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说话”是基本社交能力,美国从幼儿园就开始教!

“为自己说话”是基本社交能力,美国从幼儿园就开始教!,第1张

“为自己说话”是基本社交能力,美国从幼儿园就开始教!

前几天有个麻麻在微信上找到我,给我发了一篇长文,充分理解了这个麻麻的感受。虽然孩子没被欺负,但这种温柔顺从的“老好人”性格确实让她很担心。我用她的声音聊了一会儿,聊了一些关于美国孩子表达观点的教育方法。我觉得应该对很多家长有用,所以我简单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这是一个很系统的话题。英语里有一句话,“如果你不为自己说话,还有谁会呢?你不为自己说话,不为自己争取权利,谁来帮你?所以欧美学校普遍把这个作为孩子的基本社交技能。美国幼儿园和小学的社交技能中有一个专门的知识点,叫做有主见,就是培养孩子自信坚定地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锻炼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的配合。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让孩子知道:他的声音很重要!

这估计是很多家长的共识。平时很多朋友都可以在群里,在朋友圈分享。每个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琐事上询问孩子的意见,比如衣服鞋子选什么款式,房间墙壁刷什么颜色,晚饭吃不吃面等等。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他们都会尊重并采纳他们的意见。

不过,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其实除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你不妨和孩子讨论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一些热门的新闻事件,也可以问问孩子的意见。按照美国的老方式,无论大小,孩子从小就应该知道“他们的声音很重要”,他们的声音很重要。

比如前阵子川普当选总统后,很多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四岁的小女孩罗斯是特朗普的反对者。她的父母认为她太小,不能参加大规模的示威和抗议活动,但这丝毫不妨碍她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自家后院组织芭比娃娃游行:

这些声音不是来自空,而是爸爸妈妈平时让她参与“大事”讨论的结果。有时候孩子的意见可能听起来很幼稚很可笑,但是请不要直接下结论。尽量支持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你不同意,你也可以鼓励他,“你的想法很有意思”。

大多数孩子都很敏感。如果他们的父母在一些事情上征求他的意见,而另一些事情却从来不和他商量,势必会让他觉得,哦,有些事情我说了不算。其实不管发生什么,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见,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如果孩子在“大事”上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小事”上就更有自信表达自己。

有些家长可能会有疑问。如果他们完全把孩子当大人看待,什么事都问孩子的意见,会不会表现得很愚蠢?比如你问他要不要睡,那肯定是他一直玩,不想睡。当然,对于自制力不够强的幼儿,我们尊重他的意见,给他选择权,但也要适当限制选项。比如这和睡觉是一个问题。你可以问孩子,你是想5分钟后睡觉还是10分钟后睡觉,是玩桌游还是听两个故事?^_^

2。让孩子学会:“不”这么说!

遇到一些自己心里觉得不开心不舒服的情况,比如眼前的丁丁,好朋友玩了一半就想玩玩具。他心里肯定想说“不”,但是他不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记得我逃学前班的时候,教室里有这样一张海报。它提醒孩子们不要像老鼠一样温顺和顺从,像狐狸一样狡猾和欺诈,或者在遇到他们不喜欢的不合理的事情时像狮子一样咆哮。正确的态度是要有主见,自信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Assertive可以理解为介于被动和主动之间的一个词。简单的进取型考虑的是自己想要的,简单的被动型关注的是别人想要的,而果断型是考虑双方需求交集的客观双赢思维。

比如一个孩子在看书,另一个孩子突然走过来想看。抓起书,看看这三种态度的区别:

被动:(默默)好吧,拿着~~

咄咄逼人:(上去一把抢回来)你干什么?把我的书还给我!

Assertive:(语气坚定)我在看这本书。请把它还给我,我看完了你就可以看了。

显然,独断是保护自己,也是为别人考虑,是说“不”的正确方式,也是一种思维习惯。爸爸妈妈可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举例子。比如有人突然插队,可以说“我在他后面(前面的人),穿黄大衣的阿姨在队尾”。维护自己的权益,也给予对方帮助;比如家里有二宝抢电视,你可以教他们“妈妈说今晚是我的电视之夜,我可以选择看什么。明天晚上轮到你,然后你就可以看你喜欢的了”……

3。让孩子知道坚定的表达并不难!

知道了很多道理,但是到了实践的时候,孩子可能还是会犹豫。他会担心,当他说不,说不同的想法时,别人可能会生气,不再和他玩。要克服这种担心,除了和孩子一起练习、练习、再练习,别无他法!

记得以前有一次钢琴比赛,他的钢琴老师说,不管你怎么练,比赛的时候一定要假装弹的很好。当时他觉得这个策略挺搞笑的。后来,当我发现他正在学习变得自信时,老师也说了同样的话,“如果你表现得自信,你就开始感到自信”。如果你假装自信和坚定,你会开始感到真正的自信和坚定。我开始明白,这种“假装”实际上是不断的练习。刚开始可能不自然,所以感觉像“装”,练起来就自然了。那么,有主见需要练习什么呢?

练习说话的态度:

包括说话的声音和姿势。音量要合适,不能太低,不能太大声,也不能太激动。

身体也要挺直,不要弓得太卑微,因为你和对方是平等的。

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你要看起来很真诚,不能到处乱晃。如果很难直视别人的眼睛,可以看额头和鼻子之间的区域,这样会感觉更舒服,对方也会觉得你在看他。我之前在一个演讲培训班学过这一招,真的很管用。

这些肢体语言父母和孩子在家都可以练习。

练习口语措辞:

我该怎么说?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曾经在美国小学分享社会课的时候提到的“Imessage”就是一个很好的套路。四个“关键词”用于组织语言:

我觉得(我觉得)……表达了我的感受

当(当……)…陈述客观事实

因为(因为)……陈述客观事实

我愿意(我希望)…对自己和他人都公平

也是看书中途被抢书的例子。可以说,“你抢我书的时候,我很不开心,因为我还没看完。希望你能还给我,等我看完了你再看。”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多说你的感受,你想要的,不要指责对方有什么不对,就是尽量用“我…”而不是“你…”来开始句子,沟通会更顺畅。

其实这一招,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可以用,顺便也可以给孩子做个示范。比如妈妈在收拾房间,孩子就来捣乱,一边喊着“妈妈跟我玩”,一边把收拾好的东西弄乱。这时候与其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把东西都弄乱了”,不如说“妈妈好不容易收拾好了,现在乱七八糟的,我又要收拾了。妈妈好累,陪你玩的时间就更少了”。谁都爱面子,小孩子也不例外。有时候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听到批评,难免会第一次正面交锋。相反,如果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困难,很可能会得到理解和帮助。更有甚者,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模仿爸爸妈妈这样的表情。

“为自己说话”,我感觉不仅是孩子,我们很多成年人都需要练习。其实这也是整个华人社区的通病。

在美国,华裔被称为“模范少数民族”,意思是模范少数民族。华裔的教育水平和收入都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而犯罪率却远低于平均水平。但这个标题也有另一层含义。相比其他族裔,华裔在很多方面都特别温柔顺从,他们的“声音”很小,甚至影响到整个华裔的权益。可能是因为我们过去缺乏自信,但现在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了。我们缺少的大概就是像上面这样的技巧和练习。你不妨和你的孩子一起练习!

告诉自己,告诉孩子:

如果你不为自己说话,

还有谁会?

如果连自己都不说话,

不争取自己的权利,

谁来帮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0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