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经穴
小儿特定穴,位置在食指末节罗纹面。
作用:清肝经:平肝泄火、熄风镇静、解郁除烦。
清肝经: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肝经,反之为补。
主治:清肝经主要用于急慢惊风、烦躁不安、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多为风症,血行风自灭,因肝藏血。
小儿肝常有余,宜清不宜补,如肝虚用补法多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替代,称滋肾养肝。
配伍研究 :
1.孙重山:小儿惊风、烦躁不安、目赤肿痛、五心烦热等,可与清心经、揉小天心、补肾经、退六腑等合用。手法体现了穴位和脏腑的相关效应,五行生克制化和阴阳理论的运用。
2.李德修认为肝为将军之官,宜平而不宜补,肾水能生木,补肾水即养肝。体现了肝经穴与肝的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平肝、清肺、清天河水具有清热解表、制止发热上冲的功效。体现阴阳和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应用。
文献选摘:
《小儿推拿广意》:"肝木,推侧虎口,止赤白痴、水泄、退肝胆么火",《厘正按摩要术》:"推肝木,肝木即食指端,沾水,侧推之直入虎口。能和气生血"《幼科铁镜》:"食指泻肝,功并桑皮。枯梗。旋推止嗽,效更五味、冬花。"从中药的角度创新性的提出对肝经穴的认识。
(一)主治病症
足厥阴肝经共有14个腧穴(图8-93),主要治疗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肝病、妇科病、少腹前阴以及经脉所过部位诸症。
图8-93足厥阴肝经腧穴
(二)腧穴歌诀
一十四穴足厥阴,大敦行间太冲侵,中封蠡沟中都近,膝关曲泉阴包临,五里阴廉急脉穴,章门常对期门深。
(三)腧穴
1.大敦(井穴)
[取法]在足大趾外侧,距趾甲角约0.1寸处取之(图8-94)。
[主治]疝气、遗尿、经闭、崩漏、阴挺;癫痫。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2.行间(荥穴)
[取法]在第一、二趾缝间,当趾蹼缘上方纹头处取之(图8-94)[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中风、口、癫痫;小便不利、疝气、月经不调、崩漏、痛经、带下;胁痛、黄疸;癫痫。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3.太冲(输穴;原穴)
[取法]在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取之(图8-94)[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口;胁痛、郁闷;疝气、遗尿、月经不调;癫痫、小儿惊风;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4.中封(经穴)
[取法]在内踝前方,当商丘穴与解溪穴之间,靠胫骨前肌腱腱内侧的凹陷中取之(图8-94)。
[主治]疝气、遗精、小便不利、腹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图8-94
5.蠡沟(络穴)
[取法]在内踝尖上5寸,当胫骨内侧面中央取之(图8-95)。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足胫疼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6.中都(郄穴)
[取法]在内踝尖上7寸,当胫骨内侧面中央取之(图8-95)。
[主治]疝气、崩漏、恶露不尽;腹痛、泄泻;下肢痿痹。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图8-95
7.膝关
[取法]屈膝,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当阴陵泉穴后1寸处取之(图8-96)。
[主治]膝部肿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8.曲泉(合穴)
[取法]屈膝,在膝关节内侧横纹头上方,当胫骨内侧髁之后,半膜肌、半腱肌止端前上方取之(图8-96)。
[主治]腹痛、小便不利;遗精、阳痿;阴痒、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9.阴包
[取法]在股骨内上髁上4寸,当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取之(图8-96)。
[主治]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腹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图8-96
10.足五里
[取法]在气冲穴下3寸,当内收长肌的内侧缘取之(图8-97)。
[主治]小腹痛、小便不利、遗尿、带下、阴挺、睾丸肿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1.阴廉
[取法]在气冲穴直下2寸,当内收长肌的外侧缘取之(图8-97)。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小腹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2.急脉
[取法]在气冲穴的外下方腹股沟处,当耻骨联合下缘中点旁开2.5寸,仰卧伸足取之(图8-97)。
[主治]小腹痛、疝气、阴挺。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5~0.8寸,可灸。
图8-97
13.章门(脾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取法]在第十一浮肋游离端之下取之(图8-98)。
[主治]腹胀、泄泻;胁痛、痞块。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4.期门(肝募穴)
[取法]仰卧,在锁骨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取之(图8-98)。
[主治]胸胁胀痛、郁闷;乳痈;腹胀、呃逆、呕吐。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图8-9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