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刚过了半个月,女儿就说不喜欢了。每次练琴,她都不想去。学费不能退。既不是逼孩子走下去,也不是不逼,这让这位妈妈很尴尬。
这种情况很常见。很多孩子的“兴趣”就这样结束了。你们家也是这样吗?孩子看到别人吵着要滑冰,学了几天就不想去了。看到别人学画画,学了几天就说不喜欢;别人觉得跳舞有趣,就非要学,结果几天就没了...是孩子缺乏毅力和耐心造成的吗?
鼓励“毅力”和“耐心”?走错方向
有的家长说孩子学了几天就不想学了。一定是因为他们缺乏耐心和意志力。他们真的很喜欢。你确定是这样吗?你大概不知道“喜欢”是什么感觉,就是白天晚上都想去想,即使有很多困难也一直坚持。这叫喜欢。如果家长只是鼓励孩子用“毅力”和“耐心”去克服困难,可以让孩子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棍棒(暴力、恐吓、申斥等。)都加了,孩子会因为害怕而坚持,但这种坚持充其量是“让孩子卑微,让家长成全”。因为孩子根本感受不到“兴趣”。其实这样的父母还没有找到孩子不喜欢的“根源”。
真的会有孩子一开始就真正喜欢的兴趣吗?
有,但是很少。很多时候是因为缺少熏陶和环境,在我们普通家庭中不存在的。我们普通家庭就不能培养孩子真正的兴趣吗?不,有办法。但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孩子一开始就真正喜欢的,即使是那些受家庭影响的孩子也不例外。所以,从一开始就耗尽精力,希望快速找到孩子真正兴趣所在的父母,往往结果得到的是失望和失望。那么如何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呢?
其实孩子说孩子不喜欢某件事是因为他做得不够好。他做得越好,越会有成就感,所以会越来越喜欢。知道了这些,孩子就会少走弯路。培养孩子的兴趣也是如此。很多孩子,包括大人,其实并不知道他们所谓的“喜欢做一件事”是什么,因为它相对简单,容易得到回报。
那么,孩子不喜欢,可能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1。很难
孩子一开始在嘴上和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喜欢”只是出于好奇。他们大多以“玩”的心态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另外,由于年龄和心智的限制,他们一开始就不能想太多。比如他们不认为投资这个兴趣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
一旦他们真的投入到学习一个兴趣中,每天重复繁重的练习会让幼儿的梦想“破碎”——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学钢琴不是玩打击乐玩具,也不是用手指去碰琴键发出杂乱的声音。不仅如此,而且,你还要记住琴键位置,背熟琴谱,一遍又一遍的弹枯燥的音符。更想不到的是老师不是
2。没有及时得到“奖励”
不是物质奖励。物质奖励会让事情变得难吃。这里指的是心理奖励。人性在被“奖励”后,往往会产生“再来一次”的心理需求,就像一个孩子努力得到一朵小红花,然后更加努力。这往往与兴趣班老师的自觉性有关。他们是不是好老师,往往体现在这方面。
在兴趣方面,比如一个钢琴老师可以让孩子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在短时间内,比如2天或者几天,教会他们弹奏一首简单的曲子,而不是一开始枯燥的手指练习,然后让他们厌烦,而是尽力让他们一直有成就感——“我会弹钢琴/我弹得很好”。成就感会让他们再次付诸实践。这些不断的“小奖励”会产生孩子不断学习的动力。当有一天“小奖励”变成了“大奖励”,比如孩子演奏一首高难度的曲子,孩子在幼儿园表演,或者参加舞台表演...再加上别人的认可和赞同,这些一次又一次的“奖励”会让孩子爱上这个兴趣。这个时候,你很难让孩子反感。当孩子把一个兴趣做得足够好的时候,他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继续投入,这是人的心理使然。
除了钢琴,孩子的其他兴趣也是如此。不断给孩子创造“小奖励”,直到“大奖励”。老师没有“奖励”意识怎么办?除了换一个更好的老师,家长还可以设计这样的“小奖励”。比如面对一个刚学拳击的孩子,你可以和他打一场《星球大战》,然后跑路;比如孩子滑冰,你让她做你的老师,以获得成就感;比如孩子学乒乓球,你让他赢一两次就能获得成就感;比如再画画,可以把他的画裱起来挂在墙上,给孩子一种成就感……
不喜欢某个“兴趣”,那是因为做得不够好。当孩子做得足够好的时候,他们会喜欢的。相信这一点,你会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