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学习或者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抽血体检,不过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有的时候我们是从指甲抽血的,而有的时候,我们从胳膊那里抽血,为什么要在不同的地方抽血呢,在这两个地方抽血,有什么样的区别吗?
其实在这两个地方抽血有着很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认真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在不同的地方抽血,它们的抽血疼痛度,以及血量都是不一样的。那一般胳膊抽血,有什么优点呢?
其实有很多的体检都是从胳膊里抽血的,因为那里的静脉非常的明显,护士往往很容易就能够找到静脉了。一般当我们需要从胳膊抽血的时候,往往是需要血流量比较大的体检项目,比如血常规的检查,还有如果我们去献血的话,也是从这个地方抽血的。一般从这个地方抽血,也往往不会感觉到特别的疼。
那指甲抽血呢?这个项目的体检往往是需求血量比较少的,从这个部位抽血一般主要就是为了能够看清血液里面的成分,平时我们的血糖检查,也是采用从手指抽血的方式。
一般我们去医院检查的时候,护士往往要求我们用左手的无名指出来抽血,这是因为使用左手的无名指的话,在抽完血之后就不那么容易受到感染,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都是右手。不过这个抽血方法,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因为手指的血管实在是太细了,护士有的时候容易扎错地方。
体检或者看病,医生会安排胳膊或者手指抽血,相信大家难免都有小小疑惑:这2者有何区别?但医生通常都非常忙,一般都不会提出疑问让他回答了。
其实,这两者各有优缺点,是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采用不同的采血方法,它们都是血液学辅助检查的基本操作项目,即针刺法采集末梢血、静脉血和动脉血来进行血液学的检查。从手指抽血就是采集末梢血,而胳膊有静脉和动脉,从胳膊抽血可采集静脉血和动脉血,具体区别如下:
1.手指抽血采集末梢血的优缺点
1)手指采血的优点
末梢血可以从手指、耳垂等部位采血,具有操作简便、疼痛轻等优点,比如我们感冒了,去医院看病,医生往往安排手指扎血检查,非常快捷。在某些检验项目上还可以快速得到结果,如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或进行快速血型鉴定时,也可用于紧急情况的采血检查。
2)手指采血的缺点
各位手指采血过的一定会吐槽:手指扎血,真的扎心了!确实,手指采血更痛一些,这是缺点之一。
同时,更重要的是,由于耳垂、手指等末梢的毛细血管多,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出血量少,在采集血样过程中需对取血部位进行挤压,易导致细胞破裂,同时由于毛细血管管腔过于狭窄,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会影响血常规等检测结果。
有研究比较了采集末梢血及静脉血同时进行血常规检测,发现通过静脉取得的血样测量出的红细胞、白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更加准确。再者,临床不少检查项目对采集血样的量都有要求,如血培养每瓶采血量应至少8-10ml,这时就不适合采集末梢血。
2.胳膊抽血采集静脉或动脉血优缺点
1)胳膊抽血优点
目前大部分的抽血检查项目都需要采集静脉血,而血气分析需要采集动脉血。静脉血内成分受环境影响小,能反映全身血液循环的真实情况,可以有效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由于目前大多数血液自动分析仪所需的血量较大,采集静脉血更能满足其要求。
2)胳膊抽血缺点
对于胖子朋友而言,胳膊抽血相对瘦子朋友而言更困难,因为血管不好找,当然,经验丰富的护士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但采集静脉血由于需要进行包括胳膊静脉血管的穿刺,与采集末梢血比较具有创伤较大,感染风险较高,对操作要求较高,患者疼痛感较强等缺点。目前适合采集静脉血检查的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脂、肿瘤标志物等。
总之,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各有优缺点。临床上需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检验结果稳定可靠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不同的采血方式。
能够影响血液检查结果的因素包括抽血前喝水、激动、受伤甚至在哪个位置取血都可能影响结果,导致血液黏度等一些指标偏离参考值。若发现某些项目超出参考值范围的幅度过大,医生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干扰因素”造成数值偏高。血液检验主要有生化检验、血常规和免疫检验等几种,其中血常规最常见,包括检验血相、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等。
验血时针扎在哪个位置,都可能影响某些检验项目的准确性。扎手指时,由于针在表皮造成创伤面,人体的“止血能手”血小板便一拥而上,聚在伤口处,这时检验出的血小板数值就会偏高。而选择抽血比扎手指结果更准确。这是因为针头直接在静脉血管抽血,扎针位置比较深,所造成的误差相对小些。
有些市民习惯每天起床先喝两杯水,这样做可以降低血糖、血脂,降低中风的危险。但是,在检验前喝水会起到稀释血液的效果,使血色素、红细胞偏低。
最好在化验前三天不要吃含脂肪或蛋白质太高的食品,化验当天早晨应空腹,但可以喝一定量的白开水,到医院休息15~30分钟,情绪稳定后再抽血。
若验血是要对比自己白细胞值的增加或减少的话,就应该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检验。因为白细胞数值会在不同时间如饭前、饭后出现波动,下午人体的白细胞水平通常比上午的要高些。
另外,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新生儿时期、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等,此外还可能是由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引起的。如果白细胞出现减少,常和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及某些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等疾病对人体的侵袭有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