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金刚根、金刚骨、山梨儿、铁刷子、铁菱角、金刚刺、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力、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马甲、硬饭头、冷饭头、龙爪菜、普贴、鸡肝根、路边刷、鲎壳刺、铁刺苓、饭巴铎、冷饭巴、金刚鞭、马鞍宫、马加刺兜、马加勒。
中草药,较常见。
性味:甘、酸,平。
1]刺儿菜(学名:Cirsium setosum (Willd.) MB.),菊科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刺儿菜有长根茎,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下部和中部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近全缘或有疏锯齿,无叶柄,为常见的杂草。刺儿菜模式标本采自波兰,中国、欧洲、蒙古、朝鲜、日本等国广有分布。其为中生植物,适应性很强,普遍群生于撂荒地、耕地、路边、村庄附近。
中文学名
刺儿菜
目
菊目
拉丁学名
Cirsium setosum (Willd.) MB.
别称
小蓟、青青草、蓟蓟草、刺狗牙、刺蓟、枪刀菜、小恶鸡婆
科
菊科
更多
形态特征
刺儿菜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茎。茎有棱,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
基生叶和中部茎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顶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有时有极短的叶柄,通常无叶柄,长7-15厘米,宽1.5-10厘米,上部茎叶渐小,椭圆形或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或全部茎叶不分裂,叶缘有细密的针刺,针刺紧贴叶缘。或叶缘有刺齿,齿顶针刺大小不等,针刺长达3.5毫米,或大部茎叶羽状浅裂或半裂或边缘粗大圆锯齿,裂片或锯齿斜三角形,顶端钝,齿顶及裂片顶端有较长的针刺,齿缘及裂片边缘的针刺较短且贴伏。
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或下面色淡,两面无毛,极少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被稀疏或稠密的绒毛而呈现灰色的,亦极少两面同色,灰绿色,两面被薄绒毛。
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或植株含少数或多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卵形、长卵形或卵圆形,直径1.5-2厘米。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宽1.5-2毫米,包括顶端针刺长5-8毫米;内层及最内层长椭圆形至线形,长1.1-2厘米,宽1-1.8毫米;中外层苞片顶端有长不足0.5毫米的短针刺,内层及最内层渐尖,膜质,短针刺。
小花紫红色或白色,雌花花冠长2.4厘米,檐部长6毫米,细管部细丝状,长18毫米,两性花花冠长1.8厘米,檐部长6毫米,细管部细丝状,长1.2毫米。瘦果淡黄色,椭圆形或偏斜椭圆形,压扁,长3毫米,宽1.5毫米,顶端斜截形。冠毛污白色,多层,整体脱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长3.5厘米,顶端渐细。花果期5-9月。
生长习性
刺儿菜
刺儿菜为中生植物,适应性很强,任何气候条件下均能生长,普遍群生于撂荒地、耕地、路边、村庄附近,为常见的杂草。
分布范围
除西藏、云南、广东、广西外,几遍全国各地。分布平原、丘陵和山地。欧洲东部、中部、苏联东、西西伯利亚及远东、蒙古、朝鲜、日本广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波兰。
刺菜是一种很普通的草本植物,一般有5到6个叶片,匍匐在地面上,叶片像竹叶一样狭长,整个植株都长满了小刺,每个叶片周围都呈现出锯齿形。
刺菜(也叫:刺儿菜),或者叫小蓟,是春天的野菜之一,它比荠菜出来的晚,刺菜的叶子边缘有刺,所以在野地里找寻它的时候特别好认。可以水煎后内服或者捣烂敷在伤处。它也可以和一般的野菜一样食用,焯水后凉拌、吃馅、做汤等都很适宜。
刺菜生命力特别顽强,对生长的地方也没有任何的挑剔,小时每到六月,外面太阳火辣辣,走在乡村小道子上,脚下随便都能踩到这个植物,那时候小孩子们也不认识,只知道是野菜;随处可见没撒作用;也不管,就这样用脚践踏过去,被践踏的刺草当时叶片会有些损伤,之后你在去看,它又继续在生长。
食用刺菜
幼嫩时期羊、猪喜食,牛、马较少采食。植株秋后仍保持绿色,仍可用以喂猪,刺儿菜的时有硬刺,茎秆木质化后粗硬,利用期为5—7月。早期供放牧,或带根采回,去掉泥土,径切碎生饲喂猪或做青贮料,开花前后植株,割取晒于后,可供冬春制粉喂猪。另外本种为秋季蜜源植物。带花全草或根茎均为药材。刺儿菜的嫩苗又是野菜,炒食、做汤均可。
叶子和蒲公英一样但花是紫红色的,这种野草名字叫什么?
蒲公英是一种很常见的路边小花,它有着黄色的花朵,成熟后会变成一朵小绒球,风一吹,它的种子就随着风飘到其他地方去孕育生命啦。
它又被称为“黄花地丁”,所以我想花是紫色的,应该就是“紫花地丁”了吧
但实际上不是的,和蒲公英类似的是“刺儿菜”,两者都是菊科植物,头状花序。但不是同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