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遇到楼下的小朋友抢玩具,大吵大闹,大喊大叫。这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像法官一样为孩子们判案:
这个玩具是我哥哥的。你想玩你自己的吗?
你能陪你弟弟玩一会儿吗?
为什么不一起玩?
不知道和弟弟分享一下吗?你太自私了!
N是我的同事。周末值班的时候,我带着孩子。
她家是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两个孩子差不多,玩得开心。
突然弟弟看中了姐姐手里的盒子,姐姐连忙喊道,这是我的盒子。同事跑来跟我姐说:“这个给我哥一会儿,你可以玩别的。”我姐当时就哭了:我不想给他玩这个,这是我的。弟弟急坏了姐姐手里的盒子,瞬间哭了。
大概是我在的时候让他觉得有点尴尬吧。我跟我姐说:“你是我姐,不能这么自私。你应该知道如何分享你喜欢的东西。”
五岁多的妹妹应该还不知道分享的意义,但他妈妈的愤怒是他最直观的感受,她不情愿地把一直抱在怀里的小盒子递了出去。我含泪眼巴巴地看着得偿所愿的弟弟在一边玩,不玩别的玩具。
N你看,我一直看着她女儿,略显尴尬的解释:不管是不是真的不好,孩子根本就不懂得分享,越来越自私了。
我笑着点点头,心里有些不以为然。
我从来没有让我的孩子分享他手里的东西。我要求如果他不愿意,我会用各种方式和言语维护她的不分享。
说到这里,我大概就是那种深受诟病的自私家长吧。
我家小区前的摇号车免费。来玩的孩子大多都是玩半天。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在这里等着玩。
我女儿是这里的狂热分子。只要她能在这里不吃不喝不睡的荡来荡去,就没问题。只要坐在上面,走路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刚开始我也是哄着或者说教或者直接强行带走,但是每次这个时候进了电梯,孩子还是挣扎着要回去,好几次把孩子气哭了。
奶奶心疼孩子。从那以后,家长和孩子都出去和他们玩了。我去过那里几次。不管边上有几个孩子,我女儿坐在那里稳如泰山。人多的时候,她会举起小手保护自己的车。
我喜欢看到女儿自信的笑容和快乐舞动的双手,所以我就随她去了。
但是我女儿在小区的口碑特别好。楼下我妈总是拉着我夸她:你看,她小小年纪出来一点都不怕。她很大方,有玩具也知道怎么和弟弟玩,不像那些小气鬼。
聊了聊,才知道女儿在小区里从来不克扣吃的,玩的都在她手里。她看到孩子,无论大小,都会主动塞到别人手里。
那时候我明白了,那个年纪的孩子,在她心里也有一段亲密的关系。在她看来,友情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没那么重要。因为她不太在乎,所以不那么执着。
后来再遇到N的时候,我就说起了那个被争抢的小盒子。
N说是女儿幼儿园的奖品。也许这对她有特殊的意义。反正她一直很喜欢,甚至去哪都带着。
我在想,既然知道女儿爱盒子,为什么一定要给弟弟看?
她说兄弟姐妹不懂得分享,只关心自己。从那以后他们变得多么自私。
巴金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或索取。这是一句指导我们一生的至理名言,但这么小的孩子是无法理解这些道理的。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在六岁之前都是自私的,无法真正理解“分享”的意义。要知道,小孩子大概还没搞清楚什么是“我的”。
分享是愉快的心情,是自愿的行为,而不是义务。我们可以引导和影响,但不应该强迫。
那些分享与不分享背后的经历和感受,是一个孩子一生的财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