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教育部发文称,一年级孩子入学截止时间由各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意味着儿子5岁半可能就能读一年级了。
因为儿子是12月份出生的,所以不管之前怎么算,都要6岁半才能上小学。但我还是在心里问自己,有必要吗?因为我知道,父母心中的时间表只是父母的算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时间表。
以儿童出牙为例。有些孩子几个月就出牙了,但我儿子那时已经一岁半了。我和妈妈都为这件事着急。有一天,看到他的两颗小牙冒出来,我很开心。
那个时候,我开始不着急了。作为一个新的母亲或父亲,当面对一个新的婴儿时,我总是感到有点紧张和焦虑。
怕孩子落后,或者担心自己方法不对。期望和担忧总是困扰着我。但对于入学这件事,担心不能变成等不及的焦虑,把毫无准备的孩子提前赶进学校。
2、0-6岁,应该是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与呵护的年龄,可是很多的父母一直在拼命拉着孩子跑,生怕孩子落后了。有一个数据显示:
其实早一年上学有多大用?不一定早一年?一年后,你落后了?做这样的决定时,先问问自己对孩子了解多少。
小孩子每年甚至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变化。这种改变不是身体上的成长,而是心理上的成熟。而且,孩子的性格、脾气、行为习惯基本都是在7岁前形成的。
当父母有足够的陪伴在孩子身边时,就能抓住孩子的小心思,把握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情绪变化。
有一次,一个妈妈跟我交流,跟我说了她孩子的很多缺点,但是不知道怎么办?原因是我一直没带孩子,孩子从出生就一直是奶奶带。
后来觉得奶奶什么都教不了,孩子2岁的时候被送去了托儿所。结果孩子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回家的时候不开心就打人,到了外面总是畏缩不前。
这是孩子内心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在家里不断索取,呼风唤雨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获得认同感和存在感。
但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加无所适从。当他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他们的内心反而会充满恐惧。
3、每个心理健康地孩子都会追求卓越,他们会不断地跟人去比,也会跟自己比。在与人的比较和交往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会观察自己是不是受到了尊重,得到了重视。
这些心理需求都会表现在行为上,入学是最直接最严格的考验。孩子入学,就意味着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而新的环境往往能考验孩子的准备。
如果这个孩子有足够的准备去应对这个新环境,他们就会爱上这个环境,爱上他们遇到的人和事。这么多妈妈留言说:
我孩子4岁了。要不要送到幼儿园?
我家旁边有一个公办幼儿园工作人员,还有一个民办幼儿园。哪个更好?
身边的人都发了。本来不想发,但是怕被人说。我该怎么办?
其实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应该先问问自己,孩子准备好了吗?因为年龄和学校是外在条件,孩子是关键环节。
有时候,放下焦虑再等一年也没关系,尤其是家里有男生的情况下。有时候,一年后会有更多的好处。
因为男生往往比女生发育晚,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男生的语言能力不如女生。提前入学更容易导致他们听不懂老师讲课,上课坐不住。
很多妈妈都面临这样的困扰。他们的孩子刚上一年级,上课坐不住,也不能长时间坚持听讲。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有时候会和同学打架。家长自己也经常被老师叫去谈话。如果他们的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刚开始会有心理压力,抗拒上学,甚至最后会躲避自己的老师,逃课。
真是恶性循环。一旦孩子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那么在学习上就很难有所作为。孩子可能总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种自卑会影响一生。
4、帮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才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给大家几个具体的建议:
所以你在家的时候,要督促孩子养成刷牙洗手的好习惯。
男生更喜欢这种粗暴的方式,发脾气的时候就干。
我记得我儿子有一次就是这样,因为他妈没明白他什么意思就发脾气,狠狠的打了他妈一顿。这时候我就去拉他走了。一个发脾气的孩子怎么会这么有说服力,但一定要先制止他。
让他冷静一下。我跟他说:“你发脾气,爸爸不会说你什么的,因为你可以生气,但是不能打人。你可以和你妈妈吵,对着门大喊大叫,或者一个人去你房间待一会儿。”
你说这话的时候,孩子其实是听进去了,只是不愿意接受,一般都会收手。
慢慢的,我发现他再发脾气的时候,就不那么打人了。当然,我会给他时间慢慢成长。
入学后,如果和学校的同学意见不合,我想这个孩子肯定会被老师送回去。
而且为人父母很难。我们不仅要防止孩子被宠坏,还要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和帮助他们。
最后,心理准备,让孩子做好挫折的准备,尤其是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平时被长辈惯坏的孩子。
因为在学校里,老师不会像长辈一样围着孩子转,学校也不能保证这些孩子像在家里一样被疼爱。
晚一年入学是害人还是害人?
看看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够不够,帮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怕家长没有任何意图,你的孩子毫无准备的被推出去。
着急的时候,有时候也要静下心来看看。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龙应台在《慢慢来,孩子》中写道,有一次他在街上买花:
一个5岁的孩子给她扎花。花太多了。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的只是想打个蝴蝶结,手指一扭一扭,结还是打不开。奶奶焦急地骂着孩子。但她安慰老人,“让孩子慢慢来!”
坐在夕阳下的石阶上,看着这个眼神清澈的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一辈子,等他慢慢扎好这只蝴蝶,用他五岁的手指。
儿子,慢慢来,慢慢来。
有时候,我牵着儿子的手,慢慢走在小路上,心里想,就算你晚一年上学,我也等得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