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政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
说了一大段,简单地概括来说,就是以药之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我的口腔溃疡反反复复老发作,有时候还伴有牙龈肿痛,嗓子干得冒火,但同时我的脚底老是冰凉冰凉的,不太能吃凉的食物。这种上面热,下面寒的症状到底该用温药还是寒药呢?
乍一看,好像身体冰火两重天,上身三伏天,下身三九天。
你说,用点清热药泻火吧!上火的症状是可以清了,但清热药大都苦寒,往往热症还没清多少,脾胃就先受不了了,就容易引发腹泻,同时,还可能加重脚底冰凉的症状。
那用点温里药助火吧!貌似下身的寒证是得到缓解了,但免不了上身上火的情况愈演愈烈。
如此说来,岂不是无药可用?
须知,非药力不所及,乃症状未所明是也!
中医将上焦热,下焦寒的症状称之为“上热下寒”。
上热即,口腔溃疡反反复复老发作,牙龈肿痛、甚者出血,嗓子干痛,同时还伴有心烦失眠、脸上长痘、脾气大、爱生气等等。
下寒即,脚底老是冰冰凉,吃一点寒食就容易腹泻,腰膝酸冷,夜尿还特别多。女性还会有痛经,经血中夹有瘀血块。
中医认为,心五行属火,肾五行属水。
心位于人体上焦,肾位于人体下焦。
是故,上热,即心火旺盛所致;下寒呢?即肾水沉积于下所致。
我们 健康 的人体本是心火温熙肾水,肾水制约心火,呈水火既济之态。
而今,上焦火烧眉毛,下焦冰冻三尺,
心火与肾水隔水相望,所谓中焦不通,则心肾不交。
何又为中焦?脾胃是也!
脾胃居于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
然,今中气虚弱,脾胃升降失常,心火难以向下温熙肾水,肾水亦无法向上制约心火,
是故心肾不交,以治寒热错杂。
所以,治疗上热下寒的思路来了——打通中焦即可,让心火和肾水和解。
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个可以打通中焦,辛开苦降的方子——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
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
上文说了,中焦不通,乃脾胃有失升降所致,久而久之,无形化为有形,痰湿由此而生,是故当先化痰,
然,若论化痰,首选 半夏 ,
半夏辛温而燥,长于燥脾湿而化痰浊,温脏腑而化寒痰,为治痰湿、寒痰之要药。
此外啊,半夏还善于化痰而消痞散结,治痰气互结之痞证、结胸、胸痹、梅核气等。
简而言之,体内痰湿重的人,用点半夏准没错。
中焦是打通了,然后呢?上火的症状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个时候就要用 黄连 、 黄芩 了。
黄连、黄芩它们都是苦寒的药材,寒可清热,两者联用,可以改善上火的症状,
不仅于此,苦能降泄,黄连、黄芩可协助胃之降气,以泻心火而温肾水,此为 苦降 。
肾水得到温熙了,同样的思路,也该让心火得到制约,
干姜 是一味辛温的药材,主入脾、胃经,既能祛脾胃之寒,为温中散寒之良药,
其辛散之力,又可助脾气之升,引肾水上行而制约心火,此为 辛开 。
最后,再用一点 人参 给脾脏提提气。
甘草、大枣 保护一下我们的脾胃。
最后,作一简单的总结,方中半夏化痰而通中焦为君药。黄连、黄芩苦降,干姜辛开,降胃气,升脾气,升降有序,则脾胃健运,心火自然就往下温熙了肾水,肾水也能向上制约心火,不费一兵一卒,此才为和解之大义,三药共为臣药。末了,用人参、大枣、甘草调理,攻补兼施,同为佐药。
半夏的炮制品有清半夏、法半夏(即制半夏)、姜半夏、半夏曲等。不同的炮制品在功效上有所偏擅,如清半夏长于化痰,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半夏曲多消食化痰,不过半夏的常规功效各种炮制品基本都还是有的,只是通过炮制手法将其中的某一功效放大。经历代医家的研究总结,如今半夏的性味偏于温辛,可归肺、脾、肾三经,其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十分卓绝。
不过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多数时候都较少“单兵作战”,像半夏,就有一位好搭档,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茯苓。茯苓的功效想必大家都比较清楚,毕竟是一个药食两用的中药,用得多,大家也更为清楚,茯苓味甘淡而性平,归心、脾、肾三经,有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之功。
纵观半夏与茯苓配伍出现的地方,如 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汤、半夏藿香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茯苓汤、藿香正气散、茯苓小泽泻汤、防风茯苓汤等 等不胜枚举,对应的病症较为繁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都有,但我们应当从不同中去寻找规律。
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半夏与茯苓这两味中药同在的方剂,其所治之病证,均有痰湿水饮为患,或外感,或内生,或实,或虚。到这里,我们或许能下一个结论, 半夏与茯苓,是治痰湿的“黄金搭档” 。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劲往一处使得呢?这3种情况不妨了解一下。
1.湿痰、寒痰
半夏辛温而燥,可入肺脾;茯苓甘淡,能入脾肾。我们都知道,脾为生痰之源,半夏长于燥脾湿、化痰浊,茯苓甘补脾助其运化水湿,二药共用能止未生之痰;肺为贮痰之器,半夏能温脏腑化寒痰,茯苓淡渗利湿导痰湿从小便而去,二药相须可消已生之痰。当然啦,二药还常与陈皮、干姜、细辛、天麻、白术等药同用,以便更加精准地打击湿壅于肺,或是寒饮咳喘,或是痰湿上扰清窍等证,体现出对病位、病机的精妙把握。
2.呕吐
李中梓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写道,半夏“下气止呕吐……大和脾胃”,而发挥半夏降逆止呕之功以治呕吐之症自医圣张仲景已有之,张仲景认为它适宜于多种原因所致呕吐。因胃热而起的呕吐,半夏常与竹茹等清胃止呕的药同用;因胃阴虚而起的呕吐,常配伍麦冬等养胃阴药。而茯苓一则能健运脾气,二则能利水渗湿,常常与半夏、生姜同用于痰饮或寒湿,以及胃虚气逆所致的呕吐,多能获效,如小半夏加茯苓汤。
3.梅核气
梅核气因气郁痰凝而成,主要表现为咽喉有异物感、胸膈满闷,但喉镜检查常常显示无异常。半夏厚朴汤就是梅核气的专方,特为肝气郁滞而使肺胃气津亦不畅,导致痰气凝结于咽喉所设。方中半夏既能化痰散结,又能降气和胃,转输津液;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化痰气;再加上厚朴之行气宽中燥湿、苏叶之理肺疏肝、生姜之温散水气,诸药共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