形成对环境和自身教养的尊重。

孩子在把东西放回原处的同时,也提高了自理能力。而且在整理书桌的过程中,他可以自己决定东西放在哪里,这也有助于他的创造力。孩子长大后,无论在什么环境,都能养成“归位”的好习惯,生活也会更加整洁。

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在家里,父母永远是“孩子第一”,什么事都让孩子做,先给孩子吃的,先让孩子选水果,等等。但是,父母的盲目谦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觉得“父母什么都得让我做,我最大!”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有优越感,但是长大了就不容易交到朋友了!

克服“小皇帝”“小公主”的陋习,要从父母做起。父母可以给孩子制定规则,永远遵守“先到先得”的规则,比如:

吃饭的时候,妈妈会先在餐桌上吃。如果孩子总是不来,就让他尝尝没饭吃的后果;刷牙的时候,谁先上厕所谁先刷牙…

就这样慢慢的,帮助孩子形成“先到先得”的习惯。这样的规则可以防止他养成自私的习惯,让他知道当别人先得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等待,形成平等的沟通模式。

5、不可以打扰别人

当孩子遇到好事,比如被老师表扬,交了新朋友等。,他总是兴奋地把这件事告诉他的父母。不管他们的父母在做什么,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打断。

而且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孩子优先”,所以经常会允许孩子随时打断自己的讲话,而且会很开心的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什么都不管打扰别人的习惯。当他们长大后,他们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生活在一个群体中。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帮助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想想吧。如果宝宝在睡觉,小朋友总来找你说话,宝宝会开心吗?”

用冷静的引导让孩子学会设身处地,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给他定下规矩。

这样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忙的时候不应该打扰别人。而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会变得更体贴,更容易交到很多好朋友!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父母爱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处处给他让路。即使孩子犯了错不道歉,父母也会以一颗柔软的心原谅他。这种处理方式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会原谅我的。”没有约束,孩子必然会为所欲为,犯越来越严重的错误。

当孩子犯错时,除了教育他,还可以命令他对自己说对不起。如果家长对孩子有错,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做好榜样,和孩子一起遵守规则。

这样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礼貌和诚实,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反思自己,开始懂得维权。

6岁之前的孩子,各种意识还在萌芽阶段,是教育孩子遵守规则的最好时机。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可以减少对孩子的溺爱,给孩子制定严格的规则,并认真遵守。从小他们就可以培养孩子遵守规则,讲礼貌的好习惯。而且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也会喜欢上遵守规则的“游戏”,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2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