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展,世界各国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及其增加幅度有所不同。在西方发 达国家中,1970年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是30/10万,而到了1988年其发病率增加到了260/10万,18年间增加了8倍多。一项研究表明1966年有尖锐 湿疣患者169000例,到了1984年则尖锐湿疣患者增加到1150000例,几乎增加了 7倍,而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大部分人群中尖锐湿疣发病数。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一)人口基数大
2000
年我国人口达到
12.95
亿,
占世界人口的
22%
以上,
也就是说世界上每
5
个人中就有
1
个中国人,而世界上的国家好几百个。目前,我国人口比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之和还要多
1
亿。世界上超过
1
亿人口的国家,除我国还有印度、苏联、印尼、巴西、日本,我国人口比
这
6
国之和还多,这些数字说明,我国人口数量之多,不仅居世界之冠,而且大大超过其它
人口大国。
(二)增长速度快
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日益发展,
人民生活改善了,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了,
人口死亡率大幅
度下降,
到七十年代由解放前的
28
‰降到了
36~38
‰,
死亡率的下降,
造成了人口寿命的延
长,
我国平均预期寿命达到
68
岁到
70
岁。
但是人口出生率却持续在高水平上,
这就是造成
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据统计,从
1949
年到
1982
年的
33
年里,人口由
5
亿
4
千万增加
到
10
亿
800
多万,比解放前人口增长率高了
7
倍多,
1982
年—
2002
年增加了
3
亿。
(三)年龄结构轻
我国人口中
30
岁以下的青少年占
50%
左右,这样的年龄结构,潜在着强的生育后备军。五
十年代同一年龄的妈妈只有四、
五百万,
而现在,同一年龄的妈妈将有
1
千
2
百万以上,
未
来人口增长的势头仍然很猛。
(四)农村人口比例大
我国
13
亿多人口中,
大约有
10
亿人口在农村,
而农村人口的出生率大大高于城市,
所以农
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城市高。
另外,
农村人口年龄构成比城市更轻,
意味着未来农村人口
增长速度仍然会高于城市,
这就告诉我们,
大力控制农村人口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
也是
实现人口发展的近期目标的关键。
(五)分布不均衡
全国人口集中于东南沿海各省,
这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
例如西
北地区的
13
个省、市、自治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60%
而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
27%
我国人口现状的这些特点,充分说明,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是摆在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
民面前的一次极为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一名官兵同时也肩负着这项光荣而伟大的责
任。
二、我国人口现状带来的影响
(
一
)
就业矛盾更趋突出
就业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
目前,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近
800
万,
国有企业和
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大体上有
600
万,同时我国又正和在劳动力增长高峰期,每年新增劳力
1000
万左右,农村还有
1.5
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突出。
(二)生活水平始终处于低层次徘徊
从经济总量来看,
2001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升到世界第六位,但只相当于美国的
11%
,
日本的
23%
;
2000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854
美元,但只排在世界第
120
我位,仍
属于中下水平。
1
、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存在天然的联系
从宏观的角度说,出生人数减少为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人口素质提高的主要受惠者是实行计划生育的父母一代和计划生育后出
生的子女一代,年龄大体在
50
岁以下。在中国的经济和教育还不发达的情况下,由于开展
计划生育而导致的家庭规模小型化,使育龄夫妇能摆脱较重的经济负担和繁重的家务拖累,
把较多资源用于自身及子女的教育支出。
1990
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8
。
2
年,
2000
年提高到
11
年。其中计划生育功不可没。如果是在开展计划生育以前,每年出生人口超过
2500
万的条件下,依我国的经济实力,很难如此迅速地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2
、生育率迅速下降使我国劳动力比重高、负担轻,在国际上有竞争的优势
实地计划生育后,我斩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老龄化初露端倪。到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时,我国
1
—
14
岁青少年人口不到
3
亿;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
0.88
亿;
15
—
65
岁劳动年龄人
口
8.88
亿,占总人口的
70%
以上,超过所有发达国这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人口负担系数
低至
43
,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低抚养比。
3
、控制人口增长为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了机遇
控制人口增长、
节约和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三项基本国策,
是我
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国人均资源少,
经济发展落后,
长期以来,
为了生存,
人们便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诸如乱砍乱滥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围湖造田、草原开荒、超载放牧、竭泽而渔等是造
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根源。
4
、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体系十分薄弱。
80%
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
2000
年农村人均预防保
健经纲仅有
12
元;
3
亿左右的人喝不上洁净水;
1
亿多人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乙肝病毒
携带者
1
。
2
亿人;艾滋病传播进入快速增长期,
80%
的感染者在农村,暴发传染的可能性
极大。
5
、新的困难群体开始显现。率先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父母相继地入老年,特别是独生子
女和双女户家庭父母年迈而缺乏保障,
生活陷入困难。
独生子女因天灾人祸伤残死亡,
其父
母承受着心理、
经济、
生存的巨大压力负担。
因计划生育手术引发并发症而丧失劳动能力的
公民同样如此。这些人群已经成为新的困难群本,如果不予以解决,政策将难以取信于民,
带来严重后果。
6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尖锐。我国人口正在逼近目前科学发展的状况下自然环境
容量的极限。庞大的人口在未来几十年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和影响极为深远。
7
、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后,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
作的正常经费缺口很大。
20
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基层工作和服务网络在不少地方特别是贫困
地区陷入困境。
三、未来人口的发展政策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