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中国父母很重视“法”,就是给孩子立规矩,严格要求。现在有些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强调“自我”,一味的给孩子自主权和自由,放养,以为只要顺其自然,孩子就能很好的成长。
这两个极端都是片面的。如果只强调“法”,很容易让孩子不开心,产生逆反心理。同时,由于大人主动,孩子被动,孩子在大人的监督和控制下行动,实际上只是失去了自我约束的机会。过分强调给孩子自由似乎会让结果变得更糟。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吸取了类似的教训。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忍耐和克制,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是古代君子的一大特点。美国文化非常不同。他们几乎鼓励冲动,鼓励张扬,鼓励一个人听从自己的直觉、冲动和欲望。
现在很多人都西化了,对孩子的看法往往也差不多。有时候人们会觉得一个能克制自己冲动的孩子太成熟,不像个孩子,而那些毫无顾忌,举止放肆的人,则被认为幼稚,活泼,有潜力。
有研究表明,自控力比智商更能预测未来的学习成绩。智力和自制力都在平均水平以上的孩子,取得优秀数学成绩的几率是单纯高智商的孩子的三倍!决定孩子学业乃至人生是否成功和幸福的,将是自律和自控力,而不是智商。这些研究提醒我们不要矫枉过正,要回归传统,要重新强调自控和自律。
我们怎样做到自律?
妈妈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都有过买衣服的冲动,有时候这种冲动变得非常强烈,不那么理性。我们如何克制消费的冲动?女人想了很多办法,但无论如何都会有波动和反复。情绪波动的时候,买衣服的冲动就起来了。但是,很多妈妈一有了孩子,这种买衣服的冲动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我觉得这可以形象地说明,忍耐的力量是有限的,是不可靠的,自律的动力才是更关键的因素。当我们少买衣服的动机变得足够强烈,那么这种克制就变得容易了。
我觉得这就在于我们主观上认为这种控制力和耐心有多大的价值,也就是我们自律的动力有多强。内在动机对于提高注意力和自制力至关重要。
培养自律,关键是要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克制自己的冲动。当一个孩子不依赖大人的监督而自律的时候,他就是在践行自律。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大概会疑惑:老天,是让一个孩子自觉去做他不喜欢的事,还是主动不去做他喜欢的事?这可能吗?
我想起了我女儿的一件小事。
孩子们对冷饮很着迷。有一次,我拿出一大盒冰淇淋给女儿吃。在我拿出雪糕之前,讲一些道理,比如太冷了,我的肚子会结冰,我会生气...那我给她,前提是你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不能吃太多。最后自己完成,自己盖好,给我。如果你能这样吃,以后你不要,我总会给你。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以后就吃不到冰淇淋了。她认真地点点头,表示同意,说好。
刚开始很惊险。她想多吃点,但是冻硬了,一次吃不了多少。我要走了,以后再来提醒她。她吃的差不多了,我趁机问她别的有趣的事做。她很受诱惑。我让她自己盖上盖子,她很配合。我一边夸她,一边拿起冰淇淋,迅速逃离现场。她舔了舔勺子,但是太晚了。就这样,第一次圆满结束了。
后来,有时候她不要,我就在适当的时候主动给她拿。有了信任,她每次都能控制自己,按规定吃饭,最后自己吃完。
在这件事上,她的动力是以后能有更多吃冰淇淋的机会。她也知道一次不能吃太多。相比之下,这种长久的供给更有价值,所以这种动力大到值得她约束自己。
而你每经历这样一件有自律的小事,孩子的自律能力就会得到一次锻炼。当然,这种训练要在孩子懂事后进行。对于一岁左右,年龄太小的孩子,不需要过多解释什么不该做。就说个实话把东西拿走或者把孩子和平地带走。
所以,要让孩子自觉约束自己,关键是要给他提供有意义的动力。我们要知道孩子真正在乎的是什么,然后想办法把它和你希望他拥有的行为捆绑起来,形成因果关系。当然,这种关系越自然合理越好,最好是建设性的。这样,我们就为他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自律动力。
留意自己的“油罐”
作为母亲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天的工作下来,感觉自己的心都快被工作累垮了。面对我们的孩子,很难用任何理论上的招数,精力不足,没有程序可以运行。我们油箱的油是怎么漏的?
研究表明,自律是有代价的,它能让人处于“自我枯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意志力更弱,欲望更强,更容易对事情反应过度。
知道了油箱里的油是怎么消耗的,我们能做什么?
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你有照顾孩子的重任,那么最好不要同时节食或者在课堂上耗尽你所有的耐心。如果不幸的是,你不得不保持自制力,在白天几乎筋疲力尽,那么吃一颗糖,读一个笑话,哼一首歌,走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空气,或者试着放纵自己,都可以帮助你恢复一些精力。
对于孩子,我们可以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古语云:“一日之计在于晨。”有道理。早上,早上,这是我们意志力消耗较少的时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这个时候都应该安排好最重要的事情。
不要一下子要求太多
我们管教孩子的时候,要考虑到他失去自制力的情况。所以,在孩子自制力消耗很大的时候,不要对他要求太高。另外,当你向孩子强调这一点时,你可以在其他方面放松一点,最后保持螺旋式上升。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一直处于高度自制力的状态,这样他会很累,会更早消耗精力。在关键的地方使用我们的需求。
安排健康的生活方式
比如充足的睡眠、体育锻炼和健康的饮食。据说当美国的一个实验劳教所把精制碳水化合物换成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后,那些劳教少年的暴力行为明显减少。
像练肌肉一样提高自制力
自制力虽然有限,但可以像练肌肉一样不断增强。自制力强的人通常自制力消耗少,因为他们已经把很多事情变成了习惯,自我损耗已经比较小了。
当孩子不小心撞上诱惑时,在整点空上制造一些距离,让诱惑远离,拖延一会儿。心理学家说,如果你把诱惑放了10分钟,那么你的大脑正在用另一部分思考它,它属于缥缈的未来世界,这就是所谓的“10分钟原则”。
自控的“全息效应”
有自制力的特点。我把它命名为“全息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小事上践行自律,那么他在大事上的自律水平也是一样的。心理学家要求参与者改变一些小习惯,比如左撇子用右手,改变口语等等。结果这些人在生活其他方面的自律水平逐渐提高,因为他们负责自控的脑神经得到了锻炼。
所以,我们可以从小事开始训练孩子,逐渐把一些小行为变成习惯和自动的行为。这样慢慢坚持下来,孩子的自律就会像肌肉一样逐渐训练出来,也不会觉得太累。
创造一种有趣的监控方式
各种监控对于保证自律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开发一些孩子喜欢的好玩的监控方式,比如闹钟、日记,或者设计一些像游戏一样的突破关卡。我还做了一个表格来监控我的习惯。里面没有列出太多的项目。越简单越好。有时候,我们把孩子的好行为、好老师告诉别人,也是一种积极的监督。
接受感觉,拒绝行动
我们可以教给孩子的一个有效的自控方法就是接受感受,拒绝行动。有研究表明,接受感情,承认欲望,比不承认更有利于自我控制。告诉孩子:我知道你想吃糖,大家都喜欢吃甜食,大人也喜欢吃甜食,但是我们一天最多只吃两块糖。
与未来的自己对话
有专家说,人们总是对现在的自己更加放纵,对未来的自己像陌生人一样,会更加苛刻。试想你对自己现在的行为是否满意,对未来的自己是否负责。对于孩子来说,经常引导他们向前看,展望未来,会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做现在的行为。
其他补充能量的方法
前面说过,自控力会消耗我们的精力。怎么才能恢复呢?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想到了这两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