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50-100厘米高。
主根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
茎直立,上半部分多分枝,细肋,白色柔毛。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作为药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血压的作用,并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br/】但痈疮初起或溃后有实邪、气滞湿阻、食滞热毒、阴虚阳亢者,必须禁止服用。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年来野生黄芪数量锐减,濒临灭绝。
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濒危物种,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为羽状复叶,小叶13-27片,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部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顶端小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部绿色,近无毛,下部被白色柔毛。
总状花序稍紧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几乎与叶等长或长于叶,并明显伸长至果期;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沿花序轴略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萼钟形,长5-7毫米,外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只有萼筒的1/4-1/5长;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毫米,顶部略凹,基部柄短,翅瓣略短于旗瓣,基部有短穗,柄长约为瓣长的1.5倍,龙骨瓣近翅长,瓣半椭圆形,柄略长于瓣;子房具柄,被微柔毛。
蒴果膜质,稍膨大,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尖,两侧有白色或黑色细柔毛,果颈伸出花萼;3-8粒种子。
6-8月开花,7-9月结果。
它含有黄芪甲苷、蔗糖、多糖、氨基酸、叶酸、硒、锌、铜等微量元素。
黄芪是用于提高肺部和呼吸系统免疫力的最基本中药。可用于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体虚,也可用于补气、改善脾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
黄芪补气,比如,闷言、闷行、白面等。都是脾肺气虚的表现。
黄芪能补气。比如上半身气虚可以用黄芪,下半身气虚可以用黄芪。
生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利尿消肿、解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瘀、水肿、痈肿等。
蜜炙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中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气虚、血虚、气虚引起的内伤、乏力、泄泻。
黄芪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栓形成、降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耐缺氧、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
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因此对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患者有效。
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三种肾虚慎用黄芪
肾病是因为阴虚湿热,热毒过盛。黄芪一般都有毒副作用,应该禁用。【/br/】由于黄芪性味甘、性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容易伤阴活血;而湿热、热毒过盛的患者,容易出现邪气郁结,加重病情。
如果非要服用黄芪,一定要联合使用。
阴虚表现:手脚发热、口干咽燥、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等。
湿热症状: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
热毒过多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面红、咽干、咽痛、口干、唇红舌燥、舌苔黄燥、脉滑等。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时,必须与滋阴药物配伍,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
湿热患者一定要搭配清湿热的药物,如黄连、茵陈、黄芩等。
热毒过盛的患者,一定要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黄芪的治疗价值: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
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春秋季采挖,去除须根和根头,晒干。
切片,生的或蜜烤的。
此药属于普药,一般中药店都有卖,中药一般选货属于好的,建议你买选货,选货从形状及色泽和效果上都比较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