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
在高寒地带,气温-33℃,冻土层厚度达1米时,仍可安全越冬,产量虽低,但质量较好。
芦笋种子的发芽始温为5℃,适温为25~30℃,高于30℃,发芽率、发芽势明显下降。
用种子繁殖可连续生长10年以上。
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温暖地区,休眠期不明显。
休眠期极耐低温。
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0℃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最适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化;30℃嫩芽伸长最快;35~37℃植株生长受抑制,甚至枯萎进入夏眠。
芦笋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15~20℃。
温度过高,光合强度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加强,光合生产率降低。
[2]芦笋每年萌生新茎2~3次或更多。
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茎供食用,其生长依靠根中前一年贮藏的养分供应。
嫩茎的生长与产量的形成,与前一年成茎数和枝叶的繁茂程度成正相关。
随植株年龄增长,发生的嫩茎数和产量逐年增多。
随着根状茎不断发枝,株丛发育趋向衰败,地上茎日益细小,嫩茎产量和质量也逐渐下降。
一般定植后的4~10年为盛产期。
###白芦笋和绿芦笋的栽培方法不同,培垄采收的就是白芦笋,不培垄采收的就是绿芦笋。
种植方法:芦笋的繁殖法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
分株繁殖是通过优良丰产的种株,掘出根株,分割地下茎后,栽于大田。
其优点是,植株间的性状一致、整齐,但费力费时,运输不便,定植后的长势弱,产量低,寿命短。
一般只作良种繁育栽培。
种子繁殖便于调运,繁殖系数大,长势强,产量高,寿命长。
生产上多采用此法繁殖。
种子繁殖有直播和育苗之分。
栽培方式:直播栽培有植株生长势强,株丛生长发育快,成园早,始产早,初年产量高的优点。
但有出苗率低,用种量大,苗期管理困难,易滋生杂草,土地利用不经济,成本高,根株分布浅,植株容易倒伏,经济寿命不长的缺点。
因此,除土地多,气候温暖,芦笋生育期长的地方采用外,通常不大应用。
但自70年代以来,由于地膜覆盖技术和除草剂的普及,解决了出苗率低和杂草滋生的问题,应用逐渐增多。
###1、定植地选择:芦笋对于酸碱度的要求不甚严格。
凡PH值在5.5-7.8之间的土壤均可进行栽植。
定植前的准备:①挖定植沟在经过深翻整平的地面上,按南北行向,按行距要求打好直线,沿直线挖定植沟,沟宽40厘米,沟深40-50厘米。
②施肥填沟:将土杂肥拌土填入沟内。
使沟面略低于原地平面,耧平沟面,并将垄面整成中间高,两面低的小拱面,整细,耧平。
2、起苗定植:待芦笋幼苗地上茎长出三根以上时即可进行移栽定植。
起苗时先沿笋苗行中间,用铁铲割成方块,然后带土块将苗起出,按株距25厘米,植于定植沟间,笋苗鳞茎盘低于定植沟表面10-12厘米。
然后浇水自然塌实,等水渗下后,适时松土保墒。
3、定植后的管理①定植后要视墒情适时浇水,若发现蚜虫危害要及时喷洒1000倍乐果乳剂进行防治。
为加速笋苗生长,7-8月份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化肥30-50公斤。
立冬前后普浇一次大水,然后适当培土,一般10-15厘米,保墒保温,保护幼笋安全越冬。
②在定植方面因绿笋采收时不需培垄,所以密度比白笋大些,一般行距1.2-1.3米,株距25厘米。
绿芦笋采收期的长短要根据芦笋上年的生长情况而定。
在采收期为满足嫩茎抽发时对养分的需求,可追施2次速效肥,一般成龄笋每次施30-50公斤。
因为绿芦笋不需培土采收,因此对土壤湿度反映比白笋敏感,所以采笋期一定要适时浇水,确保嫩茎发的快,长的直,不散头。
采笋期内注意防治虫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