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六要穴保健法>>

<<人体生命六要穴保健法>>,第1张

人体生命六要穴保健法 涌泉穴: 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跖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肾为“先天之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肾为阴中之阴,心为阳中之阳,只有肾水充盈,人体各系统才能得以平稳运行。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经,主水,主骨,其功用是纳气,生髓,可管生殖发育。《难经·六十六难》言:“脐上肾间气动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内经》亦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都说明,只有肾功能旺盛,才能精足,气壮,神全,人体生命力才会长盛不衰。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萎、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上可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涌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方法:睡前端座,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末了,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足三里: 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腿部外膝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中医理论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是人体的给养加工厂。其主要功用是受纳、消化、腐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所以,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中藏经》说:“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指出了脾胃消化功能对人体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性。 足三里是个保健穴,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此穴主治:胃痛、腰痛、腹泻、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酸痛,消化系统疾病。 常用保健手法是穴位点按、艾灸。点穴法:可用双手大拇指指肚点按足三里,每次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艾灸法:取中草药“艾”为燃料,将艾绒点燃,直接或间接温热感穿透肌肤入穴。此法有时出现烫伤甚至化脓不干,难以结痂。中医讲:“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即指此而言。此法属“自讨苦吃”类,但效果优于点穴法和针灸。 命门穴: 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 督脉,中医称“阳脉之海”。行于背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是人体诸阳经的总汇,与肾脏及脑部关系非常密切。其功用主要是督率阳气,统摄真气。金代名医张洁古言:“督者都也,为阳脉之都纲”。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阳、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督脉是人体的主宰,对调节和振奋全身经脉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 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认为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实多属一致。补命门火的药物又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 经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体,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萎、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症。 命门穴的锻炼方法有二:其一是用掌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念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其二是采阳消阴法:方法是背部对着太阳,意念太阳的光、能、热源源不断地进入命门穴,心意必须内注命门,时间约15分钟。 会阴穴: 为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 任脉,中医称“阴脉之海”,它位于人体胸腹正中。任即担任之意,能总任一身之阴经,为人体阴经脉气的总汇。任字还有“妊养”的含义,金代名医张洁古认为:“任者,妊也,为阴脉之妊养”。本脉与三阴经脉,阴维脉、冲脉关系密切,故能总调人身阴气、阴血,所以,中医又称任脉为“妇人生养之本”。 会阴穴,为人体长寿要穴。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着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 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按摩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惊痫等症。 会阴穴的气功保健方法有三:其一是点穴法:睡前半卧半坐,将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点按会阴穴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其二是意守法:姿势不限,全身放松,将意念集中于会阴穴,守住会阴约15分钟,久之,会阴处即有真气冲动之感,并感觉身体轻浮松空,舒适无比。其三是提肾缩穴法:取站式,全身放松,吸气时小腹内收,肛门上提(如忍大便状),会阴随之上提内吸,呼气时腹部隆起,将会阴肛门放松,如此一呼一吸共做36次。 百会穴: 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头部,在两耳廓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 头部是人体的首脑机关和指挥部,而百会穴则是头部的调控中心。此穴举足轻重,是全身百脉的交会处,故名百会。百会穴居高临下,仰可接受宇宙的信息能量,俯可沟通全身百脉气血,下通会阴穴,是中脉的主干线,是精气神的通道,是连接任督二脉的重要关卡。现代气功实践与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百会穴是人体能量场与宇宙能量总场相交融相感应的主要通道,人体经过修炼,达到天人合一,虚空忘我的大定状态,宇宙中的能量和真气就会源源不断从百会穴进入人体。所以,古代修道人又称百会穴为天门,打开天门,成了众多修炼者追求的目的。 百会穴即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经过特殊的锻炼,可开发人体潜能,增加体内的真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益智开慧,澄心明性,轻身延年,青春不老。并能治疗头痛、眩晕、脱肛、昏厥、低血压、失眠、耳鸣、鼻塞、神经衰弱、中风失语、阴挺等症。 百会穴的气功保健方法有四。其一是按摩法:睡前端坐,用掌指来回摩擦百会至发热为度,每次108下。其二是扣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扣击百会穴,每次108下。其三是意守法:两眼微闭,全身放松,心意注于百会穴并守住,意守时以此穴出现跳动和温热感为有效,时间约10分钟。其四是采气法:站坐均可,全身放松,意想自己的百会穴打开,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和阳光清气源源不断地通过百会进入人体内,时间约10分钟。 神厥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时对应的肚脐中。 神厥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厥为任脉上的阴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宫。现代气功实践与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厥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它易于结丹、养胎。人们通过气功修炼,可启动人体的中点、极点和重心。古今气功修炼家都认为,人体下丹田的准确位置就是神厥穴。 神厥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厥,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经常对神厥穴进行气功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神厥穴的气功保健法有三。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其二是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厥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其三是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厥,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人体生命六要穴 绿谷生命经络操秉承黄帝内经经络,脏腑养生理论,萃取了几十年来中华导引健康术的精华,通过锻炼特定的经络与穴位来调养脏腑功能,具有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等特点,绿谷养生经络操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拍打人体生命六要穴,另一部分是对主要几条经络的锻炼,现将重点介绍人体生命六要穴. 一.大椎穴 :

大,多也:椎,锤击之器也.大椎名意指此穴内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 大椎为督脉经穴,主治头项强痛,咳嗽.气喘之症.由于寒气大多是从大椎处侵入的,因此经常敲打大椎穴也能够防止风寒感冒的发生. 二.膻中穴 :

膻,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 膻中为任脉之胸部腧穴,是心包经之经气聚集之处,乃心包络之募穴,是宗气聚会之处.故膻中穴是治疗心,肺,胸膈,乳部疾患及一切气病的重要腧穴. 三.内关穴 :

内,内部也关,关卡也.内关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内关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对心,胸,胃,神经性疾病均有效.能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流通经脉等. 四.肾俞穴 :

肾,肾腑也,俞,输也.肾俞名意指肾腑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 经常拍打肾俞穴可以调养肾的精气,具有滋阴壮阳,补肾益气,利水消肿的作用,对腰痛,阳瘘,遗尿,消渴,月经不调,水肿,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都有改善作用. 五.合谷穴 :

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要穴.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因此经常按摩合谷,对牙痛,头痛,发热,流鼻血,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 六.足三里 :

足,指所在部位三里,指作用范围.足三里名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范围,如三里之地.

足三里是胃经要穴,也是养生强壮第一穴,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经常敲打足三里,不但能补脾健胃,扶正祛邪,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 不花钱的养生:穴道按摩 20图 (手)

手神门穴: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心悸。

内关穴:位置在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目眩。

各手指指甲旁边:手心拇指(肺经)、中指(心包经)小指(心经)手背食指(大肠经)、无名指(三焦经)、小指(小肠经):抒压/解除疲劳。 合谷穴: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著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抒压/解除疲劳,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避免「中痧」,增进免疫力,提神醒脑,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 曲池穴: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抒压/解除疲劳,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发危机,可让肌肤循环改善,避免「中痧」。 劳宫穴: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位置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提神醒脑、清心安神。

手指的肺穴:无名指第一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手指的肝穴:无名指第二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头)

百会穴:位置在头顶,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风池穴: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脸)

承泣穴:眼球正下方,眼框骨凹陷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睛明穴:眼头起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

攒竹穴:约眉头附近,眉稜骨向眼眶凹陷之转折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鱼腰穴:眉毛中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丝竹空穴:眉尾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方约一指宽的地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耳)

耳穴中的脾、胃两穴:针对肠胃不适、控制食欲。

耳穴中的神门(位于耳上方三角窝处)、心区、内分泌及皮质下等穴:针对疲倦且睡眠品质不好。

耳穴中的髋点、膝点及颈椎点等处:针对腰痠背痛。

(腿)

足三里穴: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阴陵泉:膝盖下方,拇指与食指由膝盖往下,扣住胫骨两侧缝隙可压到一凹陷处,小腿胫骨内侧缘,往上推到尽头的地方: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三阴交穴:脚内踝最高点上方约四指幅:改善失眠。 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膝下1寸之凹陷,腓骨小头附近:改善腿酸腿粗。 承山穴:踮起脚尖,足跟轻提,在小腿肌肉正中出现凹窝处:改善腿酸腿粗。

涌泉穴:位于脚底人字中心,往下约1/3处的凹陷处:改善失眠。

(身体)

水分穴:肚脐上2公分处,腹部中线上:修饰曲线,恢复窈窕。

关元穴:肚脐正下方4指宽处,腹部中线上:修饰曲线,恢复窈窕。 膻中穴:位于两侧乳头正中间与胸骨中线的交接点:情绪郁闷、心悸、焦躁等有缓解作用。

肩井穴:位于第七颈椎下与肩膀外高骨突起(即锁骨肩峰端)连线中点:消除肩膀酸痛,帮助入眠。

痔疮怎么治?

女性常敲打八大穴位祛斑又美容

女性常敲打八大穴位祛斑又美容,爱美是女性的天性,为此我们不惜花大量时间和金钱放在化妆上,熟不知我们人体本身就有天然的美容穴,常摁好气色,女性常敲打八大穴位祛斑又美容。

女性常敲打八大穴位祛斑又美容1

1、三阴穴

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3寸(指同身寸,即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为1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每天晚上9点到11点,可按摩三阴穴几分钟,可以调节月经,保养子宫和卵巢,祛斑祛皱。

2、关元

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可培补元气,导赤通淋,对于生理不顺、神经衰弱、失眠、眩晕等均有疗效,在美容上面可以淡化色斑并祛斑。

3、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1.5寸处。具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贫血等症,从而杜绝由此产生的色斑问题。

4、膻中穴

位于胸前第四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此穴募集心包经气血,主治心悸心烦、胸部疼痛、呃逆等症,常按对色斑有一定效果。

5、地机穴

位于三阴穴上3寸。常按可健脾渗湿,对于腹痛、月经不调、乳腺炎等均有疗效,并可对抗以此引发的色斑。

6、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此穴补中益气、通经活络、调理脾胃,可以强身健体、抗击衰老、祛斑美容。

7、脾俞穴

位于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1.5寸)处。按摩此穴主要用于健脾和胃、利湿升清,对于消化不良、胃炎、贫血、月经不调等都有一点效果,进而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

8、气海穴

此穴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治疗月经不调、大便不通、脘腹胀满、腰痛等症,亦可以起到祛斑的功效。

美容养颜粥推荐

1、山药枸杞蜂蜜粥

材料:山药、粳米、枸杞、蜂蜜。

做法:山药去皮,切成块状,其间可用温水浸泡枸杞子;往锅中倒入冷水,再加入粳米、山药、枸杞子等材料先用大火熬煮;直至成粥状改用小火并不断搅拌,加入蜂蜜调味即可。

2、莲子龙眼粥

材料:莲子、芡实、米仁、龙眼肉。

做法:将芡实、米仁、龙眼肉、莲子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水,微火煮1小时;用少许蜂蜜调味,1次服完,并将莲子与粥同吃。

3、玫瑰花粥

材料:粳米、含苞待放的玫瑰花、冰糖。

做法:可先加适量水煎煮玫瑰花,然后用玫瑰花汁煮粳米,这样做出来的`粥更香。

女性常敲打八大穴位祛斑又美容2

一、血海穴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二、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养生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五、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

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六、隐白穴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统血、止血。

鼻子出血、月经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

“太阴根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经,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

七、髀关穴

髀关穴(足阳明胃经之穴)是胃经中脾土微粒沉降之处,是小腹之阴与股前之阳交汇之处,是调节下肢胃经之总穴。

此穴用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而用针。

多按此穴,健脾除湿,固化脾土。理气和胃,治疗胃痛。另外多按此养生穴位,对风湿、关节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减肥有良效。

八、下关穴

下关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胆经和胃经交会穴。

功效:通经利窍、舒经活血、促进新陈代谢。按摩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导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时改善肾血虚状况;促进阴阳平衡,祛除胃火。

肾虚缺血导致的牙痛:隐隐作痛、时痛时不痛、日久不愈,伴有牙龈萎缩、牙浮齿动、腰膝酸软。(按摩时配合颊车穴、肾腧。)

胃火导致的牙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腮部肿起、口渴口臭、咀嚼困难。(按摩时配合颊车穴、支沟、胃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9197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5
下一篇2023-07-15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