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5大误区 您中招了吗?

幼小衔接的5大误区 您中招了吗?,第1张

幼小衔接的5大误区您中招了吗?(建议转给家长) 每年5、6月份,家长们都会为“幼升小”忙活起来。幼小衔接旨在帮助孩子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让他们能够自信、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生活。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也是倍受家长关注的问题。

幼儿园VS小学

为什么年轻凝聚力很重要,很必要?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教育阶段,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都有所不同:

幼儿园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而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并重,小学教育是教学为主。

幼儿园的课程是综合的,而小学的课程主要是分科的。

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以游戏为主,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

初等教育以正规的学校作业为主要形式。虽然也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但是游戏的成分已经大大减少,这让一直以游戏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孩子在刚进入小学时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做法上往往会出现偏差,有的甚至陷入误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父母带着边肖容易走进的五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们要到大班上课时才开始准备

幼小衔接不能等到孩子升到大班才“临时抱佛脚”,从进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不重视。当他们的孩子在开学前夕开始准备时,他们发现为时已晚。

明智的做法

从表面上看,幼儿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的过渡阶段,但大量的准备工作要贯穿整个幼儿阶段,如习惯养成、性格形成、能力提高等。所以,要真正为幼儿之间的衔接做好准备,一定不能等到幼儿园大班的下学期,而是需要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时候甚至更早就开始准备。

误区二:年轻凝聚力是学校的选择

很多家长认为连接幼儿就是为了给孩子选一个好学校,甚至有的家长为了送孩子去所谓的“名校”花天价买学区房。其实选学校比选老师好。在一个好的学校,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尽职尽责;在一个普通的学校里,有很多好老师会为孩子尽心尽力。所以,家长不必为了孩子的择校而努力。

明智的做法

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盲目扎堆选择所谓的名校。其实没必要。更重要的是,家长给孩子选择的学校要和孩子自身的发展情况相匹配,不要盲目送孩子去名校。如果孩子跟不上,就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

误区三:重知识轻能力

有些家长认为大班额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习知识。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学习唐诗、识字、拼音等。过早,虽然孩子表面上掌握了很多知识,但会使他的认知过早符号化,从而影响想象力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父母对一切的安排也让孩子失去了基本的自理能力。

明智的做法

除了相应的入学知识准备,家长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探索的渴望,获得巨大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2。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理能力,养成自己做自己的事,自己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

3。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养成做事认真、用心的习惯,学会在同伴中相互合作、交流。

误区四:重视物质准备,忽视心理建设

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因为他们的角色和任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所接触的环境、老师、同学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家长提前帮助孩子做好适应这些变化的相关准备,让孩子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变化,让孩子的心理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明智的做法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实地参观,增加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

2。家园合作会引导孩子向往小学。

3。练习角色,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

4。尝试提前阅读,让孩子体验一次“实践锻炼”。

误区五:孩子表现不好时会批评

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差别很大。因为家长没有做好幼儿的衔接工作,孩子会哭闹,体重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进入小学后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家长很焦虑,认为孩子学习不够努力,就一味的批评、指责。

明智的做法

1。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不要随便骂,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大胆鼓励。

2。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每一个问题都当成共同成长的机会。

3。保持良好的家校互动,积极寻求老师的支持与配合,帮助孩子成长。

除了家长的精心培养,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与幼儿建立联系,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老师们也会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孩子逐渐养成积极主动、认真细心、不怕困难、敢于尝试等良好品质。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定能顺利过渡,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14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