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前六个月基本都是纯母乳或奶粉喂养,六个月后要添加辅食。一岁以后,饮食的内容逐渐接近家庭饮食。随着孩子饮食结构的变化,食物的品种、数量、特性也在不断变化,容易出现消化道功能障碍、腹泻、便秘等。那么孩子的大便从出生到孩子1岁有多少种“呈现方式”呢?
出生后几天,宝宝会排出空堆积在肠道内的第一批粪便,称为“胎粪”。这种粘稠的黑色或深绿色物质在婴儿出生前就堆积在肠道内。胎粪完全排出后空,宝宝的大便会变成黄绿色。正常胎粪需要在宝宝出生后12小时内排出,大约3~4天排出空。胎粪超过24小时不排出,消化道畸形等疾病需要排出。
###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
新生儿出生后几天,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很快就会变成淡黄色粘稠状,中间夹杂一些细小颗粒。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稀,大便次数多,但不一定是腹泻。
母乳喂养的宝宝一天可能排便6~12次,因为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纤维素-寡糖,具有“轻排泄”的作用。另外,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占优势,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稀,频率高,所以母乳喂养很少出现便秘。
母乳喂养3~6周后,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一天也排便3~4次,甚至一周一次,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母乳中的成分容易消化吸收,母乳在消化系统中留下的固体残渣很少,最长的7~10天排便一次。因此,排便次数少并不一定意味着宝宝便秘,只要排除大便特征(
母乳喂养的大便多为金黄色或淡黄色,偶有绿色大便。大便的颜色和偶尔的质地变化是正常的,绿色的大便可能与感冒有关。如果有一天宝宝吃了太多的食物,消化过程会变慢,大便可能会出现青绿色。此外,如果奶量不足,还会因为饥饿而出现带绿色的大便。如果婴儿服用铁补充剂,粪便可能会变成深棕色。
带或不带奶瓣。因为婴儿的胃肠道还没有发育完全,当胃肠道不能消化所有的乳汁时,就会出现乳瓣。都很正常。
腹泻的婴儿会出现异常哭闹、精神不佳、饮食不佳、睡眠不安等不适症状,体重增加也会受到限制,此外还会出现排便变稀、次数突然增多、水分过多等情况。与大便频繁、大便稀薄的母乳不同。
### 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
配方奶喂养的婴儿每天至少排便一次,大部分呈棕色或黄色,部分呈淡黄色或白色。质地比母乳大便稠,有些类似于泥,但稠度不会超过花生酱。
混合喂养的宝宝大便介于母乳和奶粉喂养之间。
### 加辅食之后的大便
婴儿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完全喂母乳或配方奶。6个月后,他们需要添加辅食。添加辅食后,他们的大便性状会发生变化,逐渐接近成年人。最先加入的食物是米粉和果泥,水果泥,大便的颜色会根据食物的特性和颜色略有变化。比如吃绿叶浓汤,大便的颜色会变成绿色,吃胡萝卜浓汤,大便的颜色会变成黄色。另外,随着辅食性状的逐渐粗化,如果吃了一些颗粒状的蔬菜或水果,大便中就会出现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颗粒。此外,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食物过敏,也会引起便秘和腹泻。
### 便秘的判断标准
排便方式因人而异。便秘以“大便干结,排便费力”为标准。不是根据排便的间隔时间,而是根据大便的特性(如上图)。比如有的孩子2~3天排便一次,大便比较软,不能算便秘;有的孩子每天排便,但每次排便很少,大便又硬又痛,很可能是便秘。
如果您怀疑孩子便秘,最好密切观察以下症状:
新生儿大便硬,一天不到一次;(纯母乳喂养可能是个例外)
大一点的宝宝排便困难,3-4天排便一次;
任何年龄的婴儿大便大、干、硬,排便时伴有腹痛,排便费力;
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
每次大便,肛门里都有一点点大便色的污物。
便秘通常发生在大肠末端肌肉紧张的时候。这块肌肉阻碍了肠道内粪便的正常通过和排除。粪便在肠道内堆积的时间越长越多,就会变得越硬越干,排便会很费力很痛苦。
### 腹泻的判断标准
腹泻是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不用担心孩子偶尔拉稀。但孩子的大便突然变成水样便,排便频率明显高于平时,可能是腹泻。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非感染性腹泻,如喝凉水、吃冷食引起的腹泻,或对某些食物不耐受,如过敏性食物中毒。这种腹泻大便检查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感染因素相对复杂,如细菌性肠炎,大便中可检出白细胞、红细胞或脓细胞,病毒性肠炎可检出特殊病毒,如轮状病毒。
在婴幼儿中,最常见的引起腹泻的病毒是肠道病毒(EV)。其他常见原因:
万一拉肚子,家长最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留在家里的大便标本需要放在干净的塑料袋或保鲜膜里,不能放在尿布里,水分会被吸收。大便要在1~2小时内送医院检查。
其他情况,遵医嘱!!!
特殊情况下大便
宝宝的排便规律差异很大。有的宝宝吃完东西很快就排便,这是胃结肠反射引起的。每当食物进入胃中,就会刺激消化系统活动。仔细观察孩子的大便。如果遇到什么自己无法判断的情况,尤其是腹泻,要及时去医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