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杨幂又上了娱乐头条:“带孩子去香港上幼儿园”。
新闻主要讲的是杨幂夫妻关系,但是作为母亲的我们可能都很好奇:小糯米才2岁3个月,就幼儿园了?
杨幂澄清不是幼儿园,是类似的早教班,已经很久了。
是真的。
在香港,上幼儿园绝不是等一个孩子满3岁。幼儿园的面试某种程度上比申请大学还要激烈,大多数家长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在做准备。
0岁开始的择校大战:
我的好朋友W,我的女儿,我的宝宝,就差一天,快22个月了。早在去年11月,她就带着孩子去了10个幼儿园PN(PreNursury)班面试。
“因为香港的名校是一条龙的,很多中学小学的潜规则就是只收自己幼儿园的学生。如果想上名校幼儿园,最好1岁就报2岁的PN班,加入更早的宝宝玩团班。”
这个月W很担心她的申请。她找了一堆学校资料,反复对比借鉴,然后一个个填好报名表,带着1岁的女儿一口气面试了10个PN班。
“跟申请国外大学一样夸张。”她说她要过五关,砍六将。她被学校拷问工作经历,学历,教养。孩子们被要求围成圈跳舞,并识别物体和颜色。老师们偷偷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M很幸运,选了一个喜欢的。很快,她就要带着2岁的宝宝冲刺幼儿园,还要进行几次面试。
但是我的另一个朋友H特别沮丧。她1岁的儿子在PN班面试时大哭,各种不配合。结果被拒绝了,H很郁闷:
“我觉得不是在考验孩子,是在打击我。”
听到他们的故事,我百感交集。
我女儿也是在香港出生的。
如果我选择去香港上学,M和H的经历是我要面对的。但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都住在深圳,快2岁的女儿还在家里天天玩“无情”。
香港的教育会更好吗?今年,同龄的孩子在学校开始了各种高水平的小班外教主题教学。我家在小区和周边徘徊了好几英里。我的决定可能是错的吗?
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中国父母很容易焦虑。
孩子教育——中国式集体焦虑
有一类父母寄托了梦想,不自觉地投身于攀比,比如《小别离》里的朱圆圆,《虎妈猫爸》里的赵薇。他们省吃俭用送孩子出国,卖铁买学区房。他们认为名校和留学背景是现实社会需要的标签:如果你不努力把它们贴在自己身上,以后怎么相处?
明明是至少10年后才面临“血雨腥风”,却被这种压力一步步推回前台。“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像咒语一样。
我们常常不想成为这样的父母,却被现实推着走。要有多强的内心,多坚定的三观,才不会被一个共同但可能是错误的价值观影响?
还有一种父母,来源于为人父母的责任。这是一件沉重的事情。
1997年,我要上初中了。我当时面对的是一所免费对口中学和一所升学率很高的自费重点中学。
我爸毫不犹豫的给了我15000块钱,三年的“赞助费”。其实这个好学校真的对我影响很大。仔细想想,接下来的选择,包括去香港留学,都有我父母的经济支持。虽然我很努力,但我也很清楚,人也是被环境影响塑造的。
20年前是15000元。我爸把它拿出来不容易。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几年后,我也有了一个孩子。我说,爸爸,你好大胆。我甚至不知道我能不能花这么多钱让萧也上名校。我爸说:
“我不指望你做什么。我只是不想因为钱耽误你。”
我们可以重新定义父母吗?
不管是什么样的初心,在孩子择校的时候压力都可能滚滚而来:我能给孩子什么样的选择?我有能力和勇气投资他们的教育和未来吗?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总是稀缺的。这是一种选择,我们能给孩子什么,能给他们多少,不能给他们什么。
我自己经历了整套顺遂的精英教育,但发现真正的成长,来自于那些学校、父母没有教我的,该踩的坑、受的挫折,后来一个都没少。我也见证过很多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失败者,如何在更早的时候自食其力,克服一个个困难和不可能,逆袭成功。
还有一些人则完全不在所谓“精英”、“成功”的框架内,但清晰知道自己要什么,不需要很多钱,凭一点手艺,也怡然自得。
学校里的教育轨道很重要,但家庭教育和自我探索也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如果学校在知识层面多教他们一些“鱼”,我们能不能在性格、技能、思维层面多教他们一些“鱼”?
也许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为人父母的角色,有更多的同理心,回到初心:
我期待孩子追求更多的快乐,不一定是身高,也可以是宽度和温度。
我会尽力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不会是赌博式的。
我相信家庭教育同样意义深远。孩子是要长大的,有些弯路只能自己经历。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殊途同归的长跑。
那么,如果你“输”在了一个起跑线上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