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小肠
纤维瘤是小肠壁纤维组织发生的良性
肿瘤,由纤维
细胞及其他组织成分构成,可分为腺纤维瘤、肌纤维瘤及黏液纤维瘤等。大多单发,切面呈灰白色,可见编织状条纹,质地韧。(二)发病机制典型的纤维瘤实质是由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构成,作为它的间质的只是血管及其周围一些疏松结缔组织。瘤组织的纤维形成束状,互相编织。纤维之间含有细长的纤维细胞,一般不见核分裂象。外观呈结节状,瘤的周围有结缔组织构成的包膜,界限分明。纤维瘤的生长较缓慢,形成硬结,直径一般不超过数厘米。发生于小肠壁的纤维瘤属于软性纤维瘤,瘤细胞相对较多,纤维成分少,排列疏松,形成息肉样肿物,称息肉状纤维瘤,不同于发生于皮肤、筋膜等处的纤维瘤,后者纤维成分多,瘤细胞较少,被称为硬性纤维瘤。位于黏膜下层的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呈息肉状肿物,无蒂或有蒂,常可引起肠套叠、肠梗阻向腔外生长者位于浆膜下层,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时可发生黏液样变,可生长到较大体积,肿瘤由于重力原因可引起肠扭转而出现绞窄性肠梗阻。部分病例在急性梗阻的基础上可并发肠穿孔、腹膜炎。建议:主要有消化不良,腹痛,腹水,中晚期有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一般可由腹部感染,穿孔,内脏损伤出血等原因引起.腹膜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病人一般表现为腹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大汗淋漓,发热,全身虚弱无力,不语等症状等.恶性肿瘤常称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方法包括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应用传统细胞毒类抗肿瘤药或抗癌药进行化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部分恶性肿瘤如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有可能通过化疗得到治愈.然而对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目前仍未能达到满意的疗效,肿瘤化疗存在两大主要障碍包括药物的毒性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由于对肿瘤细胞缺乏足够的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毒性反应成为肿瘤化疗时药物用量受限的关键因素.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不敏感现象即耐药性是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亦是肿瘤化疗急需解决的难题.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来自胃肠道的间叶源性肿瘤。除外微小GIST(直径1 cm以 下),约20%的病人首诊即合并远处转移,约半数局限性 GIST完整切除术后发生复发[1-2]。简单来说,胃肠间质瘤间质瘤是一个由间充质来源的、具有潜在恶性的一类肿瘤,发生在胃部就叫胃间质瘤。其危险程度需要通过病理检查及生长部位来确定,极低危和低危的间质瘤,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好,相反的,危险度越高,恶性度越高,治疗效果和预后也就越差。间质瘤外科手术以后一般3年5年的生存率能够达到70%到80%多,是一个相对来讲治疗效果比较好,生存率预后良好的一个肿瘤。
GIST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占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70%,流行病学研究显示,GIST多发于50~70岁,40岁以下的患者少见,男女发病没有明显的区别,GIST大部分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约10%~20%发生于直肠,食管占0~6%,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罕见发生。