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虚无四种境界

宝宝妈妈2023-05-31  47

恬淡虚无四种境界道出了健康身心,成就生命的四个次第,皆有深意。

1、论“恬”

《说文解字》讲:“恬,安也。”恬字左边是心,右边是舌,象意为用舌头舔心中的伤口。即自我宽慰,自我疗伤,以求心安神怡。从安心入手。外境再如何变化,都要安住自己的内心。人生总是有路可走的,外境越是困顿,内心越应该安然自在。因为内心为本,外境为标。万法唯心造,诸境由心生。心安了,外境自安。

2、论“淡”

当心中无烦无恼,平和安静了,才能够看“淡”。简单来说,心中平静的人,才会淡泊。恬淡即淡泊名利,清静安逸。恬淡的力量不可思议,正如《庄子》所说:“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一个人要想道德完美而精神不亏缺,就要法天则地,使内心平易,平易则恬淡,平易恬淡则身心和谐。若能修到这种境界,则忧患不能侵入,邪气不能袭扰。

3、论“虚”

“虚”即太虚。太虚不是真空。从中医来分析,太虚之中有真气,即中和之气。此气周流,以生万物。故说,太虚是混沌阴阳未分之原象,其中有无限生机。在《内经》开篇介绍黄帝时,说“长而敦敏”。敦字表示下盘稳固坚实,代表肾精足;敏字代表虚心无杂,头脑清灵,表示心神旺。于生命而言,髓海充足,生机不息;心神虚,则静心平性,使能君火以明。

4、论“无”

“无”,与有相对。无是空,是“道”,无能生万物。说明“无”不是完全的死寂的空,而是充满着生机的空。“无”的境界最高。当人们能真正处于恬淡愉悦,虚怀静定之时,才可能进入“无”的境界。正如《老子》所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

一、竖心旁加一个舌头的舌是恬,拼音tián。

二、释义:

1、安静:~适。

2、毫不动心;安然;不在乎:~不知耻。

3、安逸,舒适 。

4、泰然

三、恬的部首:忄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忄、甜省声

六、相关组词:

安恬 恬适 恬静 恬退 恬淡 恬然 雍恬 恬安 恬泊 恬脆 恬熙 恬让 恬逸 贞恬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甜”的省略,表示如蜜的味觉快感。恬,篆文(心)(舌,“甜” 省略),表示甜在心里。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怡然甜美。篆文承续古鈢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文言版《说文解字》:恬,安也。从心,甛省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恬,内心安静。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省略了“甘”的“甜”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恬噪[tián zào]

发出粗而沙哑的叫声。

2、恬卑[tián bēi]

意思是对自己的粗俗不雅言行没有丝毫的羞愧之色。

3、恬素[tián sù]

恬淡朴素。

4、恬惰[tián duò]

犹苟安。

5、恬惔[tián dàn]

见“恬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72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