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诗的诗体发展

韵脚诗的诗体发展,第1张

3000年来,中国诗歌的繁荣与韵律的发达程度是同步的,诗韵越发达、越精致,甚至越严格,中国诗歌越繁盛,表明韵律对中国诗歌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和贡献。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在无韵或韵律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中国诗歌获得过引人注目的繁盛,极少有无韵诗成为经典诗篇。毕竟韵律是诗歌外在形式的本质特性,是诗歌繁荣的必要条件,任何完全不具备诗律的文字,不管如何排列,作为诗歌的理由都是略显苦涩的,阅读起来更加吃力。

从宏观上看,中国诗歌的繁荣产生过两次巨大变革,一次是从早期的原始诗歌到《诗经》时期。原始诗歌由于当时条件的制约,韵律粗糙、简单、缺乏规则。到《诗经》时期,韵、节奏等韵律要素出现了很大的飞跃,偶句押韵的规则基本确立,双交、抱韵等更复杂、精致的韵式也得到成功运用,诗句或诗节趋于整齐。第二次是经过秦汉及六朝之后到唐、宋、元时期。由于六朝时沈约等人提出声律论,并迅速把这些语言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用于诗歌创作,平仄成为中国诗歌韵律的构成要素,大大改进了中国诗歌的韵律系统,使中国诗歌韵律到唐代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最精致,也最严格。

王力先生认为,《诗经》的韵以口语为基础,约可分为30部。唐韵以隋代韵书为基础,不过在隋韵206韵基础上,实际运用时精简为112韵,而到宋代诗韵时调整为108韵,较唐代实际运用的112韵,变化不大。到元代韵部沿袭宋代,元末减为106部,仍未有显著变化。

1917年白话新诗诞生,起初虽反对旧诗韵的束缚,但强调诗韵的文体价值,周无在《诗的将来》中说:“至于韵节也是他特有要素,只有进化改善,没有根本除去的。”作为新诗的开创者,胡适指出:“今人作诗往往不讲音节。”沈尹默先生言,作白话诗尤不可不讲音节,其言极是。”郭沫若早期韵律精致的《瓶》第28首句句入韵:“我凭依着南窗远望,/西方的天际一抹斜阳,/那儿是蔷薇花的故乡,/那儿有金色的明星徜徉。//晚风哟,你是这样的清凉,/少时顷你会吹到那西湖边上,/你假如遇着我那姑娘,/你请道我呀平安无恙。

胡适最初尝试以白话作诗,就是要试验“做白话的韵文”,而不是作非韵文。新诗创立之初的发展,并没有偏离文体的要求,这很可能是新诗在当时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之一。因此,伴随白话语言的运用,尤其是20世纪的新精神更容易进入中国诗歌,中国诗歌在20世纪前期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兴盛。以后,文体语言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形式上出现更加散文化的倾向,废韵之声不断。结果,诗歌逐步失去了作为一种文体的鲜明特征而走向冷落。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的朦胧诗和归来者诗歌,在诗歌内涵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反拨,韵律有所恢复,诗歌相应繁盛。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尤其是90年代,废韵思潮又盛,诗歌处于低潮。

2000年初,台湾著名诗词人方文山第一个扛起素颜韵脚诗之旌旗,提出了“素颜韵脚诗”的概念,并将“素颜”定义为是一张素面朝天的纯粹中文的脸,不使用标点符号、外国文字、阿拉伯数字、图像等化妆品。事实上,早在30年代初,著名诗人臧克家早已创作过类似的韵脚诗作品,但由于未在早期的诗歌时代产生过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暂且不表。然而《红楼梦》亦有它的缺憾(没写完噢),素颜韵脚诗始终处于萌芽阶段,未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它的虚幻性和朦胧特质注定了它需要进一步提纯和巩固。此后,以网络写手王茂为代表的全韵韵脚诗概念兴起,一举将素颜韵脚诗推向了韵脚诗创作的巅峰,奠定了中国韵脚诗的雏形。从此,韵脚诗从素颜韵脚诗的间隔或跳跃式押韵过渡到了全韵韵脚诗的新时代。可以说方文山是推动中国韵脚诗形成的奠基人,功不可没,王茂是推动韵脚诗走向完善的再造者,推动韵脚诗达到高潮并走向成熟,使韵脚诗最终形成了全韵韵脚诗和素颜韵脚诗二种并举的创作形式。

然而,韵脚诗作为21世纪开创的新型诗歌,它仍然在路上,素颜韵脚诗需要完善,全韵韵脚诗需要进一步深化,韵脚诗正开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发端,诚如世界上没有完成的事,一切事情正等待完成,最美的画儿还没画,最伟大的剧本还没写,最优美的诗歌还未创作,物理学、数学以及最顶尖的科学还在雏形,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正在酝酿下一个达尔文。朋友们,努力吧,你的任务就是成为诗歌界的下一个“爱因斯坦”。

七绝·评《咏唐诗之七:杜审言、苏味道》

史海沉钩钓玉篇,千秋朗月鉴群贤;

王侯将相经无种,诗圣词宗脉有传!

咏唐诗之七:杜审言、苏味道

作者/新文

溅泪春花悲谪边,逐人明月照无眠。

衙官屈宋酬身后,各领风骚三百年。

原注释:

1、杜审言《渡湘江》诗有“今春花鸟作边愁”句,论者以为是其孙杜甫《春望》诗名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本。

2、苏味道名诗《正月十五夜》有“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联,其后代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则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名句。

3、杜审言、苏味道同列初唐“文章四友”,杜有“衙官屈宋”的狂言,二人后代杜甫、苏轼分别为唐宋文坛领袖,虽不能说可让屈原做其衙官,实已比肩屈原,永垂文学史,非仅“各领风骚三百年”而已。

汪广茂(老刀新撰)赐玉:

泣泪吟花被谪边,离朝探月路成山。

权轻且用诗泄愤,生不逢时枉百年。

李旭东赐玉:

长将妙句赞先贤,文史拈来入韵篇。

每读唐诗常有得,人遒气爽意绵绵。

杜审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5—708

字必简。排行五。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父迁居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高宗咸亨元年(670)登进士第,其后任隰城尉,累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与同僚不睦,为州司马周季重等所构陷,系狱,将被杀。审言子杜并年方十六,刺杀季重,当即杜并亦被杀。武后闻此,甚加叹异,召见审言,授著作佐郎,俄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元年(705),因谄附张易之兄弟,为中宗流放峰州。不久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景龙二年(708)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杜审言考》对其生平事迹多所考证。审言为杜甫祖父,杜甫诗法深受其影响。审言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年与沈佺期、宋之问唱和,对近体诗之形成颇有贡献。审言今存诗43首,仅两首古体,五律、五排、七律、七绝诸体有佳作,其中五律尤为量多质高,庄严典丽。有宋本《杜审言集》1卷。今人徐定祥有《杜审言诗注》。《全唐诗》存诗1卷。

《三唐诗品》:

承流散藻,词非一骨,间有六代遗音,而律诗清柔,无复陈隋健响,于初唐最为晚派。自诞“衙官屈宋”,殊太过情。乃如“云霞出海”、“草绿长门”,亦自独辟生蹊,发为孤秀,以罕见长耳。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

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

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

《唐诗矩》:全篇直叙格。感人见招,无非寓己无聊之况,然语脉深浑。读子美诸律,便见初、盛之别。

《唐音审体》:“云”、“月”虚用,“风”、“露”实用,不嫌其犯。

《唐诗成法》:从自己起,次明府,三宴,四开,得作法。五、六写秋夜,七、八言即饮毕而别,亦犹未别,以见今夜之饮,情深最极。若作归后解,便非。起突兀之甚,目空一世,方有此气象。

《唐诗别裁》:“累月”、“浮云”,妙用活对。“月”与“云”皆活用也。故下有“霜”、“风”字而不嫌其复。

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

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

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

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

罗衣一此鉴,顿使别离难。

《瀛奎律髓》:起句似与其孙子美一同,以终篇味之,乃少陵翁家法也。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语迭起四意,却又自然。五六联尽出,光景奇幻。

《唐诗镜》:五、六思苦,不借影衬,独披本相,意境最老。结语矜重,韵亦沉老。

《唐律消夏录》:(增)“弓”、“扇”二喻,并从情痴中想出。盖弓本屈,配以弦,便有圆满之时;扇本团,今既秋,不免弃捐之候。玩“暂”字、“翻”字自得。佳人才人不获其所,对景抒情,往往如是。

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瀛奎律髓》:“楚山”、“汉水”一联,子美家法。中四句似皆言景,然后联寓感愤慨,不但张大形势,举里、台二名,而错以“新”、“旧”二字,无刻削痕。末句又伤时俗不古,无习池山公之事,尤有味也。《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南朝梁·刘孝标注引《襄阳记》:「汉侍中习郁于岘山南,依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边有高堤,种竹及长楸,芙蓉菱芡覆水,是游燕名处也。山简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曰:『此是我高阳池也!』襄阳小儿歌之。」晚唐家多不肯如此作,必搜索细碎以求新。然审言诗有工密处……则晚唐所无。

《唐诗评选》:起联即自然,是登襄阳城语,不景之景,非情之情,知者希矣。五六养局入化,近日谈诗者好言元气,乃不识何者为气,何者为元,必不得已,且从此等证入。

《唐诗别裁》:冠盖里、章华台、习郁池,皆在襄阳。吊古诗不应空写,即此可悟。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云:子美《登兖州城》诗,与此如一版印出。此种初出本佳,至今日转辗相承,已成窠臼,但随处改换地名,即可题遍天下,殊属捷便法门。学盛唐者,先须破此一关,方不入空腔滑调。

旅寓安南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唐诗归》:钟云:六句记异,只是一个“热”字,“轻霜”句却是妙语(“轻霜”句下)。又云:“倍从来”三字,新在无着落(末句下)。谭云:岁时记(“仲冬”二句下)。

夏日过郑七山斋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首述来过之由,次叙相对所历,三记山斋时景,末致留恋之意。惟其有尊中嗜好,故致钟鼓已动,尚迟留忘别。开合结构,照应有情,曲尽幽思。

《唐诗评选》:晚唐即极雕琢,必不能及初唐之体物,如“日气含残雨”,尽贾岛推敲,何曾道得!三、四工妙,尤在“日气含残雨”之上。

《唐诗别裁》:写日中之雨,雨后之雷,有情有景。

《诗式》:通首先写过山斋,后写夏日。起是初过,结是不忍回,一气相应,可悟章法之妙。[品]清婉。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苹。

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升庵诗话》:妙在“独有”、“忽闻”四虚字。

《唐诗成法》:中四句合写“物候”二字,颠倒变化,可学其法。“物候新”居家者不觉,独宦游人偏要惊心。三、四写物候到处皆新,五、六写物候新得迅速,具文见意,不言“惊”,而“惊”在语中。结和陆丞,以“归思”应“宦游”,以“欲沾巾”应“偏惊”。

《唐宋诗举要》:吴北江云:起句惊矫不群。高步瀛云:此等诗当玩其兴象超妙处。

《诗境浅说》:此诗为游览之体,实写当时景物。而中四句“出”字、“渡”字、“催”字、“转”字,用字之妙,可为诗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确。

赠苏绾书记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钟振振关于“燕支山下莫经年”的辨析

沈祖棻先生《唐人七绝诗浅释》曰:“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县东,是汉、唐时代国内各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苏书记要去任职的所在。汉大将霍去病大破匈奴,曾乘胜追击,越过燕支山千余里。燕支山一带,土地肥沃,水草茂盛,人民的生活较好,相传其地多生美女,所以匈奴在失去此山以后,有‘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民谣。燕支即红兰花。古人采其汁加入脂油,用作女子的化妆品,所以一般也写作燕脂或胭脂。这里是说,希望苏书记想到自己的每天都在怀念他的妻子,在取得胜利,完成任务以后,早点回家,不要为他乡美女所迷,乐而忘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按:《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唐张守节《正义》曰:“《括地志》(按:唐李泰等撰)云: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其惩惜乃如此。”又,唐司马贞《索隐》曰:“《西河旧事》云:山(按: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馀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二山,乃歌云:‘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浅释》所据,即此二条。但原典是说祁连山“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并未言及燕支山“土地肥沃,水草茂盛”,释者似乎张冠李戴了。由此出发,释者又引申出燕支山一带“人民的生活较好,相传其地多生美女”的说法,而这两点也都是原典所难以容受的。匈奴为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特点是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祁连山也罢,燕支山也罢,都不过是他们游牧的场所而已,不好说谁是那里的“人民”。至于“相传其地多生美女”云云,则是对匈奴人歌“使我妇女无颜色”句意的误解。只消比对此歌的另一种版本“使我嫁妇无颜色”,即可知道,匈奴人歌的意思是说:失去了燕支山,便没有了作胭脂的原料;我们的女子抹不上胭脂,脸蛋便不像过去那样红润美丽了呀!而绝不是说:失去了燕支山,便失去了生活在那一带的女子,使得我们匈奴再也没有美女了。

要之,释者说此二句“希望苏书记想到自己的每天都在怀念他的妻子,在取得胜利,完成任务以后,早点回家”,完全正确;而“在取得胜利,完成任务以后”云云,据原诗文字论之,虽属添油加醋,却也无伤大雅;惟“不要为他乡美女所迷,乐而忘返”云云,实为误读,不可信从。

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苏味道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8—705

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9岁能文,20岁登进士第。累转咸阳尉。裴行俭征突厥,奏为掌书记。后历官集州刺史、天官侍郎。曾两度为相,居相位数年,茍合取容,遇事依违两可,人称“苏模棱”。中宗神龙初(705),因谄附张易之兄弟,贬郿州(在今中亚)刺史,死于任所。味道工诗善文,少时与李峤并称“苏李”,后又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苏味道诗作五律甚多,然成就不及沈、宋。今人徐定祥有《苏味道诗注》。《全唐诗》存诗1卷。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瀛奎律髓》:味道武后时人,诗律已如此健快。古今元宵诗少,五言好者殆无出此篇矣。

《唐诗成法》:此诗人传诵已久,他作莫及者。元夜情景,包括已尽,笔致流动。天下游人,今古同情,结句遂成绝调。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三、四故是爽笔。“秾李”“落梅”工切,便极见妍姿。结语得“金”、“玉”字小对,弥足增致;他处金玉纁黄、藻丽堆垛者,又复无致。此所须辨矣。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三、四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处。夜游得神处尤在出句,出句得神处尤在“暗”字。许印芳:八句皆对,唐律多如此。

《唐诗鉴赏辞典》: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沉沉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马茂元)

要看你是自用还是卖啊?

自用的话有分国内有柜台还是没有柜台

有柜台的你可以去专柜尝试一下再买

没有柜台的就要根据你的肤质选择

还有就是你能承受的价格,牌子不同,价格不同啊

我就用过兰芝

推荐兰芝的水库精华,几年前买不到200一瓶,超级便宜

韩国低端的洗面奶都不错~~~便宜大腕

以上就是关于韵脚诗的诗体发展全部的内容,包括:韵脚诗的诗体发展、七绝·评《咏唐诗之七:杜审言、苏味道》、朋友要去韩国旅游,让帮忙带些韩国的化妆品回来。不知道有哪些口碑好的护肤品可以推荐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mama/15207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