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素多荤少的饮食结构就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呢?
因为有几种氨基酸在人体内无法合成,只能通过食物获取,而不同的蛋白质来源中这些氨基酸所占比例不同,比例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吸收利用率就越高,如鱼虾贝类、瘦肉、蛋、奶都是优质蛋白质,植物中大豆蛋白也属于优质蛋白质。而面粉、蔬菜中虽然也含有蛋白质,但吸收利用率没有肉食中那么高,所以不同国家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营养界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PS:这个标准应该会随着国人餐桌上荤菜比例的增加而降低。
上面这些建议和标准,能保证大部分健康民众的基本需求,但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代谢类型、运动强度各不相同。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对18~45岁人群的蛋白质摄入建议(此处男性体重参考值为63kg,女性体重参考值为53kg)
极轻劳动:男性 70g,女性 65g
轻劳动:男性 80g,女性 70g
中劳动:男性 90g,女性 80g
重劳动:男性100g,女性 90g
极重劳动:男性110g
这里按照体重比例计算的话,从极轻劳动到极重劳动,蛋白质建议摄入量约为每千克体重1.2g~1.8g。
看看运动员吃多少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运动强度越大,蛋白质消耗越多,需要补充的也就越多。
一份由美国营养膳食学会(ADA)、加拿大营养师学会(DOC)、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D)发布的的调查报告研究了美国和加拿大运动员饮食与营养情况,其中蛋白质摄入量为:
力量型运动员(力量与速度):通常为每千克体重1.2g~1.7g
耐力型运动员:通常为每千克体重1.2g~1.4g
看起来似乎并不多,不过运动员饮食质量较高,通常都能保证优质蛋白质来源。
再来看看NBA方面的消息,像林书豪(91kg)这样的职业篮球运动员,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达到了每千克体重2g,甚至超过了我们的极重劳动者,职业联赛的辛苦可见一斑。
减脂者该吃多少
比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在消化吸收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胰岛素的反应,不会导致血糖的剧烈变化,避免身体分泌过多的胰岛素,进食后更不容易产生饥饿感。
另一方面,在减脂的热量亏损情况下,高蛋白饮食能够有效地减缓肌肉分解,更多的肌肉带来更高的基础代谢率,使得你无论在静止不动或运动时都能消耗更多热量,让你的减脂事半功倍。
2010年在《运动训练医学与科学(Med Sci Sports Exerc)》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了蛋白质摄入对于减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少饮食热量后,比起每千克体重1g的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2.3g的摄入量能够带来更显著的减脂效果。
PS:作为学术研究来说,这个实验中蛋白质摄入量的采样点取的太少,如果能在1g与2.3g之间取几个中间值,我们也许就能得到更多有用的结论了。为什么这么说?看看下面针对增肌的研究你就明白了。
增肌者该吃多少
我们都知道肌肉纤维就是由蛋白质构成,保持体内的正氮平衡对于肌肉合成代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如此,许多增肌者都大吃鸡胸、蛋白,嫌不够再整蛋白粉。可是我们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质来帮助肌肉增长呢?是越多越好么?
1992在《应用生理学(J Appl Physiol)》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研究了蛋白质摄入量对力量举和健美训练者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起每千克体重1g的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1.4g的摄入量能够增长更多的肌肉,但每千克体重2.4g的摄入量与1.4g相差无几。
对于一个体重75公斤的增肌者来说,也就需要105g的蛋白质,分摊到每餐就是30g~40g,做好基础饮食的话这个目标应该不难达到。
至于要不要喝蛋白粉?小编建议首先考虑做好基础饮食,如果确实因为伙食太差、挑食、没有时间准备膳食的话,合理使用补剂,总比营养不良要好。
过量摄入蛋白质的危害
蛋白质代谢以及代谢产物排泄主要是通过肝脏和肾脏,对于健康人,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肝脏何肾脏的负担,升高尿中的草酸和尿酸水平,增加患泌尿系统结石、痛风等相关疾病的概率。另外,尿液增加也容易导致缺钙。
对于肾脏病人,摄入过量蛋白质可能加重病情。
多少算过量
2000年发表于《国际运动营养学与新陈代谢杂志(int j sport nutr exerc metab)》的一篇论文对运动员的蛋白质摄入上限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持续训练的运动员每千克体重2.8g的蛋白质并未影响肾功能。
2006年同本期刊上的另一项研究也探索了人体摄入蛋白质的上限,实验表明这个指标依个体情况不同,介于每千克体重2g~2.5g之间。
总结一下
体力活动极少时,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1.2g;
运动人群、体力劳动者,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1.2g~1.8g;
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能帮助减脂者维持肌肉,帮助增肌者增长肌肉;
运动量越大或劳动强度越大,需要的蛋白质越多;
饮食中素食比例越大,需要的蛋白质越多;
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带来的风险,低于每千克体重2g的摄入量是比较安全的。
素食是很多人心中的“ 养生 ”饮食,近年来有很多人都加入了吃素的行列,目前我国素食人群的数量约5000万, 「吃素风」 正在流行。
虽然吃素的人越来越多,但不合理的饮食很是问题。 长期不合理的吃素不仅不能让身体更加 健康 ,反而还会营养不良。
吃素对身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正确吃素的打开方式又是怎样的呢?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解答关于吃素的疑问,并在 文后附上一份蛋奶素食谱 ,收藏起来平时参考着吃吧!
饮食安排合理的素食不仅可以给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能降低很多疾病的发病风险。
有研究显示:素食人群的全因死亡率、缺血性心脏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动物性食物的杂食人群。 [1]
并且,素食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2型糖尿病发病、癌症发病率的风险均比动物性食物杂食人群低。
最常见的素食大体可分为两种: 蛋奶素和纯素食。
蛋奶素人群除了素食以外还可以摄入蛋类和奶类食物;而纯素食则是严格吃素,不吃一点动物性食物,包括蛋和奶。
无论哪种素食方式,只要能保证营养均衡都可以。但二者相比, 纯素食弊端较多,更建议蛋奶素 。
这篇文章也着重说说蛋奶素。
对于素食者来说,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纤维和水对于素食人群来说并不存在严重的缺乏问题,只要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就很容易满足身体需求。
① 蛋白质:
虽然肉类的蛋白是优质蛋白质,但并不是只有肉才含有蛋白质, 蛋类、奶类、豆类 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蛋奶素的人群建议每天吃:
一个全蛋
300~500ml牛奶
25克大豆或对应量的豆制品
(50g豆腐干或50g豆腐丝或100g北豆腐)
15~25g坚果(纯素食20~30g)
各种杂粮杂豆
这样蛋白质的摄入量至少50g/d,达到了女性每天蛋白质推荐量55g的90%以上。 如果是男性,建议每天在此基础上再补充10~20g蛋白粉。
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蛋白质食物尽量在同一餐吃,这样可以起到 蛋白质互补 的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 [1]
比如:谷类食物的蛋白质缺乏赖氨酸富含蛋氨酸,豆类食物的蛋白质缺乏蛋氨酸富含赖氨酸,两者搭配食用,就能蛋白质互补。
②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营养素,严重缺乏会引起神经纤维变性,出现精神不振、焦虑、健忘等症状,甚至还会造成贫血,所以维生素B12也叫「营养神经」的维生素。
有调查显示:素食者普遍存在维生素B12营养缺乏合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和红细胞增大,且以纯素者最严重。 [2]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肉类食物中,对于素食者来说就很容易缺乏。植物性食物很少含有维生素B12,发酵性豆制品如 豆豉、腐乳、纳豆、海藻、菌菇 中有一些,可是豆豉、腐乳一般含盐量较高,纳豆的味道很多人又接受不了,所以,靠饮食比较难补够, 建议吃维生素B12补充剂 。
③ 矿物质铁:
动物性食物如红肉、动物血、动物肝脏、贝类食物是补铁的良好来源,所含有的铁为血红素铁,人体易吸收利用。
而植物性食物如黑木耳、松蘑、红枣、菠菜、苔菜等,虽然铁含量较高,但却 属于非血红素铁,人体吸收利用率低。
不过,如果 搭配维生素C则可以帮助提高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利用率 [1],因此建议素食者在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比如小白菜、猕猴桃、冬枣、血橙、番石榴等,可补充Vc片或者铁剂。
④ 矿物质锌:
除了肉以外, 坚果、粗粮以及发酵豆制品 也是矿物质锌的良好来源,比如葵花籽、松子、南瓜子、板栗、黑芝麻等,其中豆制品经过发酵后植酸被破坏,锌的吸收利用率也会增加。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对素食人群的饮食推荐,制定以下蛋奶素人群食谱 (无减肥需求的轻体力女性) 。
如果是男性,需要调整的食材: 小米50克、红薯100克、核桃20克、红枣40克、白面粉80克、北豆腐100克。
注意:
① 食盐的量没有写在食谱里,大家自行控制,每天不超过6克盐即可,也就不到1矿泉水瓶盖(距离瓶盖口还差1~2毫米)的量。
② 炒菜的锅最好是不粘锅,要不然比较费油。
备注:
素食人群易缺乏维生素B12、矿物质铁,建议隔天补充复合维生素或针对性补剂;为了促进钙的吸收,建议每天补充10微克维生素D。
素食人群易缺乏n-3多不饱和脂肪酸,建议 炒菜多用菜籽油、大豆油 , 凉拌多用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 。
部分食材量的图示:
想知道枣核多重吗? 我嗦喽的很干净!
其他食材的图示可以看这篇文章: 1200千卡的CRD减肥食谱来啦!
别看这食谱只是一天的,只要用心更换食材, 可以变化出很多天的食谱 。比如把小白菜换成油菜、青椒换成彩椒、干豆腐换成豆腐干、蒜苗换成韭菜、红薯换成紫薯、核桃换成腰果等。
总结:
对于有宗教信仰或喜欢素食的朋友,吃素也是可以的。不过, 蛋奶素要比纯素食更容易达到营养均衡,也更值得推荐。
另外,在吃素的同时一定要合理搭配,并且注意补充复合营养素或特定的营养补充剂。
参考文献:
[1].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上、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崔雪莹,王变,吴友妹, 等.上海地区素食人群维生素B12营养状况调查[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9,27(2):107-112. DOI:10.3760/cma.j.issn.1674-635X.2019.02.008.
[3].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谣零零计划# #春日生活打卡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