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4岁的小优正在一个人玩超市收银机。我和我妈坐在她的左右两边。
“姐姐,我今天用衣架打到了宝宝的腿~”优优妈妈轻声说,好像怕孩子听到。
“她今天在小区楼下的小卖部背着我拿了店里的巧克力糖,我全抓到了。在别人面前,我忍住了,没有教训她。回到家,越想越气,越不安。人们说,‘年轻时偷针,老了偷金’。你不好好管教她,以后怎么得!于是我打了她几下,让她不敢再做了!”
但是优优妈妈的不安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你说,这个应该怎么教,怎么管理?我也打过电话骂过,但还是担心她会再来一次。我该怎么办?这种行为,退一步说,就是‘偷窃’!”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悠悠妈妈叹气。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很多人在童年记忆中或多或少都有偷偷从亲戚家、朋友家拿东西的经历——未经允许乱动别人东西的行为,在大人眼里就是“偷”。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可能只是大脑有了“想要”的想法,直接产生了行为反射。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完全的行为控制能力,不知道“偷”和“拿”的区别。只有想吃糖和美的想法占了上风。
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私自拿别人的东西,家长就可以坐视不管。但首先要追根溯源找到原因,然后再寻求解决办法。
知道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随便贴标签
学龄前儿童偷东西的主要原因是“界限感不清”。当他们看到他们喜欢的东西时,他们想据为己有。他们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认知能力,分不清“你的”和“我的”,缺乏“物权”的概念。
所以,当孩子从别人那里拿东西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是谁的。这种行为还不能称之为“偷”。
大人不要轻易给他们贴上道德概念的标签,比如“偷”、“贼”等有害字眼,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即使有少部分孩子真的打算偷窃,家长也要先理性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再大发雷霆。
偷窃是一种由剥夺感引起的行为,这种剥夺感是物质上的剥夺和心理上的剥夺。后者尤为严重。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不打骂,少定规矩;尽量在物质上满足他(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不装穷不装富),让孩子经常感受到父母的包容和关爱,而不是控制。那孩子对偷东西就没兴趣了。
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通信
在纠正孩子的错误之前,请真诚地要求孩子陈述事情的经过,鼓励孩子说出真相,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接受他当时的感受,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确保了爱的信息被传递,并在你和你的孩子之间建立亲密和信任。
相反,紧张的情绪和盲目的惩罚会产生距离感和敌意。
树立物权意识
家长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财物的权利,别人的财物只有在主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拿走。包括孩子自己的玩具。如果他们不想和别人玩,他们也有权利不和别人玩。
教孩子设身处地为被偷的人着想。告诉孩子:“你看,你的东西没经过你的允许就被拿走了。你很生气也很难过。如果不经别人同意就拿走东西,别人会很难过。”
教孩子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通过和爸爸妈妈谈判获得支持;或者教孩子留出一部分零花钱买喜欢的东西。
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父母第一次发现孩子的行为后,应该要求孩子归还自己拿走的东西,并向他人道歉。让孩子明辨是非后,要积极弥补自己的错误。比如:
用压岁钱支付;
多做家务;
停止一段时间的零花钱,用它来还钱等等。
弥补错误的过程不是惩罚,而是经历自然的结果,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偷”这个词吓到家长了,但是孩子的世界没那么复杂。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入店行窃”行为,要冷静下来,好好沟通。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打骂,而是理解、关心和引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