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根据您所提供的情况,尚不能作出诊断,还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可供参考:
1、增殖体肥大:增殖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又称为咽扁桃体,一般常规的咽部检查不能看到。正常增殖体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萎缩,如反复感染不发生肥大,出现鼻塞,张口呼吸,长出气,睡眠时打鼾,睡眠不安等表现,患者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出现特殊面容,并不影响心脏功能。
2、扁桃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扁桃体炎可致扁桃体肥大,因而出现睡眠时张口呼吸、时常长出气,呼吸困难等表现,长期严重病例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脏功能。
3、哮喘:近年来小儿哮喘的发病率有所增多,哮喘发作以夜间和清晨为主,可表现睡眠不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呼吸时可听到哮鸣音。哮喘小儿常同时有过敏性鼻炎的表现,如晨起打喷嚏、鼻子痒,以及婴儿期有湿疹的病史。
4、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部分患儿与增殖体和扁桃体肥大有关。表现分为夜间症状和白天症状。夜间症状表现为:(1)打鼾或间以响亮的喘息声或哼哼声;(2)呼吸费力,表现吸气时胸廓凹陷;(3)呼吸暂停;(4)出汗;(5)部分患儿有遗尿。白天症状为:(1)晨起口干,有些小儿诉头痛;(2)白天思睡;(3)可有多动、害羞、学习问题多的表现,甚至有生长发育落后的表现。
鉴于你的孩子的情况,建议你及早到医院的儿科、耳鼻喉科就诊,以明确诊断,可做鼻咽侧位X线片、胸部X线检查、心脏彩超等检查。如果明确诊断,是可以治疗的。
有可能是心肌炎,需做心电图,心肌酶。
祝宝宝健康成长!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如果是习惯尽快纠正.综合新华社消息
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像大人一样叹气,诉说感到吸入的空气不够用,所以作叹息样深呼吸,并且感到心慌、胸闷,有的还有胸痛的症状,家人常认为孩子的心脏有问题,到医院检查时并未见异常,其实这是一种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被称为“儿童精神性叹息症”。
发病症状 时常叹气并感心慌胸闷
哈尔滨市民李女士6岁的儿子近来在吃饭、写作业、游戏甚至睡觉时,总爱老气横秋“唉”地一声长叹,最多时,一小时内叹气20多次。为此,李女士曾多次询问:“有谁欺负你了吗?”孩子每次都摇头说没有。
无独有偶,市民王先生读初一的女儿也整天唉声叹气、精神萎靡,问她心里有啥事,是不是有什么委屈,女儿连连摇头。到学校问老师,老师说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不应该有啥事。
患病群体 1.5%的5~13岁孩子患此病
据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主任聂洪章介绍,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典型的“精神性叹息症”,是一种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属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一般5~13岁的孩子发病率较高,约占该人群的1.5%。
这家门诊每年约接治有心理问题的孩子300多人,而他们中的80%以上有“叹气”表现。因孩子不懂自我调理,处理事情能力有限,环境改变、紧张竞争常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他们是通过深呼吸的形式将紧张情绪释放出来,而大部分孩子除常“叹气”的表现外,往往活泼好动,因此常被家长忽略。
治疗措施 多与孩子沟通加强心理疏导
有“叹气”表现的孩子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及时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心病还需心药治,医生提醒,对于患有“儿童精神性叹息症”孩子,家长首先应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经常与学校和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进行心理疏导,改善其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尤其在孩子周围环境、接触的人群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孩子情绪变化加以心理疏导,以免加重孩子心理负担,产生其他心理疾病。另外,还可以使用小剂量镇静剂治疗。
医生还提醒家长,要让孩子了解本病的性质,使其相信自己并无器质性疾病,以解除其顾虑。
名词解释
紧张造成“叹息症”
“儿童精神性叹息症”是一种以心血管、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和病理方面均无器质性病变,其病因是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时期或者转学,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心理因素主要由于家长的过高期望、学校的约束、老师的训导、同学的竟争造成,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儿童产生紧张感,此外不和睦的家庭关系也会造成儿童心理的紧张,这种紧张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和疏导,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压抑,用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解释为“被压抑的情感转变为某种躯体症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