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的意思是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近多个毛囊,导致深部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疖肿。
痈,汉字,读作yōng,指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易生于颈、背部,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病原体是葡萄球菌,症状是局部红肿,形成硬块,表面有许多脓疱,有时形成许多小孔,呈筛状,非常疼痛,严重时并发败血症。
详细释义:
1、(名)形声。从疒(chuáng),雍声。本义:中医指恶性脓疮。同本义。
佗以为肠痈。——《后汉书-华佗传》。
又如:痈肿(痈疽);痈疮(很大的毒疮);痈囊(痈肿)。
2、鼻疾,不知香臭。
鼻不知香臭曰痈。——王充(汉)《论衡-别通》。
3、 喻祸患。
如:痈疽(比喻祸患;毛病)。
相关例句:
1、明知他是小人你还加以重用,弄得如今公司乌烟瘴气,难怪大家说你养痈贻患,咎由自取。
2、法庭内一时养痈长疽,静候法官宣判。
3、我们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应是做坚决的斗争,决不能养痈成患。
4、中医对糖尿病皮肤搔痒症主要从虚、风、湿热论治,对并发疖肿、痈疽则以清热解毒、扶正托毒治之。
5、献帝兴平元年,益州牧刘焉痈疽发背,卒。
6、大约古人痈疽各方,无出其右了。
7、治肺热咳嗽,小便不利,淋病,尿血,痈疽肿毒。
8、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
9、可杀虫,治皮肤病,涂在顽恶的疮上,可以治疗痈疽,荣养皮肤。
10、临床常用以治疗中风、痰厥、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等症,近代用以治疗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疗效。
痈肿疮疖是四个中医学病名,每个字代表一种中医疾病。
1、痈,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浓性炎症,易生于颈、背部,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肿,从肉,中(重)声。本义:痈同本义。肿,痈也。
3、疮,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形声。从疒(chuáng),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4、疖,疮疖。亦指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如:疖子;皮肤病,由葡萄球菌或链状菌侵入毛囊内引起。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
扩展资料:
痈肿疮疖是比较严重的皮肤感染病,特别是小孩患有的话大人一定要及时治疗,询问医生具体的措施,不然小孩可能会因为不适而去抓挠,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痈肿疮疖主要是人体的火毒之性或者是感受了外在的火热制之毒,局部的气血壅滞,血融入腑而成脓,打个比方就是局部的能量过多,从而导致局部的组织重热化,容易被煎熬一样。
该病患上之后要忌口,主要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少吃燥热上火的食物。饮食要注意清淡,加以药物治疗,这样疾病会很快治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