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强大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每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都因为父母而做到了这四件事!
家长给点指导
胆小的孩子能克服困难
有一次参加儿子的幼儿园活动,所有的小朋友都有机会上台表演,讲故事,唱歌跳舞...各种才能都可以展示出来。
有一个害羞的小男孩。他妈妈一直在背后鼓励他,希望他能上台表演,但是这个孩子太胆小了,根本不会上台。
我妈声音越来越大:“你可以在家里讲故事,唱歌。为什么不敢上台表演?”
但是孩子一直摇头:“不行,我不敢。”妈妈急了,开始推着男孩往前走。
但孩子退缩得更厉害了。母亲非常生气,她离开了男孩,转身走了。
孩子紧跟其后,一把抓住妈妈的裙子。他妈妈催他再上台,孩子低头不语。最后,母子俩愤然离开。
我在后面目睹了这一幕,说不出的难过。孩子心疼,母亲有些可怜。
其实幼儿面对陌生的场景,紧张、胆怯是很正常的。
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过多干预,强迫孩子大度,只会让孩子更加胆怯,加深孩子的恐惧。
很多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叫胆小的小家伙。
经常被我妈说,我的孩子太害羞了,怕陌生人,不愿意跟人打招呼,总喜欢躲在我身后。这么胆小的孩子以后怎么办?
所以,我担心我的孩子以后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会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我甚至担心我的孩子长大后会屈从于诺诺,他们会没有未来。
其实孩子的胆怯是有其根源的:
①性格遗传:父亲或母亲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善交际,会直接影响宝宝。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父母天生安静宽容,他们的孩子大多也是个谜。如果父母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往,那么孩子就不会有太多的朋友。
父母的冷漠和孤立会直接影响孩子。这是妈妈们经常开玩笑的她们性格的“遗传”,其实是后天的不当教养。
②家庭环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
曾经看过一个节目,夫妻感情不好,经常在女儿面前爆发,互相打架或者摔东西。
经常目睹这种场景的孩子,从小就胆小,不敢与人交流。回到家,他们会紧张,最终会自闭。
面对封闭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妈妈流下了眼泪,后悔不已。
③不良生活经历:孩子有过被嘲笑、讽刺或恐吓的经历。
有些家长会不自觉地使用语言暴力,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你这么笨是猪吗?”或者生气的时候直接打骂孩子。
美国作家阿里木曾经说过,“只有掌握了责骂和申斥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惩罚不当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
如果父母每天对孩子说一句“你真笨!”连续几天,即使是很聪明的孩子也会慢慢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个傻子。
这种不良的内心暗示会让孩子在做事的时候犹豫不决:“我不会,因为我傻。”从而变得自卑胆小。
而“不听话就让怪物把你带走”之类的威胁更是雪上加霜。
害怕未知是人的天性。幼儿这种话听多了会在心里形成阴影,原本天真无邪的好奇心会变成对陌生事物的恐惧。
④过度放纵:做任何事情都是因为过度放纵。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妈妈带着两岁的女儿去上早教。老师说:“现在让我们打开书!”妈妈,快把书打开。
老师又说:“我们一起画一个苹果吧。”妈妈抓着女儿的手画苹果。
父母过多的干预只会让孩子更加依赖,无法自主学习。
两岁的宝宝,有的已经会自己穿衣穿鞋了,自己尿都不会尿湿了。更糟糕的是,他们可以自己洗脸和吃饭。
孩子小小的身体里其实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好,而是父母的安排让他们失去了自主性。
在父母的怀抱里,孩子轻松拥有一切。当他们离开熟悉的不良环境,会立刻陷入未知的恐惧。
家里有内向、害羞、胆小的宝宝,有些家长总是很担心:
“有什么好办法让宝宝阳光开朗?”
“我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帮助孩子克服胆怯的方法很简单:
①适当的鼓励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鼓励取决于恰当。有些家长,不管孩子做什么,只会一味的表扬:“你很棒,你能行,你很棒。”
但是这些模糊的鼓励是没有边界的,这种笼统的表扬在孩子心中没有完整的概念。
如果下次你做了同样的事情却没有得到同样的赞美,你就会胆怯,甚至否定自己。
在学前班,一群孩子把一个球扔进了玩具筐。小明把球扔了出去,妈妈竖起大拇指夸道:“厉害!厉害了!”
小明很开心,旁边的孩子却说:“你真棒,你没扔篮子里!”小明开始怀疑妈妈的表扬,不敢再扔球了。
其实我妈只需要在小明扔球的时候告诉他“你可以扔球了。真的很好。你可以试着扔远一点。如果能扔到篮子里就更好了!”
这样小明就会明白妈妈为什么要表扬他,他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更多的表扬。
这就是赞美的边界。
②对于胆小的宝宝,不要操之过急。
有些孩子不善于与人打交道,遇到熟人不愿意打招呼。这时,家长往往会忙不迭地催促或尴尬地解释:“我家孩子性格内向,害羞,不懂事!”
然而,父母不经意间给孩子戴上的这顶害羞的帽子,会深深地印在孩子小小的心里,成为催生孩子胆怯和自信的种子。
每个内向害羞的宝宝,其实都是一个敏感的小天使。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能强迫他们开朗大方,更不能在急躁和焦虑中解决问题。
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耐心的安慰和鼓励,是我们最好的态度。
告诉孩子,如果他们不喜欢打招呼,我们可以换个方式,比如挥手或者点头。
③引导教育很重要。
孩子天生好奇,突然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却又因为困难而害怕。
妈妈们要抓住机会,用孩子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引导和帮助孩子重建自信心。
儿子三岁的时候,在玩儿童滑板车。他重重地摔了一跤,嘴巴破了。
一个多月后,无论谁劝他,他总是“我怕,我不敢”,不敢碰滑板车。
有一天晚上,我想了个办法,把他最喜欢的卡通贴纸贴在车上,然后带他去小区的广场玩。
几个三四岁的孩子手握车把,一只脚踩着滑板,另一只脚在地上蹬。五颜六色的车轮闪着耀眼的光芒,在广场上来回飞驰。
儿子摸滑板。他觉得有点激动,但还是不敢上去。
我拉着他,并肩坐在草地上,为孩子们一起滑翔欢呼鼓掌。
“他们滑的时候多帅啊!”我笑着对他说:“看来也没那么难啊!你也想试试吗?”
结果那天晚上,在我的鼓励下,儿子很快学会了玩滑板车,还兴奋地笑了起来,要我也夸夸他玩滑板车的帅气样子。
很多时候,胆小的孩子只需要父母的一点引导,轻轻一推,就能克服困难,到达目的地。
④转向思考,给孩子更好的方法去尝试。
有时候,我们不妨换个方向,换个角度欣赏孩子。
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闪光点。
如果这种闪光点被放大,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孩子自然会获得自信,一点一点克服胆怯。
表哥的儿子比较害羞,学习成绩一般,没有什么特长。
但是他的绘本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他还编游戏写故事,悄悄邀请同学参与。
表哥没有苛责,反而鼓励他利用业余时间多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故事。
这个孩子,四年级,尝试写小说,也尝试投稿。
表哥赞许的对他说,你以后成长为作家、导演、游戏编剧都是未知数。
同学的信任和崇拜,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一天比一天阳光开朗。
没有生来就是父母的父母,更没有不需要教导就能茁壮成长的孩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绊绊,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明智的父母会接纳他们,引导他们,和孩子一起在寻找规律的道路上成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一个孩子面对困难,克服胆怯,比站在他面前为他遮风挡雨要难得多,但也会快乐得多。
适应孩子的成长规律,用心陪伴他们,用爱包容他们,不要匆匆止步,陪伴他们一起成长。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过程。
总是在外人面前“解释”孩子太内向,非常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久而久之,真的会变成胆小的孩子。鼓励更多的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