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从字形上来解释,字从田从肉。“田”指承受五谷的土地。“肉”意为肉体。“田”与“肉”联合起来表示身体中承受五谷的土地,可见胃在古时候就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胃是我们身体中的重要的消化器官,我们一天中的食物都要经过胃的消化分解,所以饮食习惯的不规律和生活的压力等都可能造成胃病,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按摩缓解胃病呢?
1、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厥阴经的循行线上,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它是一个止痛穴位,经常按摩可以缓解压力和疲劳,减缓胃部腹胀感,对于胃痛、晕车、胸痛、心悸失眠等有较好的改善,时常进行双手按摩对于胃病有极大的缓解作用。
2、按摩上腹部三大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
这三个穴位对于缓解肠胃病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按摩中脘穴对胃病治疗效果更佳。通常采用指压法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较好,按摩时平躺放松用指头反复按压穴位5到6次,就可以明显可缓解胃病的痛苦。
3、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强身大穴之一,有着调养脾胃的功效,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补肾益精的作用,每天按摩此穴,重复5到10次,就有利于产生胃酸,缓解胃病 ,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4、按摩天枢穴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腹部,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按摩天枢穴可治疗恶心呕吐、肚子疼、肚子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肠胃病,可仰卧在床,以三指按压天枢穴,反复按摩3到5分钟即可,可舒调肺腑,理气消食,减轻肠道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胃病。
5、按摩四缝穴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到第5指掌面,第一二节横纹中央。其具有治疗小儿疳积、胃脘痛、腹痛、蛔虫症、呕吐和增强免疫力的能力,后来科学研究证明此穴同样对成人一样有效,主治消化不良造成的胃病,用手指按压即可。
正所谓保养重于治疗,仅仅靠按摩穴位和后续的治疗来解决胃病是远远不如保养好自己的胃,常言道病从口入,要治好胃病就得先养好胃,其中“吃什么,怎么吃”很关键。下面就来讲讲如何用“吃”的问题来缓解胃病。
对于养胃来说,“吃”有三大标准,一是有规律的吃,二是吃温和不刺激的食物,三是吃的适量,胃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1、面条: 吃面条养胃,这是我国自古流传就有的说法,面食一般呈碱性,易消化的同时也不会让胃部分泌过多的胃酸,像面条和馒头都是极易消化的食物,在早上和晚上为佳,尤其是晚上可以避免加重胃的负担,对肠胃胃病患者有好处。
2、小米: 中医认为这个小米,能够治反胃、热痢、益丹田、补虚损,比如小米粥营养成分高、易消化,是大家极为熟悉的养胃食物了,也是胃病患者可以常吃的食物。
3、山药: 具有益气养阴、健脾养胃和温和滋补的功效,其中含有的黏蛋白物质能够滋润胃黏膜,起到保护胃的作用,对治疗胃痛等胃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胃病患者来说还有牛奶、甘蓝、南瓜等食物,种类繁多都对治疗胃病有极大好处,但是也要记得不能多吃哦,以免加重胃病。
参考文献:
1.潘晓彤,《养胃观念要更新了》,安全与 健康 ,Safety &Health,2018年09期.
2.孔令仪,《日常养胃10种食物》,今日科苑,Modern Science,2013年15期.
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有脾胃虚弱的困扰。不过健脾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调节饮食,运动锻炼等等,其中按摩穴位,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人体中的穴位多达720个,分布在我们全身各个地方,其中也不乏对脾胃有益的穴位,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穴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络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具有宁神和胃的作用,常按摩内关穴不仅可以滋养胃部,还可以治疗心悸失眠。
2、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的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是胃经的合穴,也是三大 养生 保健穴之一,有健脾和胃、舒筋活络的作用,常按有助于改善胃肠方面的问题。
3、天枢穴
天枢穴在腹部位置,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具有调节肠胃的功能。经常刺激天枢,可以治疗腹胀、大便干燥、便秘或腹泻的症状。
4、中脘穴
中脘穴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四寸,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的作用。有消化系统疾病,腹胀,腹痛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揉这个穴位来缓解。
5、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人体腹部正中间的脐部,具有温中补虚、调和脾胃的功能,对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差等症状都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
6、丰隆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距胫骨前沿二横指,具有止咳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可用于呕吐、呃逆、便秘、腹胀肠鸣。
7、阴陵泉穴
食指沿小腿内测骨内缘向上推,抵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即是。具有清利湿热、健脾益肾的作用,可以用于湿气重,脾胃不好。
这7个穴位,对于脾胃保健有着良好的效果,大家可以试着做一做,如果您有脾胃方面问题,也可以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健康 真探社# #真相来了# # 健康 科普大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