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传染途径:病源体经食下传染,创伤传染及野外昆虫的互相感染而引起蚕儿发病。从感染到病菌到发病约经过5—7天时间,小蚕期发病较快,大蚕期发病较慢,主要发生在3—4眠前后及大蚕将熟蚕时。
②症状:蚕体肿胀,体色乳白,行动狂噪,常在蚕座四周及窝边爬行,皮肤易破, 爬行过的地方留有乳白脓液的痕迹,死亡后,蚕体腐烂发黑,由于发病时期不同,其表现的症状可分为:
不眠蚕:各龄眼前发病的蚕,皮肤紧张发亮,不晚桑叶,在蚕座中狂燥爬行不能入眠,最后皮肤破裂流脓而死。
高节蚕:在四、五龄盛食期前后发病的蚕儿、环节间膜高起,形状竹节。
起缩蚕:5龄饷食后不久发病的蚕儿,皮肤松驰,起节间膜后叠折成环状,体躯缩小,逐渐停食,多成环缩蚕。
脓蚕:5龄盛食期到催熟期发病,全身肿胀,体色乳白。
(也可能是氟中毒)
常见寄生虫病有蝇蛆病和壁虱病两种。(1)蝇蛆病
多化性蚕蛆蝇产卵在蚕的皮肤上,孵化成蛆后钻进蚕体寄生引起的。体表形成黑色喇叭状病斑,黑斑出现于腹部环节,随着蛆体在蚕体内长大而加大。被寄生环节肿胀或向一侧扭曲,手触有一硬物,蚕体有时变成紫褐色,死后尸体腐烂,发出恶臭。五龄后寄生的有早熟现象。早熟蚕结茧后蛆可穿破茧层而形成蛆孔茧。
(2)壁虱病
棉花产区养蚕常发的蚕病之一,春、夏蚕期较多,蚕被一种虱状恙螨寄生后立即停止食桑,头部突出,胸部膨大,左右摇摆,吐肠液。一~二龄蚕被寄生后不久即死,死后尸体干瘪,不腐烂。眠中受害时,多成半脱皮蚕。大蚕期被寄生时,蚕有排连珠粪、脱肛或肛门口流出红褐色污液等症状。
常见蚕病主要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多化性蝇蛆病及农药中毒等。(1)病毒病。常见的主要是血液型脓病。一般症状为蚕体肿胀,体色乳白,行动狂躁,常在蚕座四周爬行。因血液乳白色、皮肤易破,所以爬行过的地方常常留有乳白脓液的痕迹,死后蚕体腐烂发黑。其表现症状因发病时期不同而不同,如不眠蚕、高节蚕、焦脚蚕、黑气门蚕等。
(2)细菌病。常见的有黑胸败血病和灵菌败血病。属急性病,一般感染24小时内死亡,尸体胸部膨大变黑的为黑胸败血病,尸体有褐色小斑点,全身软化变红褐色,流出红色臭水等症状的为灵菌败血病。
(3)真菌病。是由真菌寄生于蚕体上引起的蚕病,病蚕死后不腐烂,尸体变硬,常见的有白僵病和曲霉病,多湿环境易发此病。
(4)多化性蝇蛆病。蚕蝇产卵于蚕体皮肤后,经36~48小时孵化成幼蛆钻入蚕体,卵壳脱落后出现黑斑点。随着蛆体成长,黑斑点扩大成漏斗状,约4~5天后蚕死亡。5龄蚕如果被寄生有早熟倾向,结茧2~3天后蝇蛆穿茧而出成为穿头茧。(5)农药中毒。有多种症状,如胸部昂起、吐水、呈S状、螺旋状、颤抖、静伏不动等。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