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经欲火证: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随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治则宜清肝火,解热毒。
2.脾虚湿蕴证: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伴随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治则宜健脾利湿。
3.气滞血瘀证:皮损消退居部疼痛不止,舌质黯,苔白,脉弦细, 治则宜活血化瘀,行气镇痛。
2 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中药方剂肝经郁火证: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泽泻,当归等发于头面者,加牛蒡子,板蓝根,野菊花有血疱者,加水牛角粉,紫草,牡丹皮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
脾虚湿蕴证:苍术,厚朴,陈皮,泽泻,猪苓,赤茯苓,白术,栀子,甘草等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车前草。
气滞血瘀证:陈皮,柴胡,川芎,止咳,香附,灸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心烦睡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栀子,酸枣仁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蜈蚣等。
3 带状疱疹常用药膳银花紫草茶原料:金银花10g,紫草5g。
制法:将金银花,紫草拣杂洗净,切片,晒干,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当茶频频饮服,可冲泡3-5次。
功效:清热解毒,肝胆湿热者适宜。
青叶柴胡粥原料:粳米150g,大青叶,柴胡各15g,白糖适量。
制法:将大青叶,柴胡加水煎,3碗水煎至2碗,再把粳米,白糖加入煮成稀粥。
功效:疏肝清热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初期皮疹色红,水疱澄清,口苦,烦躁者。
菱角粥原料:粳米100g,菱角500g,红糖100g。
制法:将菱角煮熟去壳取肉,切碎,粳米洗净加水煮至米粒开花时,放菱角煮成稠粥,加红糖调味。
功效:解热利湿。适用于脾虚湿蕴型带状疱疹患者。
马齿苋薏米粥原料:马齿苋,薏苡仁各30g,粳米150g,红糖适量。
制法:将马齿苋,薏苡仁分别择洗干净,入砂锅加适量水,上旺火煮沸,后移至小火慢慢煮,加入淘洗净的粳米煮至熟烂成米汤状,熟后加入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解毒祛湿,适宜于脾虚湿蕴型带状疱疹患者。
4 带状疱疹中医外治疗法方法1:
取穴:按皮肤损害所在部位循经取穴,常用穴位为合谷,曲池,内关,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等。
制法:入针后,用泻法提插捻转2-3min,留针20-30min,每日1次。
适应证:清热解毒。用于带状疱疹辅助治疗。
方法2:
取穴:华佗夹脊穴。
治法:在簇集疱疹间隙点刺后,以闪火法拔罐,令出血5-10ml,患侧华佗夹脊穴。亳针刺5-8分,捻转泻法,针感向同侧肋胁部放射为度,行针1min,留针15-20min,每日1次。
适应证:清热解毒,用于带状疱疹辅助治疗。
方法3:
取穴:疱疹边缘区,夹脊穴及足太阳膀胱经之背腧穴。
治法:采用梅花针叩刺疱疹边缘区,并从上至下均匀叩刺背部夹脊穴及足太阳穴膀胱经之背腧穴,同时配合体针,取穴以曲池,合谷,阿是穴为主。留针30min,每日1次。
中医治病毒性疮疹要辨证治疗。热盛证,要清热散风,常用辛夷清肺饮加减;肝经湿热证,治责清泻肝经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反复发作者,可用板兰根、马齿苋、生薏仁及紫草,水煎,内服。也可用黄连膏、青黛膏外擦。常见病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天疱疮。中成药有板兰根冲剂,银黄口服液,抗病毒冲剂等。供参考。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