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孩子一旦进入学习过程,很多家长很快就忘记了这个初衷,放不下“学习必须努力”的教条,最后把艺术教育变成了“爱好”的对立面。
艺术教育应该是甜蜜的
孩子需要吃苦才能学到才艺,父母需要用鸡毛掸子袖手旁观来监督。这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误导。误导的直接后果是,在艺术教育中,人们不再关心艺术的娱乐价值,而只关心它的实用价值。只强调才艺学习要吃苦,却不知道带孩子去尝到甜头。比如有的人愿意一个月花几千块钱给孩子找音乐家教,却舍不得花500块钱带孩子去听一年的演唱会。艺术的趣味被不合理的手段慢慢消解,生活中最美味的水果也渐渐变酸。
有一天,我打开电视,偶然看到一位当时被媒体炒作的女嘉宾,人称“虎妈”,在谈论自己的女儿学钢琴。“虎妈”曾经出了一本书《在家教书》,讲的就是她对孩子严格控制的故事。为了迫使他们在功课和钢琴上取得好成绩,她不惜羞辱他们。当天的电视上,“虎妈”照例在节目中宣传自己的做法。另一个支持她的男嘉宾支持她证明自己的观点,暗地里说郎朗今天的成功是因为他爸爸的一记耳光!他的话赢得了看客的笑声和掌声——这是一些浅薄庸俗的教育观点在现实中得到的优越待遇——由于其浅薄庸俗,所以特别容易传播。赤裸裸的庸俗成功学,总有相匹配的庸俗教育方法来呼应。
我很欣赏我们钢琴家郎朗的演奏,赞美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骄傲,但我不喜欢他父亲近几年媒体宣传中所宣称的粗暴。拆房子只需要一把镐,盖房子不知道需要多少东西。如果你想把一个天才变成一个傻子或者神经病,真的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但如果一个杰出的钢琴家被打了耳光,就相当于说一个农民可以用他的镐在土堆里挖来挖去建一座宫殿,或者说一个铁匠可以每天用他的锤子敲一块铁皮,然后把它敲成可以发射到泰空的火箭。所以,逻辑,只要稍微用一下我们的常识和理智,就知道有多可笑了。
为什么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郎朗”都那么少?因为他的成功一定是各种条件配合的结果。自身天赋,父母影响,老师水平,个人努力,经纪人能力,机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郎朗整个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他和任何一个孩子一样,可能会有懈怠、痛苦、和父母矛盾等负面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一定不能构成他艺术学习生活的主体。至于他父亲的“名言”——钢琴练不好就得跳楼或者吃药死——如果你这么说,那只是意外,不可能是父子之间的常态。可能是媒体放大了一个偶然的细节,也可能是他在尝到胜利果实的时候,夸大了对过去一些不愉快细节的回忆,夸大了它的影响和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回忆某件事情时,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对材料进行加工,下意识地挑出那些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或者对过去的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有些人在谈论自己的成功时,对一些健康因素视而不见,却断定自己的成长得益于早年父母的打骂或老师的惩罚。这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不愿意接受过去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并加以美化,使之为自己所接受。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掩饰和自愈行为,但当事人很难认定这种心理。
在《虎妈》节目现场,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动情地对女嘉宾说,“如果我遇到一个像你这样的妈妈,我的钢琴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她的话在现场引起了很多的认同——正是因为太多人抱着这样幼稚的逻辑,在很多教育问题上进行浅薄的因果推理,“虎妈教育”才有了一定的市场,而生活和教育的加减法并不是这样计算的。
女孩的假设只是部分正确。如果遇到虎妈这样的家长,她有最多10%的机会学好钢琴,1%的机会喜欢钢琴,但有90%的机会不喜欢钢琴,患上某种心理障碍。我在这里提到“虎妈”,并没有评判她个人的意思。我相信她是一个优秀的女人,同时我也相信她的家庭生活不应该是书上表现的那样。我只是想批判她所代表和宣扬的“严格教育”的观念。
音乐、绘画、舞蹈、打球、下棋等活动本来就是人类的娱乐活动。按照孩子的天性,喜欢学这些东西。现在,才艺学习成了苦差事,“兴趣班”往往变成了“拷问班”。最根本的原因是成年人忘记了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
一位家长告诉我,她女儿在三四岁的时候就表达了对大提琴的喜爱,想学。但是老师说钢琴太大了,需要等孩子6岁才能学会。孩子等不及了。最后,我期待着我可以学习的年龄。我不知道我的孩子一开始有多兴奋。因为妈妈工作忙,学钢琴的时候主要是爸爸陪着。我和父亲一直相处得很好。父亲很爱女儿,以前父女关系一直很好。自从学了钢琴,父亲就认为要想学好艺术,就得严格。他每天都和孩子一起努力练琴。发现孩子玩不好,就用小棍子打。第一次犯错,第二次犯错,以此类推,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发脾气。经常让孩子边拉边哭,不仅很快会厌学,不再想学钢琴,和爸爸的关系也不会亲近。妈妈私下和老公沟通了很多次,认为不应该这样逼孩子。我老公很生气的说,学习没有苦,还举了他网上朗朗爸爸生气的例子为证。
这位家长给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想找到一种不用换老公就能让孩子快乐学琴的方法。我告诉你真相,没有这样的方式。用痛苦的方式让孩子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几乎是一种妄想。孩子最多能得到“特长”,却得不到“爱好”。不知道父亲最后会不会改变。如果他每天对孩子都这么执着,这么“严格”,一个有天赋的大提琴手很可能会被他打死,一个智障的人很可能会诞生。
很多父母,在只面对年幼的孩子时,心里都是各种柔情,誓要让孩子幸福,包括让孩子学一门才艺。最初的动机往往很简单,只是要求自己的孩子有一个作业之外的特长和爱好。但孩子一旦进入学习过程,很多家长很快就忘记了这个初衷,放不下“学习很辛苦”的教条,最终让艺术教育成为“爱好”的对立面。
教育家卢梭说:野蛮的教育牺牲现在换取不确定的未来,使孩子受到各种束缚;为了准备他在远方可能永远享受不到的所谓幸福,先让他痛苦。即使这种教育从目的上来说是合理的,但把孩子置于无法忍受的束缚中,强迫他们像服刑的囚犯一样不断劳动,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幸福的岁月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的。
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几乎决定了家长或者老师一定爱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他们以为打了孩子就好了。如果他们不允许B测试,他们会得到A。如果他们骂他是垃圾,他们会羞愧地把他变成金子。如果他们钢琴弹得不好,打他耳光,他们就会像贝多芬一样努力学习...功利主义教育,只有“物”,没有“人”。只要社会的衡量标准,不在乎孩子的内心感受;只关注孩子学到了什么技能,而不是他有没有体验到美和快感。
教育过程不是企业的生产线,不是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最后才会出好的产品。产品没有生命,也不需要打理个性。越接近统一标准越好。而孩子是有血有肉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庄严的内在秩序。父母和老师的意图不能直接注入孩子的意识,而要通过孩子的心理来发酵和转化。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几乎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这是教育的微妙,也是教育的艰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